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质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许远在香江,从来都不是什么无根浮萍。  

比起向家,霍家才是许远真正的铁杆同盟。  

而阿青,才是许远真正的嫡系。  

之所以这次要找向家的关系,一是因为向家确实在这方面更擅长路子更广。  

要是没有向生的那个电话,就算许远真的能让青山岛消失,但秀芬可能也已经遭了毒手了。  

所以找向家是必须的。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向家目前已经在内地和许远有一些合作了。  

然而这次疯行被全行业封杀的时候,向家作为疯行的盟友却没有立场坚定的站出来力挺疯行。比如千达、宋人那样。  

甚至也不是山争、黄渤他们那样,名言不会掺和。  

而是和那些新入场的娱乐公司关系暧昧,态度不明。  

这已经很接近背叛了。  

这些决定,是向太做的。向家明面上的生意,现在都是她在照料,也弄得有声有色。但向太有时候,有些过于聪明了。  

而相反,向家这一次之所以在最后没有彻底导向疯行的对立面,是因为向生的坚持。  

因为这事儿,向太还和向生大吵了一架,认为这个男人只懂打打杀杀,不懂做生意,看不清局势。  

结果呢?  

之前向家要是真的倒向疯行的对立面的话,那么现在向家在内地的生意估计就该全断了。  

别看向家的影视公司目前在内地甚至没有做到盈利,但那是赚钱的事吗?  

只要有一条渠道,向家就血赚不亏。  

内地太大了,有太多金矿了。  

具体怎么赚?  

多的别问,懂的都懂。  

所以,这次听说许远有要帮忙的,向生直接亲自迎接,并且全程陪同。  

要不是身体出了问题,向生甚至会亲自陪许远来这龙潭虎穴一遭。  

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让许远冰释前嫌。  

向生不懂生意,十三弟在世的时候,向家的生意是十三弟说了算。  

十三弟走后,大部分都采纳了向太的主意。  

但向生不是没有优点,不然他凭什么…对吧。  

虽然现在网络上的权威资料上,都找不到向生的背景介绍,但全种花都知道这一点。他那位逝世的十三弟,不可能是龙头和红棍,只有可能是白纸扇。  

人在江湖飘,道义插两刀。  

向生能走到今天,凭的最多的就是道义二字。  

这一次,他同样拼尽了道义。  

送了自己的长子过来,又岂止是带路这般简单。  

这分明就是质子!  

而且还是手握兵符的质子!  

这种姿态,许远看在眼里,也不打算追究向太的问题了。  

只要向家终究还是男人在做主,这家人就交得。  

很快,原本就人潮为患的沙滩上,又多了一批人。  

“阿青,麻烦了。”许远对来着笑道。  

“许生,折煞我了。”阿青又不是不知道许远的厉害,知道许远这是记他的情,“今天许生但凡开口,阿青绝不回头!”  

目睹这一切的曹先生瞳孔收缩。  

曾经“地久天长”的香江,现在变成了“地久青天长”。  

而且青爷的势头,是这其中最猛的。  

先后和向家、九爷都杠过,关键是每次都杠赢了。  

这种龙头级别的人物,在许远这里,只是一个“阿青”?  

许远到底是什么辈分?  

难道他除了可能有的官方背景之外,还有这层“武道”背景不成?  

眼前的一切,彻底超出了霍健华和雪芙这种普通演艺人的了解。  

许远居然是大佬?  

不只是大老板的意思,是那种意思。  

现在再回头看许远从出道以来的所作所为,霍健华和雪芙觉得只能用低调到尘土里来形容。  

这是多么平亿近人的一个大佬啊。  

就连出手,都要自己亲自来。  

这种任劳任怨的精神,就问现在哪位大佬会有?  

绝对是大佬界中的一股泥石流。  

一通电话,引发了香江和宝岛地区的大佬的对决。  

这场景除了在《古惑仔》中有过之外,现实中几乎不存在。  

影响太大了。  

绝对不止代表这两个人之间的矛盾。  

曹先生的理智告诉他,今天确实不能动真家伙了,不然明天新闻会怎么写?  

何况,未必打的赢啊!  

青爷本来就是现在最能打的大佬,整个南方地域,找不出来任何一个能和他的团队solo。也就是现在是和平年代,早二三十年,青爷的生意估计能做遍整个东南亚。  

“好,既然许先生说不动黑管,那就不动黑管。”曹先生示意手下收拾家伙,然后道,“那我们按规矩来,赛马还是单挑啊?”  

赛马,一起上。  

单挑,1V1。  

正常来说,问出这句话,意思就是单挑。  

不然一句“兄弟们给我上”就完事儿了,还讲什么讲?  

许远松开了自己衣领上的纽扣,活动了一下,走到旁边:“我单挑,你们随意。”  

曹先生直接愣住了。  

包括阿左。  

天呐!  

你是大佬啊!  

你应该不动如山,一声令下,兄弟们为你杀生入死的啊。  

你怎么能站起来呢?  

这一行,打不打、什么时候打、在哪里打、怎么打,都是有学问的,样样都和胜负相关。绝对不是一句“兄弟们给我上”就行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