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棒槌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要知道,陆九的九阳神功才仅仅只是冲脉境界,他修炼的时间也不过才三个多月。  

九阳神功未大成之前体内的真气可是有限的!  

陆九存着九阳真气不仅仅是用来反击,而且也是为了应对蓝淑平偶尔猛烈的攻势。  

这又不比只有一发的狙击子弹!又不是想劈就劈的!  

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本来就对赵大冬颇为关注的陈天山此时见他摇了摇头,忍不住心中一阵赞叹。  

他早就想找个借口把蓝淑平撵…放出去磨砺磨砺。  

但是这小子从小在自己的身边长大,虽说并非亲生,但是胜似亲人!  

也正因为如此,蓝淑平其实是很舍不得陈天山与天山剑派的。  

另一方面就是蓝淑平心中隐藏的骄傲之心了。  

这是最让陈天山头疼的!  

蓝淑平不想外出历练!  

陈天山每次跟蓝淑平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时候,蓝淑平都是表面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  

因为天山剑派之中没有弟子打得过他…  

所以他就渐渐骄傲自满,更让陈天山担忧的是,蓝淑平并不能够察觉到自己心中的傲气。  

陈天山也有出手教训过蓝淑平这小子,试图让他知道比他厉害的人大有人在。  

蓝淑平的天赋也没有强大到能够弄得过陈天山的地步。  

但!是!  

别忘了蓝淑平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陈天山想要让蓝淑平出去见见世面,但是蓝淑平因为舍不得而不愿意离开,因而表现的死皮赖脸就在天山剑派死不离开!  

而且陈天山教训了蓝淑平之后…  

这小子居然振振有词的说:“你看嘛,师傅,我连你都打不过,说明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怎么能够就这样离开呢?”  

(陈天山:你小子还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陈天山当时听到这种话差点没有一口老血喷出来!  

但是最可恶的是这小子说的还很有道理,你没有办法反驳!  

陈天山只觉得如同吃了苍蝇一样的难受。  

他并不是讨厌蓝淑平。  

相反,他把蓝淑平当成自己的亲儿子对待。  

而正因为如此,陈天山觉得自己更加的不应该将蓝淑平束缚在这天山剑派之中!  

真正的宝剑,永远都是从战斗之中磨砺出来的!  

陈天山对于蓝淑平有着更大的期望,所以他才不愿意蓝淑平就在这里。  

所以,赵大冬此时的摇头叹气,在陈天山看来,是察觉到了蓝淑平心中的自傲!  

‘果然不愧是大冬兄啊…不仅实力高强,眼光也是犀利无比!’  

陈天山心中赞叹。  

而随后更是坚定了一定要将蓝淑平放出去磨砺的心!  

连大冬兄都觉得你这小子太过自傲,我今天非得把你弄出去不可!  

“师弟此言就太过自谦了!”  

陈天山摇了摇头,笑着对陆九说道。  

蓝淑平闻言猛的一抬头,一脸懵逼的看着自己的师傅。  

师傅,您可千万要告诉我您这是叫错了!  

蓝淑平心中祈祷。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陈天山称叫陆九为师弟…  

但!是!  

这事儿要是真的,自己岂不是平白无故的矮了陆九一辈?  

陆九看起来才不过十三四岁,可千万别成了我的师叔啊!  

陆九闻言亦是眉头一挑,随即笑着说道:“陈掌门还真是幽默风趣!”  

陆九觉得这应该是陈天山口语说错了。  

因此他此言是想要给陈天山一个台阶下。  

陈天山闻言忍不住哑然失笑,心中暗道一声陆九心思玲珑。  

“师弟可莫要认为我在开玩笑!你师傅聂青龙乃是陈某的师叔,我叫你一声师弟应该不过分吧,哈哈哈!”  

陈天山抚须大笑一声说道。  

说来也是有趣,陈天山父亲也就是他的师傅乃是聂青龙的师兄。  

而聂青龙与陈天山父亲的师傅却是一个刀法大家。  

而陈天山父亲中途却弃刀从剑,并且创立了天山剑派!  

但是他们并未因此而感情疏远,聂青龙听说了陈酌的情况反而是抚掌大笑:“刀不似刀,剑不似剑,棒槌乎?”  

此言一出,江湖中人笑声一片。  

许多人认为聂青龙这是在嘲讽陈天山他爹,也就是陈酌。  

而陈天山却知道,其实不然。  

聂青龙这是在调侃陈酌!  

这是因为聂青龙在还未拜师之前因为家境窘迫,买不起刀,却又喜好刀法,因而使用厨房柴火棒子来当做一柄刀。  

但很不巧,被陈酌给撞见了。  

但是陈酌没有嘲笑聂青龙,因为聂青龙的表现在陈天山他爹看来,是努力的表现,反而觉得聂青龙是一个有前途值得深交的朋友。  

于是家境还不错的陈酌买了一柄好刀来送给聂青龙,并且邀请他与自己一同前往玄武国的断江草庐,拜师断江老人。  

但是聂青龙因为自己自尊心作祟,虽然很感激陈酌,但却死不接受。  

陈酌觉得聂青龙死心眼儿,但却没有放弃让他与自己一同拜师的想法。  

有一次陈酌劝急了,直接指着聂青龙的鼻子骂道:“你现在只能够拿着木头棒槌当刀,难不成还想一辈子握着木头棒槌不成?我看你就是个棒槌!”  

聂青龙闻言沉默,次日坦然接受了陈酌赠礼,遂与陈酌一同前往玄武国寻觅断江老人踪迹。  

而很明显,二人拜师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