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还是得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于三皇而言,收集异族,通过血祭收取灵魂能量相对容易一些。  

杀大道境,把他卖了都办不到。  

三皇闻言,齐齐无语。  

众人一边闲聊,回到了火云洞三皇殿。  

剑卫塔对他们的影响是持续性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秦道友,你…”  

只见他面带羡慕的看着秦丰的身后,“如此多的大道境,秦道友,你是怎么做到的?”  

袁馨也是看了过去。  

“你这也太出乎人预料了。”  

伏羲替姬轩辕把话说了出来,其实,这句话他也想说的。  

多吃几斤雄心豹子胆都不敢!  

“什么怎么做到的,天道巅峰晋升大道境,杀一个大道境异族就可以了。”  

要不要脸了都。  

我们圣殿内部的事情,关你何事?  

正殿。  

九大帝国强者齐聚。  

正好趁这个机会开个会。  

“说吧,作为老乡,我给你撑腰。”秦丰淡淡说道。  

此话一落,众人无不脸黑。  

不当人子啊这家伙。  

袁馨报以微笑,转而正色道:“大华帝国真的不加入圣殿?”  

三皇竖起耳朵。  

秦丰摇头,“不是我看不上圣殿,而是我和你们的追求不一样,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好吧,以后你可别后悔。”袁馨轻哼一声。  

美眸瞥了过去,狠狠的表示不满。  

已经天道境的袁律师,也是很凶的。  

说完,她看向九大帝国,特别是武曌大帝,“武曌大帝,如果现在给你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我做的决定,从来没有后悔过!”  

“如此,以后武周帝国的气运分成照旧,但是帝国政务将会由圣殿接管!  

武周帝国所有圣级以上强者,以及家族,都将搬入火云洞居住!”  

“可以!”武曌点头同意。  

然而,就在袁馨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一道声音响起。  

一个长的像唐老师的男中年开口道:“武周帝国起于大唐,因血脉的原因,我们李氏退居幕后。  

但是此时商议之事,已经涉及国运。  

敢问三皇,李氏虽然不是正统炎黄氏族,但算不算是人族?”  

“算!”伏羲正色道。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别说对方血脉不纯,就是蓝眼睛红头发的,一样是人族!  

“那么,此时商议之事,我们李氏是否有权发言?”  

“有!”  

这一次是袁馨开口,“帝君尽请直言!”  

李世民微微一礼,“多谢星主,我们李氏不同意,如果武曌大帝硬要归附圣殿。  

李氏建议,武周帝国一分为二,臣民所选,但凭自愿!”  

袁馨心中叹息一声,柳眉一皱,还是得分啊。  

她看向武曌大帝,却见其闭口不言。  

就事论事,武曌对于李氏是有愧的,此时的她能说什么?  

“如此,就依帝君!”  

“多谢星主!”  

袁馨看向大明帝国那边,还没问,朱元璋就说道:“星主,你了解什么是皇者之道吗?  

你让我们归附圣殿,实则是在破我们的大道。  

不管你问谁,都不会有人同意的。”  

秦丰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他也懂。  

袁馨突然有些气馁,神情看着有些丧。  

“圣殿本就式微,如今还要一分为九,今日遇到的事情,你们就确定以后不会再遇到?  

难道每一次都要大华帝国相救?”  

“圣殿共尊,帝国自治,一直以来都是这样,而且,我们也是现在才知道,你们一心想回神魔大陆复仇!”  

一名智圣突然开口:“我们不是你们,这些因果也许和我们有关联,但不能直接算在我们头上。  

我们是人族,他日开战,我们可以出力。  

但归根到底,此事只是你们这一支自神魔大陆逃出的人族的因果。  

我们可以自愿参战,但不能被你们强逼着参战。  

这一条,和大华帝国一样,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此言一出。  

三皇皆是脸黑。  

是啊。  

这才是双方无法调和的根本原因。  

圣殿拉人,说难听点,就是去当炮灰的。  

能坐在这里的,都不傻。  

想上下嘴唇一碰就忽悠这么多人去给你们当炮灰,想啥呢,马尿喝多了吧。  

不管这名智圣是谁授意的,还是他自己就想这么说。  

他话说完,九大帝国就没有不点头的。  

“秦道友,你没什么想说的吗?”袁馨眼神恶狠狠的瞪过去。  

一副你看看,都怪你的表情。  

秦丰撇了撇嘴,却也只能开口说道:“也就是说,九大帝国,无人愿意归附圣殿。  

那么我想问一句,既然不愿意合一,那不如就干脆分开。  

分得很彻底的那种,你们愿不愿意?”  

“秦道友此言何意?”  

“叫我秦丰大帝!”  

“是在下失言了,敢问秦丰大帝,此言何意?”  

秦丰面上微微一笑,“很简单,你们一边享受着圣殿的资源,又不愿意和圣殿站一条线。  

这话怎么说,都说不过去吧,你们这样白拿,不亏心吗?”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白拿?  

不就看了你几本典籍功法吗?  

小气巴拉的。  

当然,这些话他们也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