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章瑕不掩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间事了。  

刘健等人开始踏上归程。  

一路上。  

刘健喜笑颜开。  

目光不时落在手中的小木盒上。  

而和刘健收获满满不同,其他的朝臣则是两手空空。  

众人看向刘健的目光忍不住有些许羡慕之余,心中也好奇,刘健准备如何处置这个剩下的‘废料’。  

但是,想是一回事,真若上前问询的话,一般人真还不好意思开这个口。  

到最后,所有人的目光渐渐汇集在了李东阳的身上。  

在场之中若说谁最合适上前问询的话,也就唯有他一人了。  

毕竟两人长期在内阁里面共事,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不说,关系也是和睦至极。  

故而。  

众人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李东阳的身上。  

一些不敢上前的尚书大人,更是纷纷往李东阳的旁边凑合,怂恿他上前问询。  

李东阳被众人围着,一时之间也有些无奈。  

让他们这么一弄,就好似自己不是阁老似的。  

不过。  

和众人一样。  

李东阳对于刘健如何处置这个‘废料’,心中也是充满了好奇。  

所以,在众人的千请万请之下,李东阳终于缓缓上前,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冲着刘健出言问询道:  

“刘公,你要这些东西是干什么啊?”  

“怎么也不可能回去拿个蒸屉,也如那兵仗局的工匠一般试验一下吧?”  

刘健听到李东阳这带着玩笑意味的话语,挑眉相望之余,道:  

“怎么,不行吗?”  

“本官就是这么想的,而且连班房我都不回去了,直接回家安排。”  

李东阳没有想到,自己随口之言,居然还说中了。  

看着刘健这般严肃的神色,李东阳也明白刘健这是说真的,故而也收敛起笑意之余,出言问道:  

“为何啊?”  

“明日现在就可以知道结果了,而且刘公也在那纸条上面做了些许的手脚,难不成即便这样,刘公还担心孙大人他们阳奉阴违,偷偷动手脚吗?”  

李东阳的这句话语,问出了在场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按理说。  

李东阳的话语言之有理。  

验证的时间,就在明天下午,虽然说要等一昼夜的时间,但这么点的时间,等等也就过去了。  

至于担心兵仗局作假,这一点在刘健书写完那些纸条,并在众臣的见证下亲自放进去后,众人就明白这连作假的机会也几近于无了。  

毕竟。  

东西可以作假。  

甚至是连刘健的笔记都可以作假。  

可是唯一做不了假的是那已经被浸湿的纸条。  

届时只要那纸条牢牢浸在试块之中,再加上上面的字体,几乎就可以证明他们没有更换试块。  

如此这般,难道刘健还不放心吗?  

众人疑惑。  

众人不解。  

众人皱眉看向刘健,希望能得到他的解释。  

刘健听到李东阳的问询,回身朝着身后的众臣扫了一眼,见到众人也是一副疑惑模样后,眼见孙福还没有跟上来,索性直言道:  

“你们想错了,本官拿走这个,可并不是为了验证这件事情的真假。”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其实本官已经基本上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了,仅剩下的那一丝怀疑,也仅仅只是因为这件事情太过匪夷所思而已。”  

“所以也正因为如此,本官才提出了带走这剩余尾料的话语。”  

刘健话语一顿,轻轻呼出一口浊气之余,神情也渐渐变得得意,缓缓说道:  

“我就问你们,那模具大吧?是不是比本官手中这个要大上两倍到三倍?”  

“既然如此,那么大的试块需要蒸一昼夜,你们说本官手中的这个,他需要多长时间啊?”  

“有没有一种可能,在你们还在等着明天下午出结果的时候,本官在明天早上,可能就已经提前知晓结果了?”  

“虽然说,因为时间的差异,这结果也会存在一些差距,但你们认为本官介意的是那点差距吗?”  

刘健问询出声,整个人的神情,也由之前的得意开始渐渐变得激动,就连说话的声音也开始一点点的变得打了起来。  

“本官介意的是这件事情的真伪!”  

“只要这件事情是真的,那就证明陛下所言,乃至于兵仗局的实验是可以成功的。”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长江黄河的河堤可以用他修缮,百姓也可以用它建设房子,甚至就连我们大明的军伍,也可用它来建造营房。”  

“毕竟,和之前的砖石泥坯相比,水泥这东西强度足够不说,更为重要的是他方便啊!”  

“你们注意到他们制作试块的过程了吗?”  

“调配的过程我们可以忽略不计,毕竟眼下只是试验阶段,一旦这东西真正投入使用后,本官相信你见到的绝对都是成品的水泥,而不是临时调配出来的。”  

“所以,吾等再回忆他们整个制作过程,你们没有发现什么吗?”  

刘健问询。  

但在场的众臣却是没有紧锁,无人回答。  

刘健见状,脸上不可避免的露出了些许失望的神色。  

该不会是就他在不停的思考,其余人此行全部是来看热闹了吧?  

就当刘健产生这般想法的时候,站立在其旁边的李东阳突然开口,答道:  

“整个制作过程,除了调配的阶段可以称之为精密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