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势终究强于人,鞑靼留神不留形(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礼部是干啥吃的?!  

他们尼玛不从子史经集里面,给老夫把鞑靼也是咱炎黄子孙、华夏苗裔的证据挖出来…  

那干脆让他们全去筑路得了,留着浪费国帑。  

教谕部现在缺人手啊,但今科取士后再培训一番以新课材派往此地教授当可矣。  

老李甚至恶狠狠的想到:来的,吏部考核等级上调一级!  

不来的,那尼玛都给老夫回家啃老米饭去!  

连特么进士、举人的身份,老夫都要给丫扒了。  

圣贤书让你读了是做啥的?!考科举为的是啥?!  

给你机会升官发财,可你丫也不能只想捞好处不愿干苦活儿啊!  

哪儿有这么便宜的好事儿?!  

既然只打算拿圣贤书做敲门砖,为的是功名利禄。  

那门开了不肯干活儿的,就老老实实滚蛋回去啃老米饭——国朝养你何用?!  

老李心里恶狠狠的琢磨,且尔娘之!老夫一介阁老都四处奔波,凭啥尔等狗犊子混功名吃利禄不干事儿?!  

因为张小公爷孜孜不倦的影响,大明从高层开始不知不觉的从务虚走向务实。  

最显著变化的就是弘治皇帝,老家伙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最开森的事情就是听内库报账。  

今儿挣了多少、预计本旬能挣多少、本月能挣多少…  

只要听说内库的银子哗哗的来,狗皇帝那口水哈喇的就差点儿没形象的往下掉。  

心里美滋滋的琢磨,怕是永乐先帝也没朕手上这么宽裕啊!  

“直白点说,鞑靼可留…”  

张小公爷望着火筛,一字一句的道:“鞑靼,亦不可留!”  

他的这句话一出口,火筛的眼神才微微的闪动了几下。  

李东阳和老戴义的心顿时提起来了,老李比较慌。  

他就是个文臣啊,而且还是个六十多的老家伙了。  

万一这火筛狂性大发咋办?!他就算是跑,那特么也跑不掉啊。  

老戴义好歹是击技太监首领,手上的本事自然是不会缺的。  

可毕竟是年纪大了,要跟壮年的火筛拼杀一番也不敢说必胜之。  

张小公爷年龄略小,若是收拾一下鞑靼精骑甚至一些射雕手倒是不难。  

但要跟火筛这种无数次从战阵中杀出来的老夜枭比,胜负可就难料了。  

鞑靼可留,留文字、留族群。可留其神。  

鞑靼不可留,不可留部族制、不可留各部头人甚至汗王。形,则不可留也!  

这就是张小公爷要表达的意思,然而这直接击中的是火筛的命门。  

如果火筛接受这条件的话,以后草原上便不会再有鞑靼部族。  

有的,只是大明帝国鞑靼部。  

火筛没有说话,就这么看着张小公爷。定定的看着他。  

那目光如同鹰隼一般,尖锐而锋利。  

玉螭虎没有回避他的目光,那双丹凤桃花竖起锋芒毕露。  

眼瞳中的点点锐气澎湃而出,丝毫没有要退让的打算。  

“此事…”  

不知道过了多久,火筛的声音才幽幽的传来:“可!”  

这一个字说出来,顿时李东阳和老戴义都松了口气。  

只要火筛同意此事,那么一切都好说、一切都好办。  

“但…本汗也有条件!不多,三个!”  

火筛这回的目光,转到了李东阳和老戴义的脸上。  

李东阳掸了掸自己的双袖,对着火筛肃然行礼:“大汗请说!”  

看着李东阳如此,火筛的脸色终究是好看了些。  

火筛可不是对大明情况一无所知的土鳖,人家那也是研究过大明礼仪的。  

对于李东阳这位国朝重臣,能够掸袖行礼体现对自己的尊重他还是很受用的。  

而李东阳这么做自然也是出于全局的考虑,他不是迂腐的文臣。  

相反的他做事极为灵活,这也是弘治皇帝多次派他出京办事的原因。  

刘健务实,但太过刚毅。  

眼里揉不得沙子,这于国朝是好事。但若是临处机变,却很容易酿成大祸。  

谢迁亦是文人脾性,尤其那股子天下舍我其谁的性子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  

但他才华横溢,于是这种性子在内阁却也能容忍。  

若是出了京师自行办事,他这性子说不准谈好的都得弄崩了。  

也唯有李东阳,是内阁中政务精通又能临机通变者而已。  

“其一、黄金家族的血脉必须存留,本汗已寻得达延汗血脉。此脉不得断绝!”  

李东阳沉吟了会儿,终究是点了点头:“可!”  

“其二、大明当朝太子,必须纳一位黄金家族血脉为妃、为鞑靼部汗王!此当为永例!”  

火筛的这句话一出口,李东阳还没反应过来张小公爷先满心卧槽了!  

这火筛果然老枭鹰啊!  

尼玛!他怎么想出来英格兰那帮鸟人收复威尔士地区的手段的?!  

在十四世纪初,英格兰将威尔士吞并下来成为一个国家。  

然而威尔士的反抗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了让这种反抗平息当时的爱德华一世做出了决定。  

就是会有“一位在威尔士出生、不会讲英语、生下来第一句话说威尔士语的亲王”作为他们的领袖。  

张小公爷是怎么都没有想到,火筛这老家伙居然能够祭出这一招来!  

“可!!”  

李东阳两眼精光四溢,沉声将此事应了下来。  

这老家伙也是那江湖老夜枭了,怎能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