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曹性跃在空中,用力一脚跌向李典,将李典跌下马去,与此同时,一支铁矢电闪而至,擦着李典的左脸划过,在李典的左脸上划出一道血痕!  

好险!  

只要慢上0.01秒,李典必被射中面门而亡!  

此时,李典的亲兵才反应过来,赶忙将李典扶起,用团团肉盾围护。  

李典感激地看了曹性一眼,说了声“曹兄弟,我欠你一命”,然后爬上战马继续指挥做战。  

田峻一箭落空,见时机已失,只好拿李典的亲兵出气,连射十余箭,箭箭毙命。  

此时,田峻的锋矢阵已经离李典的帅旗不足五十米,但遇到的阻力也越大,因为,李典的亲兵全都开始拼命了!  

李典平素待军士极好,军士们都待李典如同长者,如今见李典有难,这些亲兵命全都豁出去了,个个红着眼睛如同野兽一般,悍不畏死地扑向田峻的锋矢阵。以典韦领头的锋矢阵虽强悍无匹,亦被李典的亲兵们阻得几近停滞!  

田峻见状,大叫一声:“连弩!”  

没错,是骑兵用的连弩。这是一种特制的骑弩,比步兵用的连弩要小很多,射程也不是步兵连弩的一半,但是胜在携带方便。这种连弩的作用,便是在骑兵冲杀时,可用于打出一次性突击!  

将士们听到田峻的大呼,立即将战刀交于左手,然后右手从马上的弩袋中掏出连弩,对着李典的亲兵就是一顿狂射。  

近万支弩矢乌云般扑向李典的亲兵,立即将锋矢阵的前面的曹军清空了一大块,使得锋矢阵又重新冲锋了起来。  

当田峻接近已不足三十米时,李典终于扛不住了,一边下令亲兵继续阻敌,一边将帅位快速后移。  

两军大战之时帅位后移乃是大忌!  

田峻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乘机带头大呼:  

众将士闻言,尽皆大呼:  

大家都高呼“曹军败了”,于是…曹军就真的败了。  

——战场之上,就是如此地敏感。当田军将士全都高呼曹军败了时,曹军将士就会很关心他们将军的帅旗。  

如果帅旗岿然不动,那就是没败;如果帅旗向前,那就是已方气势占优;但如果是帅旗正在快速…后移,那就是…已方的主帅想跑路!  

将乃兵之胆!  

主帅想逃,当兵的谁还愿死战?  

于是,本就处于劣势的曹军,就此全面崩溃。  

这就是用锋矢阵击冲敌军中军的厉害之处。历史上的很多胜仗,用的都是这一招。尤其是忽必烈与南宋的交战,这一招几乎是百试百灵,南宋的军队,几乎每次都是被蒙古骑兵用锋矢阵直透中军而崩溃。  

田峻的这种狠厉的打法,使战争进程缩短了很多。上十万人的大战,不到一个时辰便胜负已分。  

李典知道败局已定,便命曹性带着编制完好的两万人马断后阻敌,自己则带欱一群失去编制的乌合之众直奔小平津方向。  

按李典的想法,是带着这帮人先到小平津渡稳着阵脚,死保渡口不失,再等待曹操大军前来增援。  

然而,情况比李典想的要严重的多,因为,曹性的两万人,根本扺挡不住田峻骑兵的冲锋。仅仅是不到两刻钟的时间,曹性的两万人便又被田峻击溃了。  

如此一来,曹军全都放了羊了。  

好在“羊”太多,六万多人啊!道路堵塞,令田峻抓“羊”的军队也冲不起来,只能一路冲一路抓。  

待抓了一万多人时,跑在最前面的李典已经甩开了田军的追杀。  

李典见追兵已远,便找了个空旷地带稍息片刻整顿兵马之后,向小平津急行而去。  

然而,李典才行了不到十几里,便遇到了自己留在小平津渡口的守将侯成!  

此时的侯成非常狼狈,身上插着两支箭,浑身是血,头盔也不见了。披头散发的同从地狱里逃出来的恶鬼。  

跟在侯成身后的曹军不足两千人,也人人带伤,盔斜甲歪,一看就是打了败仗死里逃生。  

李典见到侯成这个样子,就知道坏事了!赶紧问道:“小平津渡口怎样了?!”  

侯成哭丧着脸道:“鞠义,鞠义袭取了小平津,末将不敌,只好来寻将军。”  

“混帐!”李典气得大骂道:“小平津渡口何等重要,你…你竟然把他丢了!怯战失守要地,该当何罪?!”  

“将军冤枉啊!”  

侯成闻言,大声抱屈道:“将军!您看末将及身后这些将士,谁不是浑身浴血,人人带伤?不是末将怯战,实在是…寡不敌众啊!”  

“寡不敌众?你说是鞠义?”李典惊愕地说道:“鞠义所部已被击溃,其所部剩余人马最多不过三千余人。就算是得到田狐狸补充,其人马也不该超过一万。而你在小平津渡,便有人马八千,何来的寡不敌众?有八千人马据关而守,便是数倍敌军来袭,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丟了关城。你跟本将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将军谬矣!”侯成大叫道:“鞠义的人马不是数千,而是两万五千人以上!”  

“三倍之敌而已!”李典大怒道:“据关城而守,仅三倍之敌,你竟然…连半天都坚持不住,你…你你…我今天非治你军法不可!”  

说罢,李典抬起手来,就要喝令亲兵拿下。  

“将军且慢!”侯成大叫道:“将军可知先登营?鞠义手下的先登营?”  

“先登营?”  

李典的手,停在了空中,惊愕地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