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是非颠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木棠右手再次抓起一把长椅,左手手持手杖,一长一短,一个远距离攻击,一个近距离抵挡,右手挥舞长开路,把这个两三米长的长椅挥舞的虎虎生风。  

一位白莲教徒用大刀砍在那长椅上,顿时就觉得像是砍在石头上,巨大的反震之力,使得他差点抓不住刀柄。  

与此同时那长椅余势不减朝他砸去,关键时刻他只来得及松开刀柄身躯一矮,一个驴打滚勉强躲了过去。  

那长椅带起的风声从他的脑袋上吹过,让他冷汗直冒,再次望向那挥舞长椅的男人,艰难的咽了口唾沫,心中涌现出一丝恐惧。  

但另外一位白莲教徒就没他的好运气,被长椅击中,惨叫一声,飞出将近两丈远,摔倒在地,进气多,出气少。  

一转眼就有十几位白莲教凶徒被打倒在地。  

凶狠,强悍,出手很辣。  

所谓凶的怕狠的,这些白莲教徒都是凶人,欺负一些唯唯诺诺的街边小贩还是可以的,但遇到李木棠这个狠人就怕了,望着教堂之中那个大发神威的身影,一时间其他的白莲教徒也不敢上前。  

那边两位白莲教徒直接分开了人群,拉住张玥的胳膊就往后门走,任凭她如何挣扎都无法挣脱。  

“表哥!”张玥再次呼喊,挣扎着回头望去却发现她表哥贾生已经躲在了人群之中了,连看都没看她一眼。  

她的内心陷入了黑暗之中。  

就在这时一只强有力的胳膊搂住了她的腰,仿佛是黑暗之中的光芒一般,驱散了她的绝望,原来是李木棠到了。  

趁着白莲教徒不敢上前,李木棠看向了刘旗主,手中长椅直接丢向了他,刘旗主身躯一矮,躲过了攻击。这时候李木棠脚下踩着游龙步,就像一条泥鳅一样,挤过了人群,直接追上了那两个要带走张玥的白莲教徒。  

手中的手杖猛抽两下,两声破空声,随即就是啪叽之声,李木棠看着那两个头顶冒血,翻着白眼倒地的白莲教徒心中没有丝毫的怜悯。  

这群人平时欺压平民百姓,搞得怨声载道,就算打残了也是为民除害。  

李木棠的胳膊搂住了张玥的腰,但并不是要抱着她,而是因为一只手还对付白莲教徒,于是好不废话的把她扛在了肩膀上,趁守着后门的两个白莲教徒没有反应过来就冲到了他们的身边,两杖抽过去。  

这两人拔刀抵挡,但李木棠的出手何等之快,这两杖瞬间点在了他们的刀背上,巨大的震动使得他们手腕发麻,根本握不住刀柄,心中骇然就想后退,只是这时两道残影击打在他们的脑袋上,惨叫一声,晕了过去。  

对付这两人,李木棠连内家真劲都没有使用。  

一脚踹向了后门,巨大的脚力使得这门直接被踹飞了出去,在众目睽睽之下逃出了后门。  

后门守着的六位白莲教徒只听见一声巨响,就看见那扇门朝他们砸来,顿时散开,这时候一个黑影扛着一个白影趁着他们散开的时候冲了出去,他们想拦截都没有机会。  

外面一圈都被白莲教的人把手着,圈外的李全见到那逃出来的黑影心中松了一口气,快步的离开。  

尖锐的哨子声传来。  

这时候后门的白莲教徒才反应过来,后悔莫急,领头的教徒跺了跺脚道:“追!”  

这几人追了出去,随后从后门又涌出十几位白莲教徒,不多时平天真人出现在场中,刘旗主皱眉道:“是一个高手!”  

“我已经看过吴旗主的伤势了,出手之人的实力不在我之下,这样的人物在江湖上不会没有名气,到底是谁呢?”平天真人沉思了起来。  

“那张玥要不要继续追?”刘旗主问道。  

“当然要继续追。就算暂时没追到也没有关系,我们的教徒遍布整个济南城,就算他们能够逃得了一时也逃不了一世。”  

“那个高手怎么办?”刘旗主问道。  

平天真人眯起眼睛道:“一有消息就来分舵通知我,我们的洋枪队也很久没有出动了,这人就算武学修为再高也抵挡不了洋枪。”  

“真人英明。”  

白莲教徒开始在城内大肆搜捕李木棠和张玥两人,不过他们不知道救人的是李木棠,只道是一个身穿洋服的武学高手救走了张玥。  

白莲教徒最擅长的是什么,蛊惑人心,颠倒黑白。当天下午这平天真人就亲自去了一趟张家,告知张玥的父母,说张玥被恶人给掳走了,具体起因是他们上午去洋人教堂逮捕叛教之人,没想到此人功夫很高,挟持了张玥,白莲教徒投鼠忌器放走了恶徒,他深感歉疚,他表现的十分诚恳,言语之间逻辑缜密。  

张思德听闻之后大吃一惊,十分焦急,张母更是吓得晕了过去。  

张思德相信了白莲教,因为这两年白莲教和洋人的基督教也有摩擦,不少白莲教徒改信了基督,所以白莲教去教堂抓叛教之人也是可能的。  

本来他准备报告官府,可是论找人,官府还不如教徒满城的白莲教,于是他对平天真人开了价,只要白莲教的人能够把他女儿救回来,那么他会送一万两黄金作为谢礼。  

平天真人顿时答应了,并且还安慰了张思德,让他在家中静候佳音,于是原本需要偷偷摸摸追踪张玥的行动可以光明正大了。  

不过这些都只是平天真人的权宜之计,他还有后手,不然找到了张玥难道真的交给张家?  

李木棠扛着张玥躲开了白莲教徒的追踪,寻了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