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殿前内阁定计,京都城前乱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朕给他的!!”马文升完全没有想到,一向好脾气的弘治皇帝居然反应这么大。  

却见弘治皇帝竟然是整个人“呼啦~”一下站起来了。  

“砰~!”的一掌拍在了案台上,瞪着阶下李东阳、马文升等人如同护崽儿的狮子大声咆哮。  

“便是朕给他的胆子,朕便是他痴虎儿的身后之人!说吧,你们要怎么治朕的罪!!”  

李东阳等人这次真的吓着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温和的弘治皇帝发这么大的火。  

顿时“呼啦~”的跪了一地口称万死,马文升也被吓傻了。  

还是李东阳手疾眼快的把他拉住跪下,他才猛然醒悟赶紧下拜。  

老朱家的皇帝好坏评价多但却有一个几乎相同的特点,那就是极度的护短。  

若他喜欢你、信重你,除非你严重的欺骗伤害了他。  

否则的话哪怕是顶着满朝文武各种唾骂、死谏,他都能死死的护住你。  

“唉…本不欲将痴虎儿写与朕的私信拿出,但若是不拿出来却是让痴虎儿蒙受奇冤了!”  

弘治皇帝发了一通火,但他终究性子温和。  

很快的便叹气坐下招手让萧敬取来自己与张仑的往来书信,一封封的交予内阁及马文升来看。  

马文升此人秉性刚烈尤慎用兵,却也非不讲道理之人。  

只是他对张仑缺乏了解现在又猛然得知张仑竟然是去了扶桑,所以一时间勃然大怒。  

随着皇帝把自己跟张仑通讯的私信拿出来,马文升心头的火气渐渐消散。  

在看的张仑所写的:  

“侄儿此去乃报定杀贼之心,誓不斩得敌酋魁首而不归!”  

时这老头儿竟是两眼放光,大叫了一声:“好!此方我大明好儿郎也!”  

待再看得张仑说“卫所已是彻底糜烂,军为帝国之屏障改制刻不容缓。”  

却是低头叹气,此事作为兵部尚书他何尝不知?!  

只是兹事体大牵涉众多,即便是他努力多年亦不知从何下手。  

“此番杀贼势在必行,侄儿决心已定!  

无那些倭寇命与血则无以浇熄侄儿心头业火、无以让侄儿面对王家惨事中,那一双双绝望的眼睛…”  

看信至此马文升竟是叹气闭眼,将信交给李东阳。  

自己则是对着弘治皇帝长揖到底:“老臣不解内情口不择言,但请陛下治罪。”  

“约斋公亦勿自责,此时也怪朕未曾与诸卿家知会以至于诸卿家以为是痴虎儿胆大妄为…”  

马文升见弘治皇帝不怪罪他了,立马儿挺直的腰杆大声道。  

“那玉公子交予陛下的银子、珊瑚、珍珠…呢?!”  

弘治皇帝猛然想起,张仑给他的信里可是提到不少银子、珍珠、珊瑚…等等宝贝的啊!  

这尼玛全给曝光了!  

“咳咳咳…萧伴伴,信件都收回来!”  

卧槽尼玛的马文升,狗脸儿你说翻就翻啊!  

朕还没治你的罪,你反倒是要讨要朕的内库来了!  

“陛下莫要推脱,国库现今紧缩九边响银…”  

弘治皇帝一脸耿直:“那钱是痴虎儿孝敬我这个世叔的,不是给户部的!”  

“这天下事便是陛下事!陛下不可…”  

弘治皇帝大眼一瞪,咬着牙道:“不给!有本事你们回头自己找痴虎儿要去!”  

马文升欲再做争执却被李东阳苦笑着拉住,然后掉转了话头。  

“陛下,痴虎儿言之其九月归来考乡试。手中训好之水师队伍,还需定下将领啊!”  

弘治皇帝赶紧一脸严肃的点头:“却是如此,痴虎儿不费国帑便为国练军劳苦功高啊!”  

“这次着你们前来便是要让你们瞧瞧,派谁去接手比较好。”  

说到这个弘治皇帝苦笑了一下:“这痴虎儿说了,他可不耐管水军。”  

“九月归来他就闭门读书,考完乡试他就回京。”  

弘治皇帝哀叹,这小子真是一点儿也不恋权位啊!  

“两封信里都催着让朕赶紧定下人选、派发告身,到时候好接手战舰人手。说靠岸他就不管了。”  

马文升他们几个不由得感慨苦笑,别人都是恨不得死抓军权不放。  

这位倒好,催着他们赶紧找人接手。  

李东阳沉吟了会儿,才道:“接替人选需为老将,曾有备倭、海战经验。”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这几点的确很重要。  

“仅命老将亦是不成的,需以老带新两者相合方可。”  

马文升很快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将需有备倭、海战经验,副将可用壮年者以备后继。”  

沉吟了良久的刘健此时方抬首道:“臣举荐二人,当能担当此任。”  

“哦?!晦庵公且说说看。”  

果然是国朝老臣,转眼便已经有了主意啊!  

“漕运总督郭鋐,曾平广西瑶、僮作乱后往扬州备倭又总督漕运多有革除利病之举。”  

刘健说着,其余几人不由得点头。  

“登州卫指挥佥事戚景通,治军严明、精通武艺,熟读兵书!可堪为副将。”  

却见谢迁这个时候亦颔首,接着道:“戚景通亦为忠良后,其祖戚详曾先随太祖立国后征战云南。”  

其余几人闻言点了点头,随后亦躬身附议。  

安顿了此事弘治皇帝便开始打眼色,让几个朝臣赶紧滚蛋。  

马文升见状还想再争执一下关于皇帝的内库问题,却被李东阳、刘健二人直接拉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