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村委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挂牌,升旗,任命,揭徽,登记造册,纷纷扰扰中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有华夏属性的人领到了自己的户口本,其他有意的人也拿到了暂住证,五大家子的老爷子组成了第一届村委会,即便五位老爷子都不在村子里,而是还在雷默科城里面忙。  

对于华夏百姓来说,户口本是意料之中的,也没啥特别的,没有让他们有太多的触动;  

对于懵懂之中拿到暂住证的那些孩子,他们对这没概念,仅仅是当做普普通通的身份证明拿着就好;  

本以为需要去解释一下的雪莉那里,没想到也是那么平静,没有任何波动的收好,好像只是领取了一件普普通通的东西,就又回去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一心想加入华夏的她心态转变了吗?  

村委会成立,伐博居民点建立,黄七郎有非常多的事情需要处理,所以见雪莉那里不需要操心,就又忙活自己的去了。  

伐博居民点的建立跟村委会的成立是两码事。  

登记建立了伐博居民点,在华夏文明的官方记录中,伐博位面就成了一个有人开发的位面。如同注册开个公司,这个公司的法人就是黄琦。  

第一村村委会的成立,相当于公司的第一个业务,这些都属于伐博位面的内务,华夏官府也只会关注伐博位面的资产中多了一个村子,仅此而已。  

村委会的成立对村民来说是大事,因为他们的一切行动终于能按照华夏传统来说做,也终于能够用村委会将他们凝聚成一个整体,也让他们终于能享受到华夏提供的最基础的福利。  

人在学习训练或者劳作时的职业等级和技能水平会提升,那是因为使用过程中有精力投入了进去。  

研究表明,普通人对这些精力的吸收是不充分的,会有大量的逸散。若非如此,为啥像黄琦这样的人拿到降临平板后,学习提升的速度就猛地增长了那么多呢?还不是因为降临平板将逸散的那些收拢起来,然后又反哺回去了吗。  

作为一方文明,华夏官府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完美的吸收,做不到让人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可是这部分逸散的精力收拢还是有一定办法的。  

村委会的牌匾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牌匾影响范围内,不论是劳作还是学习、训练,多余不能吸收的部分都会被收拢,化作通用的经验值成为村委的公产。  

华夏人不喜欢称呼叫经验值,喜欢叫它为功德,牌匾收拢的经验值叫人道功德,它也是紫薇下属的那些政权维持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也是华夏行政系统中的一项基础货币。  

没有村委会,没有行政机构的时候,这些都是白白逸散掉浪费掉的。  

光有牌匾也不行,牌匾的影响范围太小,只有小小的一片区域。所以又有了花名册,就是发户口本和暂住证的花名册。  

户口本或者身份证或者暂住证在村民身上随身携带,它们用于收集人道功德,然后将这些功德传回花名册那里转到村委会里。  

这笔公共资产汇聚之后,各级官府按照对应的比例抽取属于自己的一份,然后不同级别的官府用这笔资金去履行属于自己的职责。  

官府职员的职责履行的同时,各项福利各种机会也就落实到了所有花名册上人员的头上,从而完成了一个循环,保障双方越来越好的良性循环。  

这个循环现在只有三层。  

位于最底层的是所有人,所有人都属于这个循环中的一员,是被收取功德的人。  

向上的第二层是村委会,收拢功德,统计人口,是最基础最基层的行政单元。  

最高的是伐博大印代表的伐博位面伐博领。不是艾拉王国认可的伐博领,而是华夏文明认可的,以伐博位面为根基的伐博领。哪怕这个伐博领仅仅只有刚组建的一个村,也代表了黄琦的伐博领对这个位面的独占权。  

对于华夏来说,仅仅是紫薇殿下属的皇汉部多了一个新注册的名叫伐博的小机构,这个小机构是一名华夏公民自主创业成立的组织,仅此而已。  

皇汉,一群认为华夏文明优于人类其他所有文明的人组成的民间非正式联盟。后来因为这帮子人都喜欢自主创业,都喜欢开发新位面去新位面当皇帝,然后居然成了所有非官方开发团队跟官府直接沟通的纽带。  

时间长了,叫习惯了,官方干脆把紫薇殿下设的用来管理和处理民间自主组建的那些组织的部门改名为皇汉部。反正皇汉部里面登记的都是由华夏公民建立的一个个独立王国,官府管好对应的法人就好。  

伐博领跟皇汉部跟华夏官方的关系后面再说,黄七郎现在需要忙碌的就是搭建伐博领的行政组织机构的架子,充实对应的人员然后让这个机构运作起来。  

在政体上,黄七郎准备全盘照搬三界体系,涉及到哪方面就用哪方面。像第一村,简简单单的普通老百姓的问题,那就上紫薇下属王国的政体,基层单位的村委会最合适。  

一个村委会,下辖一个管理户籍的户籍办公室,一个负责管理公共资产尤其是人道功德的财务办公室,一个维持治安顺带着保护乡里安全的民兵办公室。  

真要是遇到事情了也是大家商量着来,反正也都是乡里乡亲的,村委会就是接地气协调大家关系用的。顶多对持有暂住证的人区别对待一些就好。  

公产多了,就能统一采购一些单人不好采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