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九宫司之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云在长安百姓之中的名声,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灭豪绅,分地,散财于民,鼓励百姓种粮,放牧,这是多少百姓所希望和向往的日子。  

但在汉阳,刘云真的这么做了。  

这一切所营造出来的名声,皇甫嵩不相信,梁衍不相信,他麾下将领也多不相信。  

就连刘云自己也没有想到,但一切,在这座悠久的城郭之内,是正在发生着的。  

或许,即将会发生更大的事情。  

黑山军、白波军便是在如今百姓力量的代表…  

外郭的战事,终于平息了下来。  

赵登的前军犹如一根楔子,将大营扎在了真正的长安城下,外郭之内。  

刘云派了李名率领麾下将士,去救援外郭内受到战事波及的百姓,将他们统一安置。  

此时天色将明,被战事波及的天空,带着一丝死亡的阴霾。  

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烧黑的房屋,被黑火药炸出来的巨大大坑。  

断手断脚的士兵,随意丢弃各处的身体零碎,以及回荡四野的哀叫。  

这,才是战争最真实的模样。  

这惨烈的一战之后,该记功的在记功,该打扫战场的在打扫战场。  

刘云出了营,亲自盯着将士们处理尸体。  

这是作为一个穿越者的常识,一场巨大的瘟疫,很可能就会伴随着这些尸体扩散开来,而导致天下凄惶。  

斥候纵马而来,急匆匆的冲到了刘云的身后,翻身下马,快步跑了过来。  

刘云听完斥候的汇报,顿时一脸的惊喜,狠狠拍了一下手臂。  

他的援军,总算是到了!  

姜正在一战之后的破晓时分,终于到了,跟随他而来的是整整三万军马。  

这个庞大的数字,太令刘云惊喜了。  

有姜正这一支人马,便是他所有的算计都落了空,死磕也能把这座大城给磕开。  

整整五万大军加上改良版投石车,除非这长安城是一个铁疙瘩。  

刘云立刻回了营,姜正他也有些许日子没有见到了。  

一炷香后,守卫森严的中军大帐中,刘云快步走了进来,刚进辕门就看到了姜正带着麾下数员将领,正站在一侧候着。  

“拜见主公!”  

姜正及一众将领,纷纷见礼。  

刘云笑着摆手走了过去,给姜正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还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突然间的亲…密,把姜正搞懵比了,他很奇怪的红了脸。  

他今年才十九岁,从未没抱过女人。  

就这么…很突兀,很奇怪的被主公给抱了?主公该不会…  

姜正不由得想到了一些古怪的事情,于时那张秀气的脸就变得更加的红了。  

“主…主公,这样是不是不…”  

姜正腼腆的像个世事懵懂的小女孩,但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刘云已经松开了他,正疑惑的看着他。  

“不什么?”刘云奇怪的问道。  

姜正带着一脸的羞涩,如实说道:“就是…末将从没被人这么,怎么说呢,就是这么抱过!”  

刘云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伸手一指说道:“若不是你那显眼的喉结,我定会认为你是花木兰!”  

姜正蹙眉疑惑问道:“主公,这花木兰是谁?”  

“一位大名鼎鼎的将军,好了,闲话少叙。这一路可顺利,马腾有没有带来?”刘云打断了话,问道。  

一边说着话,刘云与姜正一前一后进了大帐。  

“行军倒是相当顺利,不过,马腾要求派马铁前去见马超,说他向主公投诚。因主公要求紧急增援,末将以为主公在右扶风遭遇了问题,便急行军而来,并没有来得及传信此事。”姜正小心说道。  

刘云点了点头,“你做的没错,确实差点就遭遇了问题,不过,还好没遭遇。对了,凭你的观察,你觉得马腾能不能相信?”  

“末将以为,可以相信,便是有诈,马超似乎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姜正说道。  

马腾竟然想投降了,也不知道他是在忽然间想通了人生,还是在思虑着脱身之计,不过不管如何,刘云也认同姜正的看法,马超如今确实已翻不起什么大浪了。  

虽然历史的进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但好像他们这一家子的命运依旧。  

只不过,刘云现在还没想着要去杀马腾和马铁。  

“等若有时间我去见见马腾!”刘云颔首说道。  

顿了一下,刘云继续说道:“让将士们休整半日,然后我需要你即刻动身,率军攻打潼关,在华阴一带布防!”  

姜正俊秀的眉毛轻挑,诧异的问道:“主公不需要协助攻城?”  

“长安城已经不需要攻了,就在刚刚,从左将军府传出来的消息。皇甫嵩在司马张兵的劝谏下,已决定放弃固守长安,进军安邑与华阴二地。屯守安邑的是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此人是董卓麾下目前最为兵多将广的。华阴是中郎将段煨,若皇甫嵩军马至华阴,段煨应该会放弃抵抗。”刘云带着一丝的猜测说道。  

有些事情,他确实也记不清楚了。  

在刘云的印象中,好像在董卓死后,麾下几员大将选择了向王允投降,其中好像是有这个段煨,但刘云记得实在是不太清楚。  

姜正明亮的眼睛中带着格外分明的诧异,问道:“刚刚发生的事情,主公怎会…这么快便知晓?”  

他并非是怀疑刘云的情报,只是觉得震惊,这简直就像是在隔壁偷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