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七武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距离期末考还有一周的时候,李立行提醒了李瑜期末考试成绩将决定高三分班的事实。  

李瑜虽然很不想学习,但她也知道她该收心静下来读一读书了。  

于是为了能和李立行同班,李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努力奋斗”。  

只是这次,她和李立行一起复习的时候,有些心猿意马的人变成了李立行。  

开始长胡子的李立行虽然对李瑜的身体起了兴趣,但重生后他的第一次还在,李立行并不想这么简单就交出去。  

更何况会考的成绩还没出来,事情还没成定局,所以李立行虽然心动却没有行动。  

六月底,期末考试拉开了序幕。  

对于这次考试,李立行还是相当重视的。  

李立行的语文成绩这段时间在不断地进步,虽然此前几次考试,他的语文成绩仍然追不上孙婉,但是他和孙婉的差距已经很小了。  

李立行的作文一直在进步,而基础部分因为他时不时烧看过的书的缘故,失分也在减少。  

“如果这次我发挥好的话,应该还是有可能超越孙婉的。而如果我这次连语文也赢了她,那么就能报当初她让我去罚站的一箭之仇了。”  

李立行便是带着这样的想法走上考场的。  

语文考试结束当天下午,李立行就知道了他的语文成绩。  

班级第四,年段第十,不多不少,刚好赢了孙婉0.5分。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立行心里非常开心。  

他有些得意地对孙婉进行了明知故问,而感觉连最后的尊严都被夺走的孙婉,选择低下她高傲的头颅,安静地离开。  

看着孙婉落寞的背影,李立行突然觉得他做得有些过分了。  

但是做都做了,李立行也没办法。  

当天下午放学后,李立行和李瑜一起回家时,李立行问李瑜考得怎么样。  

没去找老师问成绩的李瑜只是说了一声还行,之后她就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镜子,照了起来。  

李立行没打扰李瑜照镜子,两人回到了各自的家中,之后他们就开始为明天的考试做准备。  

期末考考完后,林老师在通知了李立行他们,七月开闭校式的消息后,就宣布放假了。  

听到这个消息,许多同学的都很开心,但是对李立行来说,放假有时候反而比上课更无聊。  

闭校式那天,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了,但是分班表却没有公布,说是要等会考的成绩公布后才能决定,毕竟高三阶段的分班,关系重大,很有可能会决定人的一生。  

李立行的总分依旧是年段第一,而孙婉也重回了年段第二,但是第三名的周龙也只输给了她一分而已。  

至于李瑜,他超常发挥,总分还不错,很有可能会进入好班。  

但是最后的结果会怎样,还得等会考成绩公布后才能知晓。  

不知不觉,高二也结束了。…  

离李立行想要改变的那个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早在重生之初,李立行就把收苏青青和徐欣音的事情列入他的计划清单之中。  

但是小哈的意外死亡,让李立行想要按照前世的轨迹重来一次的计划成为了泡影。  

并且此后几次和徐欣音的见面,李立行的表现都不是很好。  

此外,他对徐紫薇的情愫,庄芸的转学,还有他下学期可能要和李瑜在一起的事情,都让李立行对于他是否要再介入徐欣音生活的信念,产生了动摇。58读书.dushu58.  

但拯救苏青青却是必须做的——当然了,他想拯救苏青青的前提是,苏青青还会像前世那样遇到危险。  

如果可以,李立行当然希望苏青青能够平安无事最好。  

但是李立行不知道他到底该怎么做才不会引起蝴蝶效应。  

于是,李立行就选择观望,静静地观望。  

他希望通过他不过多的介入,让一切像以前一样发展,然后他就能来个英雄救美,最后抱得美人归。  

有着这样的信念,李立行的暑假基本都宅在家里玩电脑,就连李瑜送上门来给他玩,李立行都很理智地表示了拒绝。  

日子就这样来到了8月10日。  

这天归理中学高三的学生都接到了学校的通知,说让他们过去学校补习。  

来到学校以后,李立行和林亚芳等通学的学生,都被班主任强制要求住宿,美其名曰提前熟悉高三生活。  

于是当天中午,李立行就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地收拾行李去了学校。  

因为李立行去的有些晚,李江龙等三班的人所在的宿舍已经满员,所以李立行不得不提着行李开始找宿舍。  

李立行提着行李找了一圈,都觉得不太合适,就在他不知道到底该住哪一间宿舍的时候,二班的世杰对他伸出了援手。  

“先搬进来吧,我们宿舍还有空的床位。”世杰对李立行说道。  

李立行没想到和他没见过几次面的世杰会这么热心,他赶紧道谢。  

世杰说不用谢,这都是缘分,随后他还热情地帮李立行把他的行李给提进了207宿舍。  

李立行的到来,立刻引起了207宿舍其他人的注意。  

而一进门,李立行就知道世杰所说的缘分是什么意思——宿舍里的人,他竟然都认识!  

溪东村村民李华星见李立行进来后提着行李呆站在门口,好像有些不知所措,便帮李立行整理起了一个空着的床铺。  

李立行安顿下来后,便在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