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痴虎第二发,再打狗礼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健气呼呼的丢下了帝国时报,而李东阳则是笑着劝慰道:“麒麟儿闹上这一闹也好。”  

“再说了,他现在又无官身怎么呈上来啊!”  

谢迁也是笑眯眯的对着刘健道:“晦庵公莫恼,麒麟儿闹这一闹也是好的。”  

“若是我等提出恐怕这些言官们又得顶回了,就在朝堂上撕扯都不知道会撕扯到什么时候…”  

李东阳闻言脸上露出了丝丝苦笑,叹气道:“谁说不是呢!”  

谢迁和李东阳的话,叫刘健长叹一声不复再言。  

朝堂上这些个言官最初的设立就是为了制衡于六部内阁权限,让他们有封驳之权。  

这原本并非什么坏事儿,只是历任言官逐渐发现自己若是封驳回去顿时得享仕林大名啊!  

哪怕是因此贬斥人家也只会说尚书阁老气量不够,自己回去养几年望再论起复又是一条好汉。  

即便是最差一步无法起复,那凭借此事自己也是风骨傲然的一流名士啊!  

再有朝堂上的座师、同窗相互扶持,当地父母官到任也得先去拜访一下口称老大人。  

史官们又喜欢称颂这种行为,记载上去的时候都是各种溢美之词。  

这导致的就是弹劾之风顿盛起来,现在都还不算最盛的时候。  

最盛的时候不管你说什么言官就是要弹劾你、封驳你,到最后皇帝阁老们都明白他们的想法了。  

一律留中不发,既不给你骗廷杖也不给你骗诏狱。  

然而这看似解决方案实则助长了言官的气焰,帝国看起来在运行实际上很多政策完全滞后。  

甚至很多行政职能近乎停滞状态,你试图做事一堆人就出来喷你、杠你。  

哪怕你想做事都得先跟他们撕逼完,而且很多时候你撕赢了事情也被搁置。  

这个情况刘健何尝不知道,然而他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张仑这一手算是直挺挺的一拳就砸在了他们的脸上,打的他们眼冒金星鼻血长流。  

次日朝堂上居然出奇的平静,礼部左侍郎张升眼观鼻口观心一言不发如泥塑木雕。  

昨日还群情汹涌就差把张仑骂成国贼的诸位言官们,此时一片风平浪静无人吱声。  

礼部、礼科周玺等人战战兢兢,生怕那弹劾落到自己头上来了。  

结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度过了今日早朝,走出宫门便看到了着急等待的家人。  

从着急的家人手里接过今日的帝国时报,礼部、礼科诸官不由得一口老血就要喷宫门上。  

却见那帝国时报上登着新篇:炮打狗礼部——我的第二发轰天炮!  

这回张家麒麟儿一如既往的在骂礼部、礼科,只是骂的方向改了。  

说你礼部执掌帝国教化之责、自号圣人圣人门下,可前朝蒙元都知道要设立社学之策。  

至本朝太祖设国子监、州县并举社学,已是成大功。  

在此基础上你礼部做了什么?!你狗屁没做啊!  

社学缺教习你们知道么?!贫家子需养家糊口无力上学你们知道么?!  

帝国各贫县区、乡里村中根本无力设置社学,你们又关心过半分么?!  

家有资财者自立族学,稍有善心者协立义学。  

可这于帝国教化而言完全是杯水车薪,于圣人教化而言更是九牛一毛。  

何以百姓愚钝,稍有贼寇煽动便引发大祸?!  

还不是你礼部教化之责根本就不到位?!礼科也是一群狗逼,这些弊病你们可曾关注半分?!  

再者而言,你既是管天下教化怎的不设立礼部教习、规范帝国学习教材、规划帝国教化体系?!  

还有礼科那帮子狗犊子,你们除了弹劾劳资之外这些弊病你们可曾解决一二?!  

说你们尸位素餐那都是轻的了,整个礼部带礼科上下因教化无功可称祸国殃民啊!  

若你们广传教化百姓识字去愚,哪儿会有歹人煽动一二便酿成大祸之事?!  

朝堂政令又怎会无法直抵乡间村里?!还好意思自号圣人门下、自担教化之责。  

我张仑呸你们一脸,去休!  

一票举子们现在不流行诗词酒会了,他们更流行大家聚在一起通读帝国时报看着麒麟儿骂人。  

这尼玛骂的简直不要太爽,刀刀致命、针针见血。  

大家之前还没有回过味儿来,但现在张仑这么一骂一群人顿时关注到此事了。  

大明时期毕竟信息不通畅也没有后世信息大爆炸时期的便利,一些有路子的人便开始寻找这方面的信息。  

一查阅不要紧,顿时得说人家麒麟儿骂的到位。  

前朝蒙元人家确确实实有做社学,前元至元二十三年颁令:  

凡各县所属村庄以五十家为一社,设社长一人,“教劝农桑为务”。  

并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  

本朝洪武十八年敕令各地立社学,延请师儒以教民间子弟。  

正统元年又令提学官及府县官,当对各地社学扶持、督促。  

至有社学中品学兼优者,可免试增补秀才。  

顿时一众举子、士子们拍着大腿直呼,麒麟儿此骂真真直面命门啊!  

端的是如他所言“大明帝国时弊,皆于针砭报之”,一众举人士子们这下算是真的服气了。  

都不由得对三大学士给张仑“天下风云麒麟儿”之评语,心服口服。  

张仑此时也在看着弘治皇帝着人送来的一大票赏赐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