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黄河不朽,我愿遗臭万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子东宫。  

司棋司画伺候在一旁。  

沈苍生眼中不时的闪过白色的火焰,甚至于,只在那里静静的坐着,沈苍生的体内就有轻微的龙吟之声传来。  

端的神秘。  

而,无人见到,沈苍生的左手上,手心中,有着一道道金色的纹路。  

虽然不怎么清晰,但是的的确确的存在。  

而且,还在不停的蔓延着。  

王不禅坐在沈苍生的对面。  

一脸的赞叹。  

“着普天之下,也只有你这里有这样的茶了!”  

王不禅行事,向来不在意任何眼光。  

按理来说。  

太子尚未继位,圣上又当盛年,身为百官之首的他,不应该出现在东宫之中。  

在沈苍生进京的那一刻,王不禅就直接来到了东宫。  

至于其他官员怎么说,王不禅根本不在意。  

都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王不禅身为几朝老臣,朝天殿中那些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唯独他王不禅稳坐相位。  

这样的大佬,是其他官员能够轻易撸掉的吗?  

当今圣上于王不禅的关系,也不是他们可以想象的。  

沈苍生无语。  

说道:“你这老不死的是专门来喝茶的?”  

王不禅轻笑。  

一头银发,面目却如同婴儿,光滑透亮。  

可见。  

王不禅的功力到底到了什么层次。  

功力一旦进入神通境,武学刻画在骨骼之上,人的身体变回发生异变。  

而这种异变,便是被称之为凝聚武道之体。  

同事,骨骼宛如重生,一些老化的骨骼变回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而,延长寿命。  

王不禅虽然脸上没有意思的皱纹。  

可他曾经带过当今圣上小时候,由此可见,王不禅已经多少岁了!  

王不禅指了指自己空了的茶杯。  

司棋为他再添一杯。  

王不禅感叹的说道:“老朽已经老了,没几年的活头了,可是,老朽也只落得一个老臣的称呼。”  

“可是,我王不禅曾经,也是抱负在心中,奈何世道不允许。”  

王不禅,少年成名。  

本意欲要乘风而起,为这万里山河,铸就不世功绩,奈何出世,正值天下大乱,那个时候的王不禅还很年轻,有当时的大将镇守乱世,他只能做一个文官。  

后来,沈天地出世,一身参天之力,力挽狂澜,王不禅此时已经身居相位。  

本欲要助先帝,可,沈天地却说:“大夏皇朝,需要有人镇守。”  

王不禅只能守在上京城。  

到了沈无敌继位,结果,还不需要他出手。  

一年又一年。  

王不禅,终归是老了。  

心中当初的热血,也凉了下来。  

王不禅这一生,身居相位,于寻常人来说,已经是荣耀一生。  

可是对于王不禅自己。  

不够。  

壮志未酬。  

当王不禅见到太子沈苍生,自十六岁开始,便统帅大军,征战八方。  

五年前。  

七国联军,更是被沈苍生打得不得不割地赔款。  

沈苍生的做法,让王不禅心中熄灭的火焰,出现了一点苗头。  

而后,沈苍生上书,焚书坑儒。  

天下百姓需要的是一位圣君,一位明君。  

但是,圣上如今盛年,百姓不需要一位贤明的太子。  

在沈无敌盖上大印的那一刻起。  

王不禅熄灭的火焰,终究是燃烧了起来。  

“哪怕后世,遗臭万年,被称作一代奸相也在所不辞。”  

于是,沈苍生与他们共同布局。  

焚书坑儒!  

儒家势大,逐渐掌控天下百姓的思想,甚至有时候,听调不听宣。  

俨然一副不把朝廷放在眼中。  

儒家,已经不再遵从儒家圣人的当初的学说了。  

秉承着圣人的福泽,却不再行使圣人定下的规矩。  

万里山河想要真正的一统。  

儒家,必须灭。  

而圣上又不能出手。  

普天之下。  

唯有太子沈苍生有这个资格。  

沈苍生慢悠悠的说道:“那你可知道,一旦施行,你我将会面对的是什么吗?”  

王不禅银发纷飞。  

露出郑重之色。  

“世人唾骂!”  

沈苍生说道:“因为儒家之事,我已经被有的人称之为暴太子,你身居相位,被人称作贤相,这样做,值得吗?”  

王不禅摇摇头。  

“若是有生之年,能够见到那场景,老朽死而无憾!”  

一旦成功,那么大夏皇朝的西境之地和北境之地将会不畏惧任何战争。  

沈苍生说道:“现在还不到时候,既然你已经开始着手了,那就不要停下了,我至少需要三百万人!”  

王不禅自然知道,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没问题,朝廷的死囚犯不够,便用那些无期囚犯来凑。”  

“再不够的话,只能征调了。”  

沈苍生说道:“囚犯是肯定不够的,最后必须征调!”  

其他无所谓。  

就是在征调上面,一旦开启征调,沈苍生和王不禅的名字,注定要遗臭万年!  

“我只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看到。”  

沈苍生点点头。  

“会的。”  

此时,东宫之中密室。  

黄河身上的汗水不停的流着,打湿了衣衫,眉头紧皱,显然,现在的黄河正在承受着很大的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