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断尾求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胡骆眼睛里闪过凶光,转而又颓然道:“知道他们另有目的又如何?也不能动啊!”  

胡夫人盘算了一下,说道:“御林军就五十人,还有他们各自的侍卫。想要不走漏风声,老爷,绝对不可能。”  

“那怎么办?等到六皇子彻查苍南山?那里可是有座兵器坊,要是皇上知道了,我们还不都是死?”  

胡骆如今有点后悔,不该挪了修通京直道的银子,招了眼。  

实在是,兵器坊太烧钱了。  

袁先生此时,想了个办法,说道:“老爷先前为遮人耳目,我们也拉了不少人修老爷祖祠。如果六皇子他们一定要去看,就让他们看见祖祠,大不了弹劾老爷而已。只一条,千万不能让他们现兵器坊。”  

胡骆点头道:“两害相权取其轻,也算断尾求生。兵器坊昨儿就停工,地方又隐蔽,这群娇娇们,能不能走上去还不知道。”  

胡夫人也赞同,恨声道:“六皇子不就是想要功绩吗?老爷可别便宜了他。”  

“对,这个便宜大可以给九皇子。大不了我们全家被罢官,还可以好生经营兵器坊,不至于偷偷摸摸。”  

胡骆说是如此说,可还是忍不住叹息。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心一横,不顾忌冠文侯府,将人全部解决了。大不了,死不承认就是。  

胡夫人也后悔:“老爷,都是妾身不好,要不是我同意明珠郡主进府,她们也别想救出六皇子。明珠郡主天生娇贵,妾身竟然没有看出来。”  

胡骆深知后悔无用,安慰道:“夫人别自责了,是明珠郡主太会装了。”  

“老爷一定不知道,昨夜六皇子他们藏在何处。”  

胡夫人一说,不光是胡骆,袁先生也很想知道。要是他们人都在手,那么就不会这样被动。  

“夫人,府里都查过了,难道躲在荷花池里?”  

胡夫人轻啐一楼,上眼药道:“他们还没那么大的能力,是丁姨娘。老爷好好想想,昨晚在三郎院子里,一定有什么异样。”  

胡骆想到丁姨娘摒弃下人,单独在屋。又想起她七月的天气,突然去柜子拿披风,一拳垂在高几上!  

“贱人!”  

“要是六皇子在手,我们死不承认就是。现在这样,不知道丁姨娘有什么好!”  

胡夫人忍不住多说几句,胡骆皱眉道:“如今再说有什么用!还是安排苍南山一行吧。袁先生,今晚收拾一下,你看明日请他们上山行吗?”  

袁先生叹口气,无奈道:“如今不行也要行了,这次老爷的官是保不住了。再不抓住兵器坊,就怕狡兔死,狗烹。”  

胡骆凛然,吩咐夫人尽快转移家里的东西,以防万一。  

胡夫人难过道:“老爷,真没办法了吗?老爷十年寒窗,大郎和二郎正值年少。能不能求求娘娘?”  

“夫人,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能保住一家老小。等到九皇子荣登大宝,我们自然是有功之臣。万一现在兵器坊泄露,不仅连累娘娘,还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胡骆揉了揉眉心,精神有点萎靡。  

对袁先生道:“先生,其他人我不放心,苍南山上的事,你和林安去处理。要确保明日上山,他们只能看见,我们愿意给他们看的东西。”  

“好,属下这就起身,马上去办。如果贵人们要走,老爷不用挽留,单凭通京直道修葺不力,死不了人。”  

袁先生知道事情轻重,很快离开书房。  

书房里只剩下胡骆和夫人,他手伸过去,抓住夫人的手。道:“夫人,让你担惊受怕了。”  

“老爷这是什么话?从龙之功岂是这样好得?况且要不是妾身,老爷也不会结交武平侯府,然后做出这些事。”  

胡夫人现在都不知道该怪谁,颇有点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感触。  

胡骆握着胡夫人的手,轻声道:“要是这次的事能顺利过关,以后我就把丁姨娘和强儿安排到庄子里。以后这府里也不进人了,少年夫妻老来伴,你才是我结之妻。”  

胡夫人感动万分,脱口而出道:“老爷,要是真出了事,你就把事都推给妾身。”  

“夫人,你我夫妻一体,不必再说这些话。我去紫来院外侯着,你先回屋休息一下。”  

“好,老爷。你看,用不用我们告诉九皇子,我们其实是为娘娘办事?”  

胡夫人实在舍不得如今的一切,胡骆眉心微动,然后道:“我们去说不好,等送娘娘旨意的人来了,必定是娘娘心腹,由他去说,更好。”  

“好,到时候妾身安排,人从后门进来,老爷放心。”  

夫妻两人议定,各自分开。而紫来院里的众人,酒足饭饱后,又开始商量下一步该如何办。  

顾芳华想起那个撞登闻鼓的主簿,可惜当年自己不关心朝事,记不大清楚。  

可从此以后,皇帝舅舅再宠燕祈喧,好像都没有立他为太子的想法。后来丽嫔得宠,皇帝舅舅未尝没有,不让皇后后宫独大的意思。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顾芳华干脆问道:“六表哥,你准备怎么查?”  

燕容凌和萧遥交换了一下眼神,回答道:“就从苍南山开始,看看到底那山上有什么机密。”  

顾世年要稳妥些,建议道:“我们可以留在府里,等子斌带人来接管了通州事宜,我们再去苍南山也可以。”  

钟桃娇不感兴趣,嘟囔道:“我还以为会有场恶战,结果人家好吃好喝伺候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