第一百三十三章 谜团重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年轻的侦探先生从未参加过社交活动,自然不了解那个圈子,他现在只想侦破凶杀案,成功逮捕涉事人员。  

没错,巴伦克守备军团高高在上的姿态,激起了乔伊的斗志,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解决此案,等到了那时,鲍威尔中将能否保持体面的微笑?  

范妮·布莱斯夫人注意到,男孩竟然没有偷看自己,刚才他摘下口罩行吻手礼时,可是表现得极其害羞,很久没有遇到这么有趣的家伙了。她稍稍放缓脚步,决定撩拨一下。  

“先生,您是从哪所学院毕业?”  

作为社交名媛,范妮懂得如何用话术勾起男人的兴致,如此年轻的精英官僚,绝对是名校毕业。  

“抱歉,签了保密协议。”  

乔伊可不想被陌生女人缠上,远观欣赏即可,有时候靠的太近可不是好事。  

三流侦探偏过头,继续打量办公大楼。  

泊在警戒线内的装甲车都没有显示身份的标识,不过在大楼前门旁边,却贴有一个棋盘式样的图案——黑、白、红三色金属三角旗。  

这是内务部总部的徽章标志,黑色象征国内安全局、白色象征组织分析局、红色象征刑事调查局。  

至于停在门前的装甲车,则是独属于内务部的武装部队,所以人们常说它是一个权力怪物,除了不能单独立法,其他什么事件都能插上一手。  

由于长期混迹于各种社交场合,布莱斯夫人很快就稳住了心态,踏着属于舞者的优雅步伐,独自走在前方,给乔伊留下一个美丽骄傲的背影。  

即便身处暮冬时节,她依旧衣着时尚,双腿笔直修长,小腿绷出一个优美的弧度,确实有种贵妇风范。  

然而,负责警卫的士兵还是拦住了她,面目表情地说道:“女士,请出示通行证,亦或者工作证。”  

自从内务部创立那天起,就从未出现过闯入事故,它的安保程度仅次于议会大楼,由精锐士兵、装甲车和坦克组成的编队,在附近区域设下层层关卡,以防遭受不明势力的突袭。  

一般来说,负责在远处巡逻的装甲部队不会阻拦行人、马车,前提是不要聚集成群,至于审核工作,则交由内卫处理。  

“嗯。”  

布莱斯夫人点点头,将通行证递了过去,中途却不敢做什么多余的动作,因为心中对内务部尚存敬畏。  

所谓通行证,是一种由彩色油泥制成的块状物,外界人士想进入办公大楼,必须提前申请,等流程走完后,要到指定地区采集指纹——在油泥上按下拇指印。  

经过倒模、硬化处理,才会发放到申请者手中,特制材料可以确保不被人伪造。  

“请在这里按指纹。”  

卫兵言简意赅,那目不斜视的样子就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  

“嗯,需要等多长时间?”  

女士神色肃穆,仿佛被士兵的气质感染,举止不再轻佻。  

“不知道,等通知。”  

毫无感情的回答,让侦探先生忍不住想笑,内务部传统艺能——走流程。  

当初,约瑟夫先生不就是这样吗?不管做什么事情,必须要走完全部流程,才能行动。  

他跟卫兵的唯一区别就在于,约瑟夫总以充满温情的假笑,让人不觉得难堪,而眼前这个卫兵明显段位不高,不懂得微笑服务。  

“先生,请止步。”  

将通行证与印有指纹的软油泥递给战友后,卫兵拦住了乔伊。  

“麻烦了,这是我的工作证。”  

“稍等,您大概需要等待一分钟的时间。”  

三流侦探左臂夹着报纸,右手伸入内袋取出临时证件,递给卫兵后,松松垮垮地站在原地,那毫无拘束的样子与漂亮女士形成对比。  

瞧,这不解风情的男孩。布莱斯夫人保持微笑,却在心里抱怨:没人主动攀谈吗?我在舞会上可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想跟我约会的精英男士,可以从中央公园排到工业区!好吧,自从来到该死的内务部,就没人愿意搭理了?眼中只有公务的木头人!  

“波尔森先生,请进。”  

负责核查证件的内务人员,走出办公楼,迎面而来,对乔伊说:“约瑟夫先生刚刚打了一通电话过来,通知您去五楼的独立办公室。”  

两人边走边聊,背影消失在拐角处。  

波尔森先生?  

凯文·波尔森?  

闻言,范妮·布莱斯夫人眉头轻皱,神色由淡然转为惊讶,她似乎在哪里听到过这个姓氏。  

某位奇葩军官,经常在社交场合被人提及,而且必然会引起一阵轻笑,仿佛每个具有军方背景的男士,都认识“波尔森先生”、“凯文中校”。  

哪怕他们在此之前并不认识,但只要一提到那个姓氏,就会熟络的像老友一般。  

可每当她好奇地打听对方的相关事迹时,总会四处碰壁,不少相熟的朋友只会微笑着拒绝回答。  

“范妮·布莱斯女士,威斯顿主任在四楼独立办公室,她让我带您过去。”  

一个身穿职业装的女人走到哨卡处,站在封锁线后面,态度友好地挥了挥手,等待检查完毕、卫兵放行。  

此时此刻,约瑟夫先生正躺在靠椅上抽烟,掺有风茄的烟丝,能帮助他振奋精神,保证夜间的工作效率。  

叩叩叩——  

官员懒得去看,故作矜持地说道:“进。”  

门被推开,三流侦探一进来,就看见老家伙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