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代工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1月下旬,除夕夜前夕,大瓶装江小白销量开始减少,而小瓶装江小白的销量,不减反增。  

原因非常简单。  

临近春节难免有各种各样的聚会聚餐,小瓶装江小白再次成为了首选。  

大江酒厂不得不继续加班生产。  

此外,短短几天时间。  

酒厂边上的荒地便开始动工建设,挖掘机开挖地基,卡车不断往外运输土石,预计二十天到一个月就能完成建设。  

3月上旬左右,新的厂房就可以投入使用,最快当月就能酿造出第一批原酒。  

酒厂的集资房,预计得过了春节,等到2月中旬才能开始动工,至少需要9个月到1年时间才能完成建设。  

这就造成3月下旬或4月上旬以前,酒厂无法再增加任何产能,而且以前剩下的库存酒,在春节其间基本上销售一空。  

使得江小白面临供货不足,产能跟不上。  

负责酿造车间的钱钟书,忽然想到一个办法,他说道:“江京区白沙镇也酿造小曲清香型白酒,咱们完全可以买一些原酒回来,跟咱们厂的原酒勾兑。”  

曾经白沙镇最辉煌的时候,足足有着三百多家酿酒槽坊,拥有500多年的酿酒历史,是川法小曲清香型高粱酒的发源地,曾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酒镇”。  

即使现在白沙镇依然有着不少酒厂,比如江京酒厂、珞璜马宗酒厂、白液沙酒厂等等。  

“白沙镇酒厂原酒的口感怎么样?”江云问道。  

当初秦池酒也是购买原酒勾兑,闹出了好大的风波,最终导致秦池酒一落千丈。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收购来的原酒口感良莠不齐,最终引发了雪崩效应。  

“口感上,完全没有问题。”  

钱钟书说道:“白沙镇一众酒厂的酿造工艺是一脉相传,算起来咱们酒厂的酿造工艺,也算是传承自白沙镇。”  

“那就联系一下,先给咱们酒厂专门代工酿造一批原酒。”江云立刻拍板决定:“另外厂里要安排一些人过去,确保酿造环节与原酒口感的品质。”  

他不打算直接采购白沙镇酒厂的原酒,即便可以跟大江酒厂的原酒勾兑,依然可能会影响到江小白的口感,倒是可以专门代工酿造一批原酒。  

上辈子,最初的江小白就是江京酒厂代工酿造的。  

后来江小白集团也是选择白沙镇做为厂址,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为白沙镇是川法小曲清香型高粱酒的发源地。  

“那我下午就过去一趟。”  

钱钟书说道:“正好白沙镇有一些国营酒厂都快发不出来工资了,肯定能同意咱们的要求。”  

这年头但凡国营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  

“我也一起过去。”  

陈伟连忙说道:“我老家就是白沙镇的,很多亲戚就在镇上酒厂工作。”  

大江酒厂里很多人老家都是白沙镇的。  

要是真仔细算下来,高慧也算是半个白沙镇人,连江云小时候都在白沙镇待过很长一段时间。  

江京酒厂就在白沙镇。  

当然代工酿造原酒,不等于联营,更不是直接贴牌生产,必须要保证每个环节都按照江小白的流程酿造,不能有丝毫不同。  

不然,代工厂一多,必然使得每个批次产品口感与品质不同。  

为什么九十年代的时候,很多厂子的产品参差不齐,就是因为代工厂不同。  

一些大的代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上跟原厂产品没有什么区别,但一些小型代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那就不好说了。  

反正是谁买谁上当。  

所以必须要保证代工厂的酿造环节。  

“那是不是减少酿造车间的建设?”高慧问道。  

有着白沙镇酒厂代工酿造原酒,大江酒厂刚刚开工建造的酿造车间,显得有些多余。  

倒是生产车间,反而可以多采购一条人工生产线。  

“咱们可以试着酿造啤酒。”江云笑着说道。  

这段时间以来,他都在考虑大江酒厂下一步的发展。  

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打入国内主流白酒市场,那么不妨扩展一下啤酒业务。  

相比花费巨资收购一家老牌白酒品牌或重新打造一款白酒品牌,试着进军啤酒市场,投资与风险要小得多。  

啤酒的酿造周期,比江小白还要短,可以借助江小白的销售渠道,短时间内打开山城与蜀地的市场。  

其它省份市场只能慢慢再说。  

啤酒和白酒的发展方式不同,需要建立大量分厂,否则仅是运输成本,就能让人吐血,而且还要跟本土品牌竞争。  

所以那些外资啤酒企业,喜欢收购一众本土啤酒品牌,一来可以得到本土品牌的销售渠道,二来可以作为生产基地,三来可以减少竞争。  

生产啤酒!  

高慧琢磨了一下,说道:“咱们厂没有生产过啤酒,不熟悉里面的环节。”  

“不如跟区里谈一下,把临江啤酒厂收购了。”  

临江啤酒厂是临江本地一家区属企业,规模不大,产品只能在临江本地与FL区销售,死活卖不到其它市区。  

最近几年临江啤酒厂,本地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几乎年年亏损,每年都要靠着区里财政拨款补贴。  

其实,这也不怪临江啤酒厂。  

自从1996年由山城代管临江地区开始,山城啤酒集团下属一众啤酒品牌纷纷进入临江,致使临江啤酒销量不断下滑,不亏损就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