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拉拢甄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鸣的到来,让甄逸非常的意外。  

甄逸比较隆重的接待了章鸣。  

进屋之后,章鸣将几件贵重的礼物送上。  

甄逸做出大惊神色,然后询问道:“日前听闻,章太守重伤,如今安好,难道传言有误?”  

章鸣喝了一口茶,品了品,放下杯子才说道:“非也,吾乃在火场之中,被浓烟熏晕,直接昏迷数日,昨日方醒。”  

“万幸,万幸啊。”  

甄逸不知道真假,好像如此解释倒也合理。  

甄逸不懂现代医学,浓烟昏迷数日醒来还能跟没事一样。  

两人聊了点事情,章鸣说道:“对了,令爱喜欢吃糖果,这次特意带了一些来。”  

章鸣如此说,甄逸只好将甄宓叫来。  

一个瓷娃娃,晶雕玉琢,非常可爱。  

“小甄宓,这次大哥哥给你带来了许多好吃的。”  

章鸣将礼盒打开,里面有一堆的糖果。  

甄宓眼睛一亮,过去轻轻抱住礼盒。  

不过,她马上反应过来,退后两步给甄逸、章鸣行礼问好。  

章鸣逗了她一会儿,让她将糖果带走。  

等甄宓走了,章鸣准备开始说正事。  

“甄家主,此次前来,是想跟甄家主合作。”  

合作?  

甄逸相当疑惑,甄逸确实派人去过辽东,也知道那生产了纸张。  

但是,两人能合作的东西也有限。  

“甄家主,在下想跟你合作开酒楼,我占七成,你占两成。”  

甄逸心中冷笑,要开酒楼,还需要跟你合作?他们甄家完全能独自开。  

“章太守说笑了,我家经营布匹粮食等为主,实在不想涉足酒楼。”  

甄逸推脱,而章鸣则说道:“炒菜的技术,调料,跟白酒都我来提供,而甄家主主要是帮忙找地方,并且利用甄家的影响力,保证经营的顺利。”  

甄逸还想拒绝,章鸣又说道:“东陵酒楼便是在下的产业,整个冀州,至少能开十五到二十家东陵酒楼,除了已经开的三家,其余的全部跟甄家合作,你看如何?”  

甄逸一愣,东陵酒楼是章鸣的产业?  

他吃过酒楼的酒菜,知道那味道一绝。  

更知道洛阳中,东陵酒楼的火爆程度。  

甄逸愣住好久,这东陵酒楼怎么会变成章鸣的产业?  

“在下之前行走江湖,用了东陵离火的名字。”  

甄逸深吸一口气,知道这东陵离火写过几首名传天下的诗句来。  

“好,我便与章太守合作。”  

甄逸答应下来,单单这东陵酒楼的牌子就足够分量,章鸣要七成的股份也没毛病。  

章鸣也没办法,冀州太富有了,如果让他慢慢开,单单搞定各级的官府,地头蛇就需要很多时间。  

如果跟甄逸合作,这些都不存在,甄家是冀州最大的地头蛇之一。  

能迅速将酒楼开办起来,就能尽早的赚钱,多赚钱。  

甄家能帮章鸣迅速处理好其他事情。  

甄逸同意,章鸣并不意外,如今东陵酒楼在洛阳大火,很快就会烧到其他地方。  

章鸣又说道:“我还想跟甄家合作白酒的独家代理,我批发给甄家,甄家在冀州卖,至于定价,能赚多少钱,全部由着甄家。”  

章鸣想用后世茅台的卖法。  

他现在产量很低,自用一部分,另外全部卖给甄家。  

为何要卖给甄家?  

白酒是奢侈品,能将冀州的现金都给吸出来,到时候整个冀州自然就弱了点。  

这些白酒只会卖给有钱人家,对百姓的民生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是,却能影响到冀州的潜力,当若干年后,袁绍要向各大世家筹钱的时候,这些世家手里的钱自然没那么多支援给袁绍了。  

“章太守,承蒙看得起。”  

甄逸没办法拒绝,章鸣给的条件太好了。  

跟甄逸敲定大部分协议,章鸣的要求便是一部分的货款需要用粮食来支付。  

跟甄逸商量了半天,章鸣从甄家离开。  

“甄家,迟早跑不了。”  

章鸣是要将甄家绑上自己的战车,未来几年,两家的联系一定会更加的紧密。  

章鸣可以利用甄逸的渠道,慢慢的抽空冀州的财富,等于对冀州发动一定程度的金融战。  

从甄逸家离开,章鸣又大摇大摆的带着护卫逛街。  

这是要告诉所有人,他好的很,他没事了。  

这天,张宁带着五百骑兵出现在城门外,通报了守军,是章鸣的护卫,并提供了证明。  

章鸣派了关羽去接应,并且直接统领了军队。  

而张宁,进城找章鸣。  

章鸣逛街逛到晚上才回去,很多人都知道章鸣好好的,他带着三十个护卫逛街,不引起别人的注意才怪。  

回来之后,章鸣第一时间叫来柱子。  

“袁家那边有什么反应没有?”  

“教官,袁家哀鸿遍野,恐怕短期捋不出什么头绪来。”  

柱子接着说道:“今日,看到袁海来了邺城。”  

章鸣冷笑一声说道:“来的好,正好会会他。”  

第二天,章鸣带了点小礼物,然后去找袁海。  

袁海住在邺城袁家的一处小院子里面。  

“袁海,袁大人,听闻你到了邺城,特来拜访。”  

到了门口,章鸣被拦住,于是在门口大喊了起来。  

喊了两声,估计里面的人听到了,章鸣亮出身份来说道:“老子乃辽东太守,乡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