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棒子被立威,战俘欲造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将士见状,终于全线崩溃,向恒次县方向亡命奔逃。  

汉军将士紧追不舍,一路收复恒次和西安平,杀敌一万多人,俘虏两万多人。一直将高句丽残军赶过鸭绿江,田峻才下令停止追杀。  

站在鸭绿江边,望着对岸正在狼狈逃窜的高句丽军队,田峻脸色严俊,久久不语。  

“将军,为何不追了?”张飞最是性急,听到停止追击的命令后,就立即跑来询问缘由。  

“不是不追…是不能追了啊。”田峻笑了笑道。  

“呃,一群土鸡瓦狗,为何就不能追了呢?”  

张飞有些不解,其它诸将也都看向田峻,想看田峻如何回答。  

毕竟,大家正追得嗨呢,都还没打过瘾呢,怎么就不打了?  

田峻叹了口气,悠悠地说道:“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而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啥?”  

众将皆是一遍茫然,唯有沮授和田丰相互看了一眼,心里释然地一笑。  

两人同时上前,恭恭敬敬地给田峻磕了个头,齐声说道:“田丰(沮授)拜见主公!”  

田峻愣了一下,随即翻身下马,扶起田丰和沮授,哈哈大笑道:“两位先生有良平之才,能得两位先生相助,泰何其幸也!”  

这一下,众将更是迷茫了:怎么将军才说了一句不是很明白的话,这田郡丞和沮长史就磕头认主了呢?  

田丰看到众将都一脸迷茫,便解释道:“主公此言,高屋建瓴,一语道尽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令我等彻底心服矣。”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众将还是一脸迷糊…  

沮授见状,只好接着道:“以我军之强,若倾力与高句丽一战,必能战败高句丽。但是结果会如何呢?其结果至少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我军和辽东郡的实力都会大伤元气。高句丽若与我们全面开战,其可调之兵在二十万以上,若是攻入高句丽国内,按战争潜力来算,其可用之兵超过三十万人。以我辽东郡此时的实力,还吃不下高句丽,纵然战胜,也会导致辽东郡实力大损!  

其二,从朝廷的政治氛围来看,现在还需要养冦自重。若是真灭了高句丽,朝廷铁定会将主公调离辽东,我们在辽东辛苦数载的心血成就,就会变成朝中各大势力争抢着瓜分的一盘美食。  

其三,从民生来讲,平定黄巾之乱后,辽东还有大多的问题没得到及时处理,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民乱。  

所以,主公的意思是,这场战争打到此时,是该见好就收的时候了。”  

田丰道:“主公之才,武能争战疆场,所向披糜,文能治民理政,使百姓安居乐业,富民强军。这些早就让田某信服,今日更是一言道尽战争与政治的真谛,让田某无限感佩。当此乱世之中,能得如此英明之主而事之,夫复何求?”  

众将闻言,全都翻身下马,高呼主公。  

田峻上前一一扶起道:“峻年方弱冠,自知才疏学浅,能得诸位如此肝胆相照,甚是感动莫名啊。从今往后,还望诸位多多督导,同舟共济,一起奋进!”  

众将再次拜谢。  

田峻又道:“此番征战半载,平乱黄巾,驱逐棒子,诸位劳苦功高。如今战事已了,且回西安平城中,犒赏三军,痛饮一番如何。”  

众将尽皆高呼“主公威武”!  

唯有张飞问了一句:“棒子…棒子是啥东西?”  

田峻大笑道:“棒子就是高句丽,高句丽就是捧子,就是…茫自自大的意思…哈哈哈…”  

从此之后,世人皆称高句丽人为棒子族人,久而久之,世上再无高句丽一族而以“棒子族”代之。而那些茫目自大的人,也经常被人归为“棒子”一族。  

棒子也因此成为了“茫目自大”的代名词。  

辽东将士们在安西平庆功,全军大筵三天,搞得跟过年似的。  

三天之后,田峻让黄忠领兵两万屯扎在西安平。然后带着张飞等人及俘虏们回到了辽东。  

基于种种原因,田峻没有在此时就出兵征伐高句丽,不过,这些高句丽棒子,也是要教训一下,得让他们长长记性的!  

于是,回到辽东之后,田峻让人将高伊夷模押到太守府中,对高伊夷模道:“高棒子,今日之事,该当如何?”  

高伊夷模赶忙跪倒求饶道:“本王子…呃,罪将愚蠢,冒犯将军虎威,请将军饶命!”  

田峻上前,一脚将高伊夷模踹倒在地,狠声骂道:“五年之前,你曾败于我手。那时,你派人向我求和,我看在你们高句丽中有很多人都是箕子朝鲜的后人的份上,没再追究。然而今日,你竟敢乘我辽东空虚,再次引兵来犯,如今落在我手中,还想我轻饶你么?”  

高伊夷模翻身爬起,再次磕头道:“罪将一时糊涂,若得将军宽待,必报将军厚恩。”  

堂上诸将皆脸露不屑之色。  

堂堂八尺多高的男儿,也号称是有万夫不挡之勇,一旦被俘,却如此贪生怕死,也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其实…这就是棒子的本性,外表的“无限自大”,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脆弱而已。  

“你愿意让毒蛇咬三次吗?”田峻缓缓地说道:“如果你愿意,我就可以饶你一命。”  

高伊夷模吓得全身发抖,一边磕头,一边抖抖索索地说道:“罪将…再也不敢了!请将军饶命!”  

田峻鄙夷地看了一眼在地上磕头不止的高句丽大王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