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蛇骨妙用,政治利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田峻派去查看的船,便是那三艘新式轮桨船,不过半天时间,那轮桨船便回到了这个“蛇岛”。  

据前去探查的校尉周驰禀报,岛非常大,岛上森林密布,麋鹿成群。虽是秋季,却依旧树木葱茏,繁花似锦!  

应该没错了,那就是夷州,也就是后世的台湾。  

而田峻现在所在的位置,大致判断,应该就是后世的基隆西北约五十里处。  

也许是老天爷看田峻出海十几天了还找不到台湾,有点不耐烦了,直接一阵风把他们吹了过来,只是这代价,也未免太大了一些。  

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  

凭借“金手指”,田峻想到了这一条奇兵之计,这本是田峻之“福”,遇上台风差点丧命,这便是福中之祸;然后取得巨蛇之胆,又被风直接吹到了夷州台湾附近,这就是祸中之福了。  

接下来,田峻也没有马上去台湾,因为座船搁浅,其它船只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需要紧急处理一番,才能保证航行的安全。  

于是,田峻下令就在岛上暂住两天,再去夷州。  

一切安排好了之后,田峻便来到了这条巨蛇身边,指挥着亲兵们料理这条巨蛇。首先是蛇皮得割下来。  

蛇皮是名贵的中药,不过,田峻要蛇皮却不是为了做中药,这年头,蛇皮并不名贵,因为这年代蛇多。  

那么,田峻要蛇皮干嘛呢?  

用来制二胡!  

没错,就是后世的乐器…二胡。  

穿越之前的田峻(王耕),对乐器不是很懂,但却拉得一手好二胡,大学期间,更是凭着《二泉映月》这首二胡名曲,骗了不少无知少女的芳心。如今看到这蛇…哦不,是蛇皮,又勾起了田峻对大学时期那些无知少女的思念。  

为什么呢?因为二胡下面那个筒子上蒙的“音膜”,便是蛇皮,而最好的音膜,便是这种大蟒蛇的皮。  

剥下蛇皮后,伸展开来,用木钉钉好让它自然风干后再备用。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蛇肉么?嗯,吃货一般都是这么认为的。  

但田峻并非纯粹的吃货,是比较高级的吃货。  

所以,在田峻看来,最重要的是…蛇骨…完整的一具蛇骨!包括被砍下来的那个蛇头一起,完整的一整具巨蛇的蛇骨。  

田峻想要用这具十四五米长的蛇骨,在邺城建一个景点,收门票供人观瞻!  

这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妙招。  

经济利益自然是收取门票了。而政治利益呢?  

汉高祖被称为是“斩白蛇起义而王天下”的。田峻是想用这具蛇骨告诉世人,他田峻也斩了一条巨蛇,而且,这条巨蛇的蛇骨就在这里,不由你不信。  

出于这种考虑,田峻让亲兵们将蛇肉一片片削下,用来做成火锅,蛇骨则小心地分成几段,打包妥善保管,不容有任何损坏。  

除了这条巨蛇外,山中大大小小的蛇也多得是,绝大部分死于山火,也不可避免会有小部分躲进很深的洞中逃过一劫。  

将士们进山搜检,拣了不少大蛇下山,就在沙滩上架锅生火,吃了顿丰盛的蛇肉火锅。  

两天之后,船只基本上都做了一些应急维修,已经不用担心在五十里航行中出问题了。将士们的身体状况也都恢复了不少,于是,田峻便下令启航前往夷州。  

此时正值吹东北季风的季节,顺风顺水(洋流),不到半天时间,便来到了夷州的最北端…也就是后世的基隆。  

基隆原名鸡笼,地处台湾岛东北角,是天然的良港。  

为什么是天然的良港呢?水深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三面环山!  

水深,再加上三面环山,能不是良港么?不用想,绝对是!  

田峻让船队进入基隆港后,便开始了对船只进行大修了。期间,有本地土著原始部落的人来宣示主权,田峻并没有恃强伤害他们,反而给了他们很多的粮食和锅碗瓢盆之类的日常“先进”用品。  

本地土著感受到田峻他们的善意,也主动拿了一些麋鹿等动物的皮毛送给田峻。田峻又送了他们首领一套铁甲和钢刀,这种在原始人眼中堪称“神兵利器”的东西,让土著原始人非常满意,双方从此相处非常融洽。  

又过了十几天,船只基本上都修好了。于是,田峻下令校慰周驰领一千人及十条海船驻扎基隆建设基地,而田峻和周泰,则带着装满各种毛皮和药材的船队,回返连云港中。  

回返的航程依旧很慢,因为此时已经到了农历八月份,在东海主要吹的是东北风。这种风虽然阻碍行船,但是很安全,为什么呢?  

——因为这种风不是来自热带海域。  

现在,田峻和周泰也有经验了,要是看到风是以东边或东南边吹来的,那就可能是台风的前兆了,得赶紧找个小岛的港湾或背风的地方避避风。  

不过,回程之路还是挺顺利的,并没有遇到台风。也许是进入深秋之后,台风开始变少了的缘故。  

回到连云港时,已经是八月底了。  

按周泰的想法,是要马上往夷州运兵的,不过,田峻否决了周泰的提议,原因就是这台风确实太可怕了。因此,田峻打算将运兵夷州的时间往后推一个月,到九月底才开始远兵。因为,到了每年的冬季,北太平洋就很少会再有热带风暴(台风)了。  

至于出兵的规模和将领,田峻早就想好了。  

首先是必须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