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董卓西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曹操让众人消化了一下这重磅消息。  

这消息是在太大了,此刻众人还没完适应过来。  

好一会儿后袁绍才说道“孟德,此消息来源可准确,莫不是西凉故意放出的消息。”  

曹操挥手,让人将尸体抬上来。  

“果真是李儒。”  

这袁绍也见过李儒,在董卓进京之后,袁绍并没有马上离开,跟李儒见过几次。  

众人哗然,此刻李儒死了,这对讨董大业太有帮助了。  

袁绍激动起来,来回走了几步,然后说道“他怎么死的?”  

曹操也是振奋,没有考虑那么多,脱口而出“章鸣派人杀的,李儒跟樊稠都死了,樊稠的尸体没带回来。”  

大帐里面气氛为之一冷。  

袁绍跟袁术,还有其他诸侯的脸立刻僵住了。  

章鸣杀的。  

怎么可以是章鸣杀的。  

这袁绍心中很复杂。  

此时,众人都笑不出来。  

好一会儿,袁绍坐回自己的座位上后说道“既然李儒已死,那我们就过几天再攻破虎牢关。”  

“盟主,此时应该猛攻才是啊。”曹操完不懂,这袁绍怎么突然决定不打了。  

“孟德,如今李儒已死,对西凉打击巨大,此时应该放缓攻击,不久他们便会撤退,省得我们付出众多将士的性命。”袁绍说道。  

“有理。”  

“盟主所言甚是。”  

众人马上附和袁绍,将事情定下来。  

这曹操完懵逼了。  

这什么情况。  

众人都决定了,曹操能怎样。  

等曹操回去,他才明白,原来袁绍是害怕章鸣夺了攻破虎牢关的功劳。  

此时猛攻,攻破了虎牢关,最大的功劳就是章鸣的,而他们一群人就只有苦劳。  

拖上几日,到时候再进攻,那功劳就能撇干净,没有章鸣什么事情了。  

这袁绍政治斗争果然经验丰富。  

众人也明白,这是让章鸣没有半点功劳。  

曹操悲愤,好好的讨董之战,里面竟然如此多的斗争。  

曹操也没办法,只能回去等待。  

“哎,这盟军,已经没有了初衷。”此时的曹操还一心为了重振汉室。  

章鸣也颇感意外,他们怎么不猛攻虎牢关了?  

不过经过戏志才的解释,章鸣明白了,原来这群古人是在斗争啊。  

那就让他们去斗争,章鸣继续安排他的事情。  

洛阳,董卓是要疯了。  

他加紧收刮,军队派出去,将许多陵墓都给盗了。  

李儒的死,对董卓刺激很大,仿佛知道,重新打回来没有希望一般。  

这人要是没了希望,那是最可怕的,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董卓快要跑了,他这一跑,一定是人间地狱。  

章鸣待了三天,这三天他都出来晃荡一圈。  

三天后的一个晚上,章鸣悄悄带着人又消失了。  

他的军营里面的人也消失了一部分。  

只是他的军营里面没有外人,少了一半人,没人会发现。  

外面看,一切正常,里面则少了很多人。  

章鸣走了之后,这次出现在洛阳城外。  

他在洛阳城外十几里的一处地方躲起来。  

“主公,洛阳城已经封锁好几天了,有西凉军一直出来挖周围的陵墓,只要有一点地位的陵墓都被挖开了。”  

“甚至先帝刘宏的陵墓也被挖开了。”  

情报人员跟章鸣汇报了情况,而章鸣觉得非常的正常。  

“董卓这是跑路之前最后的疯狂,我们就在西去的路上准备一番。”  

要西逃长安,路还长着,走路需要十几二十来天,有的地方下手。  

晚上的时候,章鸣他们离开。  

终于,找了三天,章鸣他们找到了早就埋伏好的军队。  

“大哥。”  

关羽见到了章鸣。  

“五千军队,埋伏在这里,可还方便。”  

这里距离大路有三十多里,躲那么远,就是怕被往来的西凉军发现。  

“大哥,粮草不容易弄,我们自己带的,只能再维持六天左右。”  

“六天应该差不多了,我让人日夜用热气球给你们运送粮食,应该能多撑两天,到时候也差不多了。”  

董卓已经准备了几天,应该就要离开洛阳了。  

果然,章鸣他们等了三天,董卓要跑路了。  

董卓先令一军向西打前站之后,他亲自率领数万大军随行。  

同时,等他出发之后,召回吕布。  

但是虎牢关跟汜水关仍然有人防守,要等将洛阳的人部撤出之后才会行动。  

一直又过了三天,里面的军民才得以撤退。  

大队伍,数百万人,缓慢向西而行。  

此时,徐荣奉命断后。  

本来,徐荣已经快要死了,幸好章鸣的药物及时送到,救了徐荣一命。  

又过了两天,董卓下令放火将洛阳城以及周围的一切都焚烧干净。  

当大火烧起来的时候,孙坚破了汜水关,他急忙向洛阳进兵,接着就是派人传讯给袁绍。  

孙坚星夜赶路。  

虎牢关那边,当守军得知汜水关被破的时候,他们也立即撤退,不敢有一点耽搁。  

孙坚连夜赶到了洛阳城外,但是一看,整个洛阳城都在燃烧,他的军队根本进不去,只能在外面等待。  

此时,章鸣正在西边的路上埋伏。  

当董卓车架经过之后,章鸣对关羽说道“我带子龙去刺杀董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