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得青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鸣回去的时候,没有跟曹操打招呼。  

以前是盟友,但是这袁绍一败,双方就是敌人了。  

章鸣是直接回去。  

而曹操那边,也是忙着收降兵。  

这次他收了几万降兵。  

收了降兵之后,曹操也无力追击袁绍,因为他没有粮草了。  

本来军中就缺粮,顶不了多少。  

章鸣来的时候,还需要给他提供粮草。  

如今收降了一部分兵力,曹操只能回去。  

他没有趁机占领任何地方。  

因为曹操现在没有这个能力去占领其他地方。  

双反这样各自回去。  

然而在回去路上,曹操却说道:“此战,那章鸣却是最大的获益者,他的军队未动,回去之后可以直接南下占领袁绍的地盘,而我们要休养相当长的时间。“  

“没错,主公,章鸣的军队跟粮草充足,而我们拼尽全力打的这一仗,钱粮耗尽啊。”  

“咳咳咳。”郭嘉说完,大咳了起来。  

曹操皱着眉头,郭嘉的病情是越来越严重了。  

当初,章鸣说过,能救郭嘉。  

其实这让曹操很为难,章鸣不会没有条件救郭嘉的。  

曹操深知郭嘉的厉害,如果让郭嘉就这样归了章鸣,将来会成为自己的大敌。  

但,他的手下都知道章鸣可以救郭嘉。  

如果曹操不让章鸣治疗,那么他的手下又会寒心了。  

曹操之前没空思考这个问题,现在就不能不思考了。  

曹操打算,回去就解决这个问题。  

在幽州。  

章鸣早就快马派人回去。  

戏志才等人也一直在等消息。  

数天之后,他们收到章鸣的消息。  

这消息骑兵日夜不休,换人换马,送来的。  

人马好办,章鸣直接利用传递报纸的系统,这次在军事上起了大用。  

情报一站接着一站传递。  

戏志才收到情报,于是开始下令。  

“徐荣,你率领兵马准备抵抗在冀州边境的袁军,他们不动,你们也不动。”  

“是。”  

“高览、赵云、阎柔,你三人带十万兵马,即可杀入青州,控制整个青州。“  

行动开始了,终于开始了。  

大军南下。  

十万大军,快速南下。  

在边境上的袁军收到消息,吓了一大跳,急忙去请示应该怎么做。  

守将也傻了,十万大军,他们抵抗不了。  

最关键的是他们没有命令,如果幽州的军队是进入冀州,他们可以马上出兵。  

但是现在他们去青州,一时间就无法决定。  

而三个大将,直接杀到青州去。  

青州,此时已经没有多少兵马,袁熙将大部分的兵马跟粮草都调给袁绍,让他去跟曹操决战。  

赵云他们一路过去,遇到大小的城池,无不望风而降。  

而赵云他们早就将袁绍兵败的消息传出去。  

如此,在青州只有几个地方遇到抵抗,其余的地方都是直接投降。  

而袁熙,身为青州刺史,当他知道之后,带着两万人直接跑了。  

袁熙害怕啊。  

章鸣是什么,从来不讲理,战力还强横。  

他的军队全部调到前线去,此时根本无法跟章鸣的军队对抗。  

这袁熙逃走,赵云他们更加没有难度,直接席卷整个青州。  

章鸣回来的路上就收到控制青州全境的消息。  

“太好了,多了一个青州,实力大增。”  

青州,一个不是太好,也绝对不差的一个州。  

而在冀州边境上的军队,一直没有得到命令。  

最终他们还是选择攻击幽州。  

守将判断,幽州的军队都不在,他们没有多少兵马。  

然而,等他们进攻之后,才知道幽州的军队有多强。  

徐荣率领大军,给他们造成很大的杀伤,将他们打回去。  

此时,官渡之战战败的消息也传来,顿时,这些冀州军队失去了战心。  

章鸣收到消息,本来要去青州助阵,直接杀向这些军队。  

等章鸣杀到,配合徐荣,对他们进行攻击。  

不久,这支军队,一万多人投降,一万多人被灭掉,其余的跑回去。  

“主公,此战,我们达成所有战略目标。”  

戏志才欣喜,从此之后,他们有了更多的土地,更多的人口。  

章鸣说道:“如今大局已定,马上命令田丰,进入青州,对青州进行革新。”  

“另外,让他带上万的文官前往,我们这些年积攒了一些官员没地方安置,现在统统解决了。”  

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并不是全部都能如愿安置了。  

很多人安排了副职,留着锻炼他们。  

其实很多地方不需要那么多官员的,只能先如此安排,现在没这烦恼了。  

现在担心的是人才紧缺的问题。  

章鸣现在有如此坚实的人才基础,他不打算留用青州本地的官员。  

敢不服?敢给章鸣在地方上捣乱。  

对不起,我是杀过来的。  

不服你要么早点逃走,要嘛就是找死。  

章鸣还养了一批捕快,会进驻每个地方,维护治安,打击各种犯罪。  

大军浩浩荡荡的回去,这次有数万人的俘虏。  

这些俘虏,章鸣这次打算用他们,当然要经过重新训练,之后打乱到各军。  

同时,不合格的,章鸣也不打算为难他们,放他们离开。  

章鸣回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