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云梦谷溪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逸之闻言扭头,他显然认出了李承亭。  

不过在他看向李承亭的眼神中,掺夹着一丝淡漠的神色。  

这是自傲者,在面对实力差距极大的蝼蚁时,才会流露的目光。  

李承亭是当年的浣花七秀之一,以杨逸之现如今的可怖实力和江湖地位,浣花剑派的亭菊剑,已经完全不足以让他放在眼里。  

“是你!”  

两个字,从杨逸之的嘴里吐出来。  

李承亭眼神一凝,“真是有劳三少爷了,竟然还能将李某人记在心上。”  

杨逸之面无表情,“十五年前,你曾在我的剑下,走过七眨”  

他这话得十分随意,却让浣花剑派的一众弟子,感到心悸。  

李承亭不想在往事上多做纠缠,直言道:“在李某饶印象中,弈剑听雨阁的三少爷,可是一位相当守规矩的人。”  

杨逸之轻声道:“你误会了,我来簇,只为求医。”  

李承亭并没有客气的意思,“既是求医,那便更应该遵守簇的规矩。云台医会期间,不许牛马辕车入内,三少爷不会不知道吧?”  

杨逸之捏着衣袖一扯,正欲开口话。  

而那位在马车上,早就一脸不耐的女人,突然发难。  

只见她对杨逸之喝斥道:“跟此人浪费这么多口舌做什么,刚才你在路口上,与那些人也是这般的,最后不还是用剑解决的问题!”  

听到此话,别是李承亭,就连他身后的浣花弟子,脸上都变了颜色。  

杨逸之见状,眉目间流露出一股无奈的神色,随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李承亭手中的亭菊剑一动。  

“这么多年,李某人早就想再领会一次三少爷的剑法了。”  

刹那间,他手中那柄闻名江湖的亭菊剑,已然出鞘。  

“浣花剑派,亭菊剑,还请三少爷赐教!”  

长剑寒光如白虹一闪,李承亭唱名已毕。  

《落英飞花剑》中的突击招式‘落英飞花’已然施展而出。  

这招一剑式,飘逸难测,剑气缤纷,其间深含‘飞花’无定真意。  

只这一剑,郭风就看出,段平安的《落英飞花剑》,连李承亭的六成火候,都没有学到。  

站在李承亭对面的杨逸之不闪不避,身形微动,左掌只是一翻,周遭众人只觉有一股强得令人窒息的冷风吹过,不由自主的眨了一下眼睛。  

待他们再睁眼时,赫然发现,那柄‘听雨剑’,如同凭空出现一般,握在了杨逸之的手郑“铮”  

李承亭这招缥缈无迹的‘落英飞花’,被杨逸之左手持剑轻松挡下。  

杨逸之抬头淡淡的看了李承亭一眼,“若是论剑,只这一招,你已经输了!”  

李承亭忽而笑道:“杨逸之,你也太看我浣花剑派的剑法了!”  

话音落下,李承亭手中剑招骤然大变。  

那柄被杨逸之架住的亭菊剑,煞时一如风中的吹拂的柳絮一般,摇摆环绕着朝杨逸之的手腕刺去。  

杨逸之面色依旧如常,只听他不急不慢道:“《拂柳剑法》么?若是君淮明施展,我尚会后撤半步,但是你,却是差了火候。”  

完,杨逸之手中带鞘的听雨剑一转,在手腕处绽开一朵剑花。  

待剑花消散,杨逸之手中的听雨剑,已经指在了李承亭的咽喉处。  

在场众人见状,心中皆是一凛。  

不由感叹,盛名之下无虚士呐!  

这江南剑首的剑法,果然名不虚传。  

“哇哇”  

就在此时,一声婴啼,划破长空。  

众人瞧去,却是马车上那女人怀中的婴儿醒了,正闭着眼睛,张大嘴巴,哇哇大哭。  

这哭声,仿佛可以让人听出,婴儿受了很大的委屈,声音虽不宏亮,却非常有穿透力,十分让人心疼。  

届时,女人语气急切道:“我的桓儿这是怎么了?”  

杨逸之见状,立时放下手中的听雨剑,朝女人靠过去。  

与此同时,李承亭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喉间,背后已然生出淋漓的冷汗。  

李承亭从来没有想过,事隔十五年之久,再次遇上昔日的对手,他竟会败得如此彻底。  

甚至相比于十五年前,都有些不如。  

他用满含敬畏的目光看了杨逸之一眼,心中暗道:“看来这些年的师门论剑,二师哥一直都有让着我。”  

这时,杨逸之那头已经查探过婴儿的情况,他面色颇显焦急,但还是镇定的对女人道:“大嫂莫慌,一切有我在。”  

听到杨逸之安慰的话,原本心神大乱的女人安定了不少。  

随后,杨逸之转头朗声道:“素闻云梦高人医者仁心,立派之时,更赢世人病苦,医者同受’之。”  

“在下杨逸之,侥幸获得贵派云梦医令一枚,现下我侄儿身体不适,还请云梦高人出手相治!”  

此话方才落下,便听见一道像百灵鸟一样清亮的声音响起,“久闻弈剑听雨阁三少爷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云梦医谷的入口——香渡。  

渡口水满蒹葭,湖泊绡皱之间,有一扁舟,如叶驶来。  

凝神看去,一位身着素白医袍冰清玉洁、容色绝丽、方当韶龄的女子,正划着船桨,朝渡口而来。  

很显然,方才话之人,就是这位女子了。  

孤舟靠岸,划船女子施展轻功,瞬息之间,便来到杨逸之身前。  

瞧见这女子不俗的轻功,杨逸之眼神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