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初闻方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家师邓九公!”  

寥寥五字,却让嬴季昌脸色为之一变,他清楚邓九公为何人,更加清楚,眼前这个老人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个活化石!  

可以让他清楚的了解到封神以及后来发生的一切,包括让他达到这一次他来的目的。  

邓九公!  

其人为成汤三山关的总兵守将,所用兵器是一把青龙刀,虽为凡人出身,但武艺高强,刀法如神。  

其子邓秀,其女邓蝉玉,女婿是玉虚弟子之中的土行孙。  

因闻太师奉纣王之命讨伐西歧命丧绝龙岭之后,商纣王启用邓九公出兵攻打西周。  

后邓九公与儿女三人一起归周,斩杀了商营多员大将,后随武成王黄飞虎征青龙关时,斩了青龙关守将丘引的部将马方。  

最后哼哈二将之中的哈将陈奇出战,用他的哈气擒拿了邓九公,连同黄天祥一起败于敌将之手。  

邓九公宁死不屈,大骂丘引和陈奇,结果丘引大怒,将邓九公斩首示众,后将其尸首高挂于城楼之上风化。  

姜子牙回归西岐封神时,将死去的邓九公敕封为青龙星君之神。  

心中惊骇万分,但是嬴季昌脸上没有丝毫的表现,朝着阴仕一拱手,道。  

“原来前辈乃殷商之人,失敬失敬!”  

此话一出,反而让阴仕一愣,因为在他看来,嬴季昌根本不了解邓九公那个名字才是。  

毕竟那个时代的存活下来的天骄,要么被杀了,要么归隐深山之中。  

而且嬴季昌年轻轻轻,根本不是老怪物,却一口道破了他的身份,这让阴仕心下惊讶不已。  

“北凉王连家师都了解么?”  

迎着阴仕探究的目光,嬴季昌轻笑一声:“略知一二,殷商三山关总兵,战功赫赫,只可惜结局很惨!”  

历史上,但凡是忠臣,到最后往往结局之最残忍的。  

深深地看了一眼嬴季昌,阴仕沉默了。  

对于这个异军突起的北凉王他突然感觉到了惊讶,这个人很不凡连这样的隐秘都知晓由于周天子一脉的封杀,有些事情早已经被埋葬却不料被嬴季昌所得知。  

只是一想到嬴季昌对于周天子的斥责他也是释然了。  

只有了解了那一段往事,才会对周天子一脉恨之入骨一念至此,阴仕朝着嬴季昌道。  

“不知北凉王此番入终南山所为何事?”  

对于嬴季昌阴世还是很感激的,他的寿命本来已经快要耗尽,嬴季昌撕裂九鼎结界让他可以继续苟延残喘下去。  

活得越久,对于死亡越发的恐惧。  

这种恐惧来自于内心深处根本无法阻断。  

“前辈自从封神之战之后,商周交替,这些年来,纵然是天地压制,但是人族之中依旧是有天骄辈出!”  

嬴季昌直视着阴仕的眼睛道:“这些人去了何处,还有按理来说这九鼎结界从大禹王开始就出现了,那么商朝之时就不应该有绝世强者出现但是在那个时候,强者不少。”  

“至少也比现在强大的多!”  

“修为超过了炼虚之后便要进入方外之中这是一直以来的规矩数百年来被人们遵守。”  

阴世沉默了许久,朝着嬴季昌,道:“当初的九鼎结界只压制除了人族修士之外的强者修为,只不过在当时被圣人镇封,彻底将九鼎结界变成了断绝人族修炼的刀。”  

“这只是老夫这些年来的猜测,是否为真,就不清楚了!”  

嬴季昌眉头紧蹙,他了解了很多,但是事情的发展,让他心头发寒,中原大地,根本就是死地。  

无数人算计,无数人镇封,这里便是交锋之地。  

“前辈,这方外的入口在何处?”  

嬴季昌目光幽深,语气迟疑,道:“由于九鼎结界的存在,中原大地之上的修士突破往往不需要经历雷劫,制定规则的人,如何知道对方已经进入了炼虚境界?”  

“在大周,有可以检测的宝物。”  

阴仕直言不讳,道:“制定规则的人便是大周王族的人,周天子一声令下,自然是天下人为之臣服。”  

“嗯!”  

微微颔首,嬴季昌神色肃然,他对于阴仕的话并不怀疑,他心里清楚,当时的大周有这样的实力,毕竟有仙人坐镇。  

只是在如何,也改变了大周姬氏一脉是人族的叛徒,对于这些人,嬴季昌没有丝毫的好感。  

人奸!  

不外如是!  

“前辈可知在方外之中,强者如何?”  

对于这个方面,嬴季昌自然是不打算放过,这个天下,不能有比北凉还强大的势力。  

这是他的底线。  

而且数百年的积累,这个方外绝对不简单。  

“方外!”  

“有称之为世俗之外,这是当年大周王族与修行者立约后方才出现的名词,方外之地,王朝不插手,由修行者说了算,王朝之上,周天子说了算,就算是方外之人进入王朝,也必须要服从王朝管理。”  

“从此之后,方外与王朝泾渭分明,各自成长!”  

听到阴仕对于方外的解释,嬴季昌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他没有想到周天子一脉,竟然无能到了这样的地步。  

对于修士不加以管理,迟早成为伟大剪不掉的大麻烦。  

而且中原已经如此的衰落,方外强大,迟早会反噬。  

心中念头闪烁,嬴季昌对于方外更感兴趣了,若是镇压了方外,这将会是极大地助力,让北凉王府的实力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