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第一桶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隔天,李立行像平常一样去上学,进了校门,牵着自行车去停车场的时候,李立行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那就是在平时学校教职员停车的地方,居然多出了一辆奥迪a8!  

对于车子,李立行向来是没有多大的研究的,但对于奥迪的车型,李立行却还是知道一点的。  

一开始,由于受到“奥迪双钻,我的伙伴”的影响,李立行一直以为奥迪是国产的牌子,直到有天,李立行被蔡冬冬的姐姐蔡春春给狠狠地嘲笑了一番之后,他才知道奥迪其实是德国的牌子。  

那之后,李立行研究过奥迪一段时间,虽然到最后,他也没能买得起一辆奥迪车,但是对于奥迪的车型,李立行倒是能认出个大概来了。  

“我们学校有开得起这车的老师吗?”  

根据李立行前世对这辆a8的认识,这么好的车子,学校里的老师们应该都开不起才对。  

李立行有些疑惑地想着,但他也就只是想想而已,停好车后,李立行就往班级走去了。  

而此时,在宋国民的办公室里,一个穿着体面,有些不怒自威的男人,正在饶有兴趣地看着李立行的档案。  

宋国民毕恭毕敬地站在他的旁边,时不时就李立行高考前的优异表现说上几句。  

两人的交谈不多,但气氛还算融洽。  

又过了许久,那男人才在宋国民的陪送下,离开了梅海五中。  

送走了这尊大神,宋国民坐在他办公室的皮椅上,内心一阵感慨,之后他打了一个电话,让人把李立行叫到他办公室里去。  

不多时,在八卦王蔡冬冬的目送下,新闻王李立行又来到了校长室。  

“又打扰你学习了,不过这次发生的事,我还是必须和你说一说的。你昨天是不是救了一个被车撞到的老人?”宋国民开门见山地问李立行道。  

“我是有救过一个被车撞到的老人,怎么了吗?”李立行问道。  

“刚才那老人的家属过来给你送了一面锦旗,另外他还带来了警察局颁发给你的,3万元的见义勇为奖金。”  

“宋校长,锦旗我可以拿,但这笔奖金我不能收,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而已。”李立行发自真心地说道。  

“锦旗要拿,奖金也要拿,你就不要再推辞了。”宋国民以为李立行只是在客套,于是就加强了语气说道。  

“不,宋校长,我不是推辞,我是真的不能拿这笔钱,就算你把钱硬塞给我,我也不要。”李立行一脸坚决地说道。  

“哦?这是为什么?”宋国民听见李立行的回答,有些好奇地问道。  

“不为什么,这是我的原则。”李立行说。  

看着李立行那清澈的目光,宋国民知道,那位交代他的事情,他是完不成了。  

宋国民很欣赏李立行这种做好事不求回报的态度,于是他也没过多的强求,在把锦旗拿给李立行之后,宋国民就让他回去了。…  

在李立行出去后不久,宋国民就拨通了肖叶提的电话。  

肖叶提随即就给邓远明汇报了宋国民所说的消息。  

听到李立行不肯接受奖金,邓远明的眉头就是一皱。  

昨天,他老妈醒来得知事情的经过后,就一再让他要好好地感谢那个救了她一命的少年。  

要是他不能完成老妈.的任务的话,邓远明知道,老人家是不会轻饶她的,再说了,于情于理,对于这个救了他妈妈一命的高中生,他也是应该有所表示的。  

但是那个学生做了好事却不收礼怎么办?  

邓远明想了一会儿,就让秘书小肖告诉宋国民,这件事就先按李立行的话去办,那笔奖金暂时退回警局那边,其他的事情,他有空的话会再处理的。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暂时告一段落了。  

这时的李立行还不知道,他这次拒绝了邓远明的馈赠,会给他日后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他还是像平日里那样学习着,等着高考的到来。  

二模之后,五月就这样过去了。  

高考的脚步一天天逼近,过完儿童节,学校就进入了半放假的状态,高三的学生们来与不来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就连班上最乖的徐欣音都选择了在家复习,那就更别提其他同学了。  

李立行也选择回家复习,但是他回的那个家不是他家而是徐欣音的家。  

自从在徐欣音家看见了蔡冬冬的照片后,李立行对于徐欣音的态度就有了微妙的变化。  

在去掉那些暧昧的情愫之后,李立行发现他与徐欣音的相处更加自然了。  

徐欣音也是同样的感觉。  

这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情,两人都很珍惜,而在英语和数学上的互补,也让两人的友情越发深厚了。  

某平行世界的贾婷:喵喵喵??  

在前世,李立行和徐欣音最多也就是两条相交的直线,过了高考这个交点,两人就再不相见。零一读书网.01dsw.  

但是随着两人友情的日益加深,让李立行相信,就算是高考考完,去了不同的学校,他们也不会失去联系。  

日子就这样过着,转眼间离高考到来只剩下三天的时间了。  

这天,李立行像往常一样,来到徐欣音的家里复习。  

但才复习了一会儿,李立行就听到了一阵开门的声音,紧接着,一阵尖细的声音就从门口传了过来:  

“小欣欣,妈妈回来了。”  

徐欣音一听到这声音,立刻就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