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长生之秘(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端庄贤淑的面容满是郑重。  

她没想到自己的第一位亲传弟子继承兽经会碰到这样的事情,尽管她不清楚那扇门里面有什么,但既然跟长生有关,必然是天大的际遇!  

修士大多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主。  

道侣间都会为了一件法宝,资源而翻脸成仇。  

更遑论事关长生了!  

沈平立即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他知道师尊所说是事实,毕竟修行为的就是长生,而现在长生奥秘就在他身上,换做任何人都会动心的。  

如果自己有实力也就罢了。  

但关键是他只是一个金丹修士!  

纵然手段诸多,底牌强大。  

可若是面对元婴化神,再多底牌也没有用。  

就比如眼前的真宝楼总殿主。  

要是对方产生觊觎的念头。  

那他绝对会瞬间命陨。  

想到这。  

他不由开口道:“师尊,我…”  

总殿主似乎猜到了沈平想要说什么,她淡淡一笑,“徒儿,这是你的机缘,刚才那位仙道大能前辈也说了,唯有兽纹金丹凝聚出特殊血脉之力,才能运用那等印记法门,从而感应到关乎长生奥秘的那扇门,所以就算为师动手抢夺,也无济于事!”  

“况且你是我的第一位弟子!”  

“为师还不至于无耻到连自己的亲传机缘都要出手抢夺。”  

沈平干笑了几声,然后忙转移话题道:“师尊,弟子的意思是那扇门里面肯定有着诸多危险,连那位仙道前辈都有提醒,是以弟子还需师尊的帮助!”  

总殿主哑然失笑,随后沉吟道:“你说的不无道理,不过此事你知我知,万不可第三人知晓,便是连你的妻妾道侣都不可告知,为师听闻你对妻妾道侣甚是关心,但她们修为尚低,一旦出现差错…”  

沈平忙道:“弟子明白,兽经的事是弟子跟师尊之间的秘密,绝不会让任何人知晓!”  

总殿主觉得这句话有点不对劲,只是也没想到哪里不对,她摇了摇头道:“今日事有变故,兽经传承暂且停下,待你摸索出印记法门的运用,且进入那扇门探查具体情况后,为师再带你前来此地。”  

“虽说传承兽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入那扇门,可不管怎么说,参悟兽经可以让你变得更强。”  

沈平连连点头。  

片刻。  

静思居小院。  

总殿主又叮嘱道:“徒儿,若是你感应到那扇门,为师并不建议你现在就进入,你修为太低了,要是碰到危险,那后果不堪设想…只是为师也明白,没有谁能抵得住那等诱惑,换做为师只怕也会立即进去一探究竟。”  

她说着手腕一翻。  

掌心悬浮着精巧的盾牌。  

“这面盾牌虽只是通灵古宝,但其防御威能足以抵挡住化神层次的攻击,结合你身上的紫玄玉灵玉足够庇护自己了!”  

“其他更强的法宝于你来说反倒不如通灵古宝。”  

沈平明白师尊的意思。  

他才金丹修为,即便是通灵古宝都很难发挥出真正威力,要不是有着奇兽之力,炼化通灵古宝都得很久。  

接过盾牌。  

他忙躬身道:“多谢师尊。”  

“那位仙道大能前辈所说的血脉之力,应该指的就是奇兽之力,你修习运用印记法门时,有何不懂的,可随时来静思居,记住凡事需谨慎!”  

火灵殿。  

静室内。  

返回来的沈平盘坐在软垫蒲团,念头纷飞。  

他摸了摸眉心印记。  

很想现在就神识渗透其内观览法门内容。  

可是一贯的谨慎却不停压着。  

不能急。  

冷静。  

必须冷静。  

连连做了十几个深呼吸。  

但那股念头越发强烈。  

无论沈平如何念冰心诀,都压不住念头。  

毕竟这可是长生奥秘。  

修行为的不就是长生吗!  

而如今长生就在眼前。  

咬了咬牙。  

坐立不住的沈平索性起身踏出静室,直接来到了妻子所在的静室。  

似乎察觉到了沈平。  

正在修行的王芸睁开眸子,迎到静室门口,“夫…”  

话刚开口。  

沈平就直接将妻子抱了起来。  

很快闪到主卧房。  

扯开绣粉衣裙。  

白皙水润皮肤的光泽中有着黑纹肚兜映入视线。  

他眼睛微亮。  

妻子可是很少有黑色的装扮。  

这般黑白相间的风景倒是别有一番味道。  

没有犹豫。  

他咬住系带,随着拉扯。  

曲线开始有了起伏。  

水晶灯也摇曳着。  

鸡鸣报晓晨时初。  

天光渐亮。  

经过不知几番鱼水的妻子,已经疲惫的进入了梦乡。  

沈平靠在床榻边沿。  

揽着王芸香肩重重的松了口气。  

那股念头终于压住。  

稍作休息了会。  

他走出主卧,目光扫向其余的静室,最后落在裴火羽闭关的方向,真传大典耽误了她一些时间,但据她所说,有着血婴晶和其他资源辅助,再加上浑厚根基,此次凝婴成功的可能性极高。  

“元婴…”  

他低喃一声。  

重新进入了静室,开始打坐修行。  

半个月后。  

炼化师尊赐予的那面盾牌,又将精神调整到最佳,沈平直接通过紫青玉环来到了静思居。  

眉心的金色印记是那位仙道大能所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