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进入邺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曹操已经打算背水一战了,此战如果输了,那么他们就退出邺城。  

如果赢了,那就能在冀州取得优势。  

章鸣一直在袭扰曹操,但是他也不敢此时跟曹操大规模开战,一个控制不好,就会两败俱伤。  

这天,章鸣从外面回来。  

“大哥,这曹操真的软蛋,都不敢出来跟我们打。”没打过瘾的张飞十分不满的说道。  

章鸣这天心中一直无法平静。  

这曹操一直避战,让他很不安。  

按照常理来说,曹操不应该避战,因为曹操的粮草不足,应该速战速决。  

“主公,外面有人要见你。”  

章鸣刚回来不久,守军营的徐晃来汇报。  

章鸣让将人带过来。  

“护国将军,这是我们家主的一封信,必须亲手交给您。”  

来人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看起来像个文书。  

章鸣将信给接了过来,然后打开。  

“好了,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章鸣没多说什么,直接将人给打发了。  

等人走了之后,关张赵徐还有高览都看着章鸣。  

“这是城内一个世家的来信,言明今晚他们将帮我们打开北门。“  

高览说道:“主公,这恐怕是一场阴谋。”  

章鸣示意众人坐下。  

等众人坐好之后,章鸣说道:“这确实是一场阴谋,世家会投降曹操我不奇怪,但没有理由来投降我。”  

“但我估计,这不是曹操的阴谋,他或许也得到同样的消息,有人做他的内应。”  

“但是,我们双方都知道这是一个阴谋,却又不得不去上当,邺城,我们志在必得,不容有失。”  

接着,章鸣安排各军去准备。  

“二弟,三弟,你二人率领一千防爆盾牌的士兵在前面,防止被偷袭。”  

这次,章鸣小心谨慎。  

章鸣没再出击骚扰曹操,而是在配置兵马。  

他梯队配置,尽量做到让敌人无懈可击。  

三方都在准备着。  

城内,袁家三公子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次他们带不走什么,轻装上阵,大部分人的家眷都没有带。  

只有核心的一些家眷带上。  

三个公子都很不舍,而郭图对他们说道:“三位公子,若是章鸣与曹操打得惨,到时候我们还能杀回来,夺回城池。”  

三个公子还是很伤心。  

曹操那边,也已经全部安排好了。  

天色慢慢的变化,三方都在做最后的准备。  

终于,天黑了。  

章鸣的军队已经聚集起来,全军都做好了准备。  

约定时间,城门真的缓缓打开。  

打开城门之后,城头有两个火把在挥舞。  

“云长,翼德,攻击。”  

章鸣看到火把,下令关羽跟张飞率领一万人杀上去。  

他自然不敢将全军都给压上去,如果里面有大阴谋,他们就非常危险了。  

张飞跟关羽,率领着军队,前方是一千的防爆盾牌,接着是刀盾兵,中间还有三千的弓箭手。  

如此布置,可攻可守。  

关羽跟张飞,两人杀了进去,城门周围没有守军。  

“布阵。”  

两人还是非常的小心,进入城池之后先布阵保护,然后再派出侦查兵。  

侦察兵的动作很快,周围的地方仔细搜查,还闯进了百姓家里搜查,看是否藏有兵马。  

当然,闯进去并未伤人,但是也让百姓受到惊吓。  

“两位将军,三百米内没有什么埋伏。”  

第一波的士兵很快就回来汇报。  

“占领城门,队伍向前三百米。”  

关羽下令,军队又出击。  

快速上前,然后又重新布阵。  

此时,士兵们都已经到远处去侦查。  

消息不断传来,里面没有埋伏。  

“放烟花,通知大哥。”  

关羽下令,有士兵马上开始放起来烟花。  

烟花腾空,可以照亮很多地方。  

这座城池,本来陷入沉浸之中,顿时紧张了起来。  

章鸣看到信号,下令说道:“阎柔带三万人留下,紧守大营,其余跟我进城。”  

章鸣他们进城。  

信号发出之后,关羽下令说道:“快速前进。”  

现在,已经不在乎有没有埋伏,他们快速前进,想要早点占领城池。  

“杀。”  

“将军,前方有敌军。”  

关羽跟张飞,冲杀到城池中间的时候,对面迎来一军。  

“布阵,防御。”  

关羽一声令下,立刻变前进为防御。  

千面防爆盾牌放下,挡住前方。  

对面的敌人正是曹军,他们也在开城之后杀了进来。  

城中相遇。  

对面正是典韦、许褚等人。  

两军顿时对垒。  

两军都停下来,但是就停那么一会儿。  

“杀。”  

“杀。”  

两军的统帅,几乎同时下令进攻。  

两军都冲杀上去。  

章鸣他们的防爆盾牌坚硬,碰撞的时候占据一定的优势。  

军队直接要推过去,此时曹军发动进攻。  

关羽下令,弓箭手出击。  

黑暗中,弓箭手的攻击杀伤力巨大,虽然看不清楚,但是前排的防爆盾牌是钢化玻璃,有一些士兵拿着手电筒照射对面。  

弓箭手有参照的距离,非常好辨认,立即展开攻击。  

“进攻,杀上去。”  

典韦跟许褚发现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