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同行回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京这日,陆遥早早便起了床,想着再去一趟醉今朝。  

不然等跟师父回了京,怕是就再也吃不着猪肘子了…  

可她刚踏出客栈,就遇上了刘子衿。  

刘子衿坐在四轮椅上,石头推着他行至客栈门口,身上还背着行囊。  

刘子衿瞧见了陆遥,见她像是要出门的样子,可身边又没带着侍卫丫鬟。  

“遥遥。”  

陆遥眨眨眼,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你怎么来了?”  

“我同你们一同回京。”  

“哦哦哦…那你去找师父,我还有事。”  

说完,陆遥一溜烟没了人影。  

刘子衿莫名,匆匆忙忙的,是去哪里?  

石头推着刘子衿进了客栈,也得亏这客栈有平滑的梯子,平常用来搬东西,这倒方便了。  

屋子里,宋衍刚用完早膳,正在收东西。  

外头墨生通报道,“公子,刘少爷来了。”  

“请他进来。”  

刚说完这句话,宋衍隐隐觉得不对,子衿如今下不了地,如何进来?  

他连忙起身过去打开房门,想着过去,却迎面对上那一书童,一少爷的场景。  

刘子衿此时,正坐在一张带着轮子的椅子上,书童推着他向这才缓慢而来。  

等走近了些,宋衍仔细打量这椅子,总觉得有些熟悉,似乎在哪见过。  

“阿衍。”  

宋衍微微点头,将他迎进屋里。  

等进了屋里头,刘子衿松了松手,怀中的一团白绒绒的东西动了动,随后冒出了两只白绒绒的小耳朵…  

宋衍目光紧盯着那小团子,这小糯米团子怎么会跑到刘子衿那里去了?  

只见刘子衿爱惜地摸了摸那兔子毛,目光柔软。  

宋衍终于想起,这椅子为何会觉得熟悉了。  

那日,陆遥说要去找木匠时,拿着的图纸,可不就是这椅子的草图。  

呵,他的小徒弟原来是去给别的男人打椅子看病去了。  

宋衍行至刘子衿面前,伸手夺回那小团子,“我道我的小兔子去了何处,几日见不着,想念得紧,原来是被子衿捡了去。”  

刘子衿微愣片刻,随即轻笑,“既然如此,便物归原主。”  

宋衍挑眉,“多谢子衿。”  

“客气。”  

等到陆遥吃饱猪肘子回来时,已经是午时了,她还外带了一份。  

宋衍几人等在客栈一楼。  

宋衍同刘子衿倒是不急,一人一杯茶,浅尝茶香,倒是颇有几分闲情逸致。  

怜苏提着行李,等候在客栈门口。  

怎么就那么一会,姑娘又跑没了影呢!  

过了一会,她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陆遥回来的身影。  

“姑娘!你可算回来了…”  

陆遥嘿嘿一笑,提了提手上的外带,“你猜猜我带了什么回来。”  

怜苏一瞧,心想,八成是猪肘子。  

宋衍几人见了陆遥,这才起身,往门外走去。  

“遥遥,该回京了。”  

陆遥点点头,往客栈门口等待许久的马车而去。  

由于刘子衿腿脚不便,也只好坐马车。  

宋衍本也想上马车,却被严真抢先了一步…  

他冷眼看向严真,可严真似无所惧。  

宋衍转身上了马,动作间行云流水,潇洒至极。  

可他宋衍是大方之人,怎会同他们争抢。  

不过,等回了京,定然将这狗皮膏药甩到二皇子那。  

陆遥眨眨眼,又眨眨眼,什么鬼!  

为什么上马车的是严真?  

“你不去骑马?”  

严真脸不红心不跳,拿起陆遥外带的糕点送进口中,“马被宋衍骑了,我只好坐马车了。”  

陆遥撇了撇嘴,也是,师父骑马惯了。  

陆遥:“你那日的花灯可结识了什么姑娘?”  

严真语塞,他那日跟着李沉鱼出了城,又将她送回了李府,随后便回了客栈。  

他根本没去留意自己的花灯是不是被领走了。  

不过…  

“嗯,是结识了两位才华出众的姑娘,你呢?”  

陆遥满是羡慕的神情,“他们不让我挂花灯,我就把花灯送给我师父了。”  

陆遥此话一出,严真结结实实被呛了,“咳…咳咳…”  

一旁的刘子衿面色一僵。  

遥遥送花灯给阿衍?!  

陆遥递上了装水的竹筒,“怎么这么不小心呢。”  

喝了几口水,严真缓和后,看向陆遥的目光里充满了诧异,“陆遥,宋衍他…收了吗?”  

陆遥点点头,“收啦,他还夸我做的好看呢。”  

谈及此,她小脸满是骄傲之色。  

刘子衿脸色铁青,“遥遥,你可知女子送花灯给男子是何意?”  

陆遥小手一摆,“不就是祈福祝愿之意嘛!”  

娘亲都给你做了多少回花灯了嘛!  

严真噗嗤一笑,“陆遥,那是平阳国的习俗啊!在天元国,花灯节,女子送花灯,那是陈情表心意的意思啊!”  

陆遥一噎,陈情?  

表心意?!  

她…做了什么…  

刘子衿面色铁青,遥遥不知道天元国习俗,宋衍还能不知道吗?  

知道竟还收下花灯,这又是何意?  

严真瞧着陆遥那吃瘪,悔不当初的模样,笑得一声一声传出了马车外,落尽了宋衍耳朵里。  

宋衍面色微寒,呵,看起来还聊得挺欢快。  

墨生时不时观察着自家公子那变化莫测的脸色。  

马车里头,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