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继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女生文学)  

岳风走到那周老先生尸体旁,他至死眼中都满是惊骇,显然不敢相信他足以名列天榜前三的实力在‘孟秋’手里竟然走不过一招!  

“太叔臣,这么一个天榜大高手却改名换姓,还成了八王子的师父,看来魏国的确野心勃勃啊,也对,毕竟神榜第一就是在魏国,也是这方世界的第一强者,怎能不野心大涨?”岳风看着眼前这具尸体,道之领域下,太叔臣身上珍贵的宝物自然尽皆感应的清清楚楚。  

随即,念头一动。  

“呼。”  

太叔臣的尸骸就直接化成粉末,飘散归于天地间。  

只有一双薄如蝉翼的手套等一些兵器,也有随身钱袋藏着银票等物留下。  

对岳风而言,一旦五十年期满他什么宝贝都带不走,可他也得为妹妹孟玉,为如今才一岁的孩童孟一,为周山派考虑。  

“走。”带着战利品,岳风嗖的一声便划过长空,在夜空中一闪,便回自己住处了。  

原先孤寂的街道上,只剩些许血迹残留。  

这场战斗悄无声息,也没外人知晓周老(太叔臣)已经身死!  

这一夜,帝都人们注定无眠。  

烛火点燃。  

岳风则是在书房内悠然读书,道之领域覆盖二十里远,也一直笼罩着誉家。  

“虽然我懒得理会那位太子殿下,不过杀了太叔臣,我也算帮了太子大忙了。”岳风一笑,便懒得多想,悠然看书。,对他而言,不管谁继承大位都没什么区别。  

腊月二十九,天蒙蒙亮。  

定国公府,一厅内。  

誉奇坐在那,心中焦躁不安,一旁的老太君也有些不安。  

因为之前传来的诸多情报都很不利。  

“嗖。”  

厅门一直敞开着,一道人影从外面飞窜进来,一进来便恭敬行礼。  

“怎么样?”誉奇站起来焦急问道。  

灰袍人恭敬连道:“禀大人,禀老太君,刚从宫里得到消息,大王死前留下遗诏,遗诏中让八王子李承继位。”  

誉奇脸色刷的没了丝毫血色,直接一屁股坐下,木然坐着,眼神都有着呆滞绝望。  

“完了,完了。”誉奇身体都微微发颤。  

“八王子?”老太君脸色难看,却还是挥挥手,灰袍人恭敬行礼退下。  

“这李承当年就因为媛儿和我结仇。”誉奇声音发颤道,“当年我也年少气盛,且一个没希望继承大位的王子我根本也没瞧得上,谁想他越加厉害,支持他的越来越多,我当然得站在太子这边,太子本就是储君,占据莫大优势,将来继承大位把握极大,谁想,谁想…”  

“别慌。”一旁老太君皱眉喝道。  

“祖母。”誉奇看向一旁老太君,直接跪了下来道,“是我,是我,都是我的错,让家族陷入这般田地,这次我不惜一切帮太子殿下,那李铖定是更加记恨我。  

如今他继承大位…定不会饶了我誉家。”  

老太君也明白,誉家的确陷入大危机中。  

自古,大位之争都是最冷酷无情的!  

就算没早先的仇恨,单单誉家全力支持太子殿下,八王子‘李承’继承大位就不会饶过誉家!  

“我现在去见孟秋。”老太君起身。  

“孟秋。”  

誉奇脸色苍白,点头连道,“如今只有孟秋能救我段家,不过我和李承仇怨太大,楚国大王真心要对付我誉家,看在孟秋面子上,怕也会削去我誉家爵位,我这始作俑者,怕也难逃一死。”  

“别慌,我先去见孟秋。”老太君说道。  

岳风吃着早饭,龚燕儿也抱着孩子喂孩子米粥。  

“师父,誉家老太君求见。”柳清梅恭敬道。  

“请老太君进来。”岳风点头吩咐,随即忍不住慨叹,“那位太子殿下真是没用,我都帮到这份上了,最后还是输了。”  

楚国决出王位,并非太子一定继承。  

太子是占据诸多优势。  

可最终谁继承王位,是由先王遗诏定下!  

这所谓的‘遗诏’,自然是胜利者书写。  

这就给了其他王子们机会,所以每一代的‘大王’几乎都是经历残酷争斗才决出来,这也让楚国每一位大王手腕都颇为厉害。  

战神‘李如’坐镇帝都,看着帝都内的一代代王子们争夺,他在,那帝都就乱不了。  

李如,是很满意这种残酷争夺,最终决出的大王的。  

“老太君。”岳风一眼看到誉家老太太过来,身旁也跟着孟玉,当即笑道,“老太君请坐。”  

老太君笑着坐下。  

孟玉则是做到了一旁龚燕儿身旁。  

“小妹,燕儿,你们就先出去吧。”岳风吩咐道。  

“好。”孟玉、龚燕儿都连忙点头应道。  

很快厅内只剩下岳风和老太君,柳清梅则是在门口守着。  

“想必孟公子已经知晓,我楚国新任大王便是之前的八王子。”老太君说道,“等到今日登基后,就会昭告天下。”  

国不可一日无君。  

旧王归天,新王第二天就会继位,也会为旧王发丧,昭告天下。  

“听说了。”岳风点头。  

“如今这位大王李承,和我誉家有旧怨,这次我誉家又倾力帮助前太子,这李承定是记恨我誉家。”老太君担忧道,“我只能来求孟公子,还请孟公子念在我誉家和你的情谊,念在之前的承诺,能保我誉家。”  

“当初我翻看你誉家白玉楼典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