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零七章天材地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言一出。  

四周围拢的人群明显变得愈发不解起来。  

面前这刘姓官员不知晓内情,那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毕竟事情机密程度不同,能知晓其间内情的人也是不一样的。  

但是。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竟然连侍郎大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就有点意思了。  

众人暗暗整理现在所得到的诸般消息。  

而刘姓官员则是在话语稍顿之后,继续出言说道:  

“现在的情况,或者说是我个人所看到的情况,那就是此事的内情,貌似只有两位阁老、六部尚书,还有督察院的几位大人知晓。”  

“除此之外的所有人,哪怕现在还在那内阁之中帮忙干活的吏目工匠们,也都是被蒙在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外人根本不得而知。”  

刘姓官员眉头紧锁,一脸严肃模样。  

伴随着他这句话语的出口,周边围拢的众人眉头也开始皱起,也渐渐意识到了这个事情的严重。  

“据我观察,当时在炉灶搭好之后,随即加水上蒸屉,待开锅之后,由刘阁老亲自往那蒸屉上面放了一个球形的东西。”  

“有人说,那是土块石块,也有人说,那是西山皇庄产出的土豆,甚至还有人说,那没准是什么灵丹妙药。”  

“到最后,众说纷纭,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更加倾向与最后一个答案,也就是灵丹妙药那个。”  

“甚至往大了想,即便那东西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但也绝对是天才地宝那种,没准这就是几位大人献给陛下的一份大礼!”  

这般话语一出。  

在场众臣纷纷侧目之余,更是露出惊愕神色。  

不明白这好端端的,怎么可是越说越玄乎了,甚至连天材地宝都开始用上了。  

要知道。  

虽然说当年弘治皇地崇信过一阵的妖道,可是时间并不长。  

大明之前的历代君王,对于这僧道之事也是敬而远之,虽不至于过多崇信,但是也不没有冷落不理。  

可照着刘姓官员这般说辞来看,大有陛下开始崇信僧侣的架势,而之所以让众人没有往几位大人的方向联想,也是有他们的缘由所在。  

毕竟,陛下仅仅只是一个人而已,真若有妖僧妖道惑乱的话,成事的几率相对而言也是高一些。  

但是说服这些大臣,则是一个极为困难的事情。  

要知道。  

那可不是一人两人啊!  

算上两位阁老、六部尚书,再加上督察院的几位官员,人数已经超过十位。  

而且他们一个个还都是大明朝堂之中最为顶尖的存在,形容其是世间最为精锐聪明的一批人也不为过。  

如此特殊的存在,那妖僧妖道得有多大的本事才是一一说服,让他们按着自己的指挥行事。  

可能吗?  

不可能!  

所以若真如刘姓官员所猜测那般的话。  

此事在背后推动之人,多数就是身在皇宫之中的陛下。  

也就唯有他,方才有这么大本事,可以调动这十来位顶尖的大人为他辛苦劳累。  

一想到这里,众人分担没有产生质疑不说,反而开始渐渐接受了这般说法,整个人的思绪也慢慢开始朝着这种方向转移。  

首先,几位大人据说之前去过皇庄。  

皇庄那是什么地方,那里可是陛下的地盘所在啊!  

而且自从一个个新奇物种的出现,谁也不能保证里面会不会有天材地宝夹杂其中。  

甚至没准就是因为出现了天材地宝,所以才让西山皇庄里面的蔬菜和物种变得那般丰富,毕竟那天材地宝是汇集天地灵气而生,稍稍放出一些就已经足够滋养万物了。  

有了这个前提,众人认为刘姓官员的推测愈发靠谱起来。  

其次,就眼下的情形来看,知晓其间内情的貌似只有这大明朝堂顶尖的几人,而刚才尚书大人匆匆离去,没准是前去护法了。  

能让大明顶尖的朝臣全部为其护法,更可显现出此物的重要身份,若不是什么天材地宝,貌似都有些说不过去了。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此事的保密程度。  

若不是事涉陛下,尚书大人多少也会露出一些风声出来吧,不和所有人告知,但是那些侍郎怎么也该打听到一些消息才是。  

但眼下的事实是,除了这顶尖的几位朝臣知晓内情外,其余所有人都被蒙在了鼓里。  

综合以上的种种想法,众人越想越感觉此事大有可能。  

另外,这刘姓官员虽然说见识未必多么广博,读书涉猎的也未必有多宽。  

可一般的物件,大多数人都应该认识才是,刘姓官员没有认出来,其他在场观望的官员吏目们也是众说纷纭。  

众人不往这方面联想还好,此刻越想,越感觉此事愈发可能。  

众人的心情开始变得激动,关注的焦点也开始从这件事情本身,继而转移到了那蒸屉里面的物件上面。  

而且。  

类似的情形。  

并非仅仅只是在这一处班房之中出现。  

整个六部的衙门之中,几乎所有关门的班房之中都在窃窃私语。  

所有人对于此事的态度尽皆不同,但是有一点大家都达成共识的是,那蒸屉里面的东西一定非常重要。  

要不然,犯不上几位大人兴师动众不说,也不会如此小题大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