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生死关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千岁眼里憋着坏,显然也看出他的难过。她特地多抓了几息,直到少年开始挣扎才放开手:“这样行了么?”  

他二人上次握手是什么时候,她好像没甚印象了,但至少是好几年前。燕三郎的手比从前更大、更暖和,也更有力了。  

“嗯。”燕三郎解下项链,正要开口,千岁忽然叫住了他:  

“喂!”  

她忽然凑近,离他不及一尺才停下,妙目微动,仔细打量他的眉眼,像是要把他的模样记在心里。  

说不定,这是她最后一次看见他。  

好一会儿,她才朝他慢慢点了点头:“祝你好运。”  

燕三郎突然张开双臂,一把抱住了她。  

这一抱很用力,千岁吓了一跳。  

不过在她全身放松下来之前,他已经放开手,后退一步。  

这一次拥抱,快得像从来没发生过。  

“祝你我好运。”燕三郎冲她一笑,这才抓起木铃铛低声念道:“留存愿力,收契解约!”  

木铃铛当中储存着他历次完成任务的报酬,燕三郎并不打算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拿出来——他的力量越丰沛,一会儿十二龙混战就越惨烈。  

反正,他要是不幸殒命,留着这些愿力也没用了,不如赠给下一任主人。  

更何况,他有自信。  

他不会失败,更不会死!  

话音刚落,木铃铛表面闪过一点青光,随后就没有动静了。  

燕三郎抬头,原本端坐在桌前的红衣女郎已经消失。  

屋子里只剩他一个人了。  

他和木铃铛解约之后,这件宝物就恢复初始状态,重新成为无主之物。  

它没绑定主人之前,千岁就无法外出。  

熟悉的卧室突然显得空空落落,没有人气。  

怪事。他想,平时千岁在夜里也经常四处游逛,很少在卧房里安静呆着,可他却从未觉得自己的住处这样清寂。  

习惯真可怕,不知不觉就侵肌入髓,让人割舍不下。  

燕三郎长长吐出一口气,调整心境。他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想再见到千岁,首先他就得打赢。  

再睁眼时,他心中已经古井不波。  

少年擦了擦木铃铛,把它收起怀里,然后抓起一只药瓶,把里面的五颗药物仰脖全吞了。  

要是千岁在此,一定会出声喝止,只许他最多吞掉三颗药。  

接着,燕三郎重新盘膝坐好,开始摒除杂念,调息吐纳。  

一个小周天之后,他就进入了内定状态。  

在经脉里茁壮的十一条小龙似乎也察觉到什么,摇头摆尾,比平常更加活泼。药物才吞入腹中,立刻就转化为强大的真力,力量十分狂暴。  

放去别人那里,大概直接将它安置去丹田了。那地方本就像河川汇聚的水库,起一个蓄水和排洪防涝之用。可是燕三郎修行的《饲龙诀》太特殊,到现在还未开辟出丹田来容纳和缓冲药性,是以这股真力产生之后直接冲入经脉当中。  

但它所过之处都有小龙扑上来狙击,你咬一嘴,我也啃一口,个个狼吞虎咽,是以这股真力越流动越庸和,燕三郎指挥它就变得很容易了。  

然而这些营养分摊下去,每一条小龙都是意犹未尽,反而被吊起胃口,在经脉中更显狂躁。它们渴望力量,渴望厮杀,渴望夺下更大的地盘。  

固守自有的经脉对于越发强壮的它们来说太小了,不够施展拳脚。  

他毕竟多吃了几颗小药丸。这股真力流到第十一条经脉时,并没有变作强弩之末,而是在燕三郎的引领下配合第十一条小龙,直接撞击全身最后一条经脉:手太阴肺经。  

有了前十一次经验为基础,贯穿这条经脉的难度不大,甚至比起前面都还容易一点儿。真力在里面徜徉一个来回,瞬间变作了留居在这里的最后一条小龙。  

至此,《饲龙诀》第一阶段要求的十二条经脉已经全部打通,十二条小龙也全数养成。  

哪怕心性恒定如燕三郎,此刻也感觉出力有未逮。  

十二龙俱全,每一尾都是生龙活虎,在各自的领地里搅风又搅雨。少年只觉十二正经里惊滔骇浪,该当是五百年一遇的大灾,即便他拼出浑身解数安抚巩固,那堤坝也是分分钟就要垮塌一般!  

十一和十二,居然是天壤之别。  

群龙乱舞,经脉一旦被崩裂,他立刻就会变作废人。燕三郎不敢托大,挣扎着将培元丹放入口中,然后接下去调息。  

培元丹的作用,就是巩固经脉强度,相当于给堤坝加防。并且这一次可不仅止对十二正经而言。  

不一会儿,全身暖意融融。燕三郎暗吸一口气,趁着培元丹的药力还未消失,迅速进入下一阶段:  

相噬。  

在他的命令下,相隔两条经脉之间的隔阂消失了,两条溪流汇聚为一条。原本互为恶邻的小龙突然置身于同一条畅通的水道,当即是二话不说,扑上去绞缠在一起!  

这一刻,它们已经等待很久了。  

十二条小龙,两两相噬,一共六组。鼓荡的真力震得燕三郎每一条经脉都胀痛欲裂。  

它们长得太壮了。  

真力绞在一起挤压、搏杀、逆行,身体的主人必然体会钻心的疼痛,仿佛从经脉内部被千刀万剐。  

这还是他有预谋、有计划地开闸放龙,否则如果是十二条真力小龙一起破堤、混战一处,燕三郎的下场就是立刻筋骨颅浆爆裂而死,倒是干脆无痛苦。  

《饲龙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