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相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岳风不断飞行着,经过一处处曲折变幻的通道,终于来到了一处隐秘的殿厅大门前,大门高十余丈。  

“到了。”岳风露出笑容,看着眼前殿厅,这就是藏宝地,蛟龙王已经提前将能搬走的宝贝,都搬到了这里。  

“开。”轻轻一挥手,真元法力轻易推开大门。  

殿厅内密密麻麻摆放着大量物品,各种天地奇珍、丹药、修行的一些典籍等等。  

“这蛟龙王,提前将这些宝贝全部搬到了这,倒是让我省了很多功夫。”岳风从怀里拿出一乾坤袋,立即打开袋口。  

诸多天地奇珍、丹药、典籍等等,尽皆飞了起来,朝袋口内不断飞去。  

“我来到黄蛟洞府后,那黑龙宫主、玉魔君紧跟着也来到了这一处洞府。”岳风一边收着宝贝,一边暗想着,“蛟龙王是这黄蛟洞府的主人,那两位一起进来,恐怕就是蛟龙王主动放进来的,是想要他们彼此厮杀么?”  

“难怪让我将能搬走的都搬走,估计早有这计划了,既然玉魔君、黑龙宫主进来,那这一处洞府是必定会暴露的。”  

岳风也明白这点。  

玉魔君他们都活着出去,那肯定暴露。  

如果死在洞府里面,‘云湖九妖联盟’又或者‘云魔山’也肯定是要追查的,仔细追查下这洞府一定会被发现。  

“论境界,玉魔君、黑龙宫主比魔主侯真稍微强些,但强的有限。”岳风暗道,“可配合上修行的法术、法宝之后…实力比之侯真,却是高了十倍都不止。”  

将藏宝地的宝贝都收起来后,岳风又继续查探一处处地方。  

因为蛟龙王没法搬走的宝贝…不代表岳风也搬不走!  

可以‘暴力’强行搬。  

若是实力足够强,将炼制成建筑的整个黄蛟尸体都能强行带走。  

“这是情报中记载的静室,也是这洞府内唯一一座修行静室。”  

岳风进入静室内。  

静室约有百丈范围,高也有五十丈,如此大范围,足以一条外修金丹境界的蛟龙盘踞在此了。  

“好大的手笔。”岳风抬头一看就眼睛一亮,静室的顶部犹如苍穹之顶,镶嵌着一颗水蓝色的晶石,约莫有两尺大小。  

岳风迅速飞起来,飞到了那颗水蓝色晶石旁,仔细观看点头:“是‘云石魄’,这么大的云石魄,我之前听都没听过,说不定是那头黄蛟龙从域外带来的。”  

“开。”  

一挥手。  

顿时七杀飞出。  

风老人的一品法宝‘七杀’,分成了七件,开始努力‘拆卸’起来。  

穹顶的木梁虽然也是‘紫玉楠木’,颇为珍贵。  

但为了拆卸那一颗‘云石魄’,岳风也顾不得损伤了。  

毕竟整个静室他一眼看下来…真正让他都心动眼馋的,也就穹顶这一颗‘云石魄’以及四根‘云柱’。  

整个静室的阵法核心,就是四根云柱和一颗云石魄,加起来的价值,抵得上半件超品法宝了。  

刚才藏宝殿那么多宝贝,也勉强和这四根云柱、云石魄相媲美而已。  

可见…  

那位黄蛟龙的老祖先,还是将自己从域外带来的真正重宝,固定起来。  

让子孙后代们受益,不让他们挥霍的。  

修为低的妖怪们是没法搬走,但岳风在外修金丹境强者中都算好手了,要抵挡他的强搬…可不容易!  

“嘭嘭嘭。”  

七件,自成天地。  

完美的结合,无比的精巧,仅仅十余个呼吸功夫,嘭的声,云石魄就整个脱落了下来。  

“来。”悬浮在半空中的岳风,立即张开乾坤袋,云石魄直接落入乾坤袋内。  

“接下来是这四根云柱了。”岳风看向四周,这四根柱子撑起了整个静室,每根柱子都是通体火红色,犹如玉石般的晶莹,内部更有云雾状的火焰在流动,颇为神奇。  

七件法宝飞到了一根云柱旁,非常熟练的拆卸着,破坏着固定的阵法。  

强行破坏!  

这阵法只是借助天地力量正常维持,都维持了数万年了。  

且只是一个固定阵法,又没人主持,威力可想而知!  

又过了片刻。  

“轰隆隆”这一根高三十六丈的云柱终于轰然倒塌,在倒塌时,岳风立即拿出了一乾坤袋将那一根云柱收起,这乾坤袋正是风老人所留!  

也是现如今岳风手中最大的乾坤袋,内部有百丈空间。  

玉魔君正在一处处探查,只有足够珍贵的宝贝他才会心动强搬,一般的宝贝他并不着急。  

“嗯?前面怎么回事?”玉魔君一眼看到前方曲折通道尽头,隐约有一殿厅在塌陷,“塌了?”  

“嗖。”  

玉魔君化作流光,一闪便来到了这座殿厅门口,一挥手,门便被推开。  

他一眼看到了里面有一位灰色衣袍青年正转头看来,旁边有七件法宝在悬浮着。  

“岳风?”玉魔君眉毛一挑,却悠然漫步入内,嘴上说着,“没想到你也来到这洞府内。”  

在进来后,目光一扫。  

玉魔君便脸色微变,以他的眼力,自然能看出原本的修行静室内应该有四根云柱,且最顶部阵法的核心窟窿,应该也有一颗宝物。  

“这静室顶部的宝贝,以及两根云柱,都被你弄到手了吧。”玉魔君看着岳风。  

“是在我手。”岳风点头道。  

“哼哼,你运气可真好。”玉魔君轻轻摇动着羽扇,吩咐道,“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