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再闯孙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权澄连夜查明一切。  

虽然有过命的交情,可还是透过御史台再调查了一下,听信一面之词,是很容易栽跟头的。  

查清后,在天亮前就写好了奏章,一大早,就立即前往皇宫,将奏章亲手交给了内廷,由内廷太监接收!  

内廷太监会进行查阅,分配。  

极重要的,会直接转呈给人皇!绝大多数的都是转给政务阁,由政务阁的阁老们进行批阅处理。  

太监们没有子嗣,虽然对人皇陛下忠诚。  

可也有太多贪婪,在分归奏章时,若是有一些长期交好的大臣被‘告’了,他们也会偷偷提前告知。  

当然他们也只能做到这一步,这些奏章都是有诸多太监一同盯着,是不能做任何手脚的。  

人皇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左都御史权澄,官居二品,乃是御史台二号人物!  

他的奏章是可以直接呈到人皇面前的,不过,既然奏章中记载的仅仅是江州广凌郡的一案子,这种小事,自然不必惊动人皇。被太监们直接转到政务阁去了。  

山林,清晨,孙府书房内。  

孙琉坐在书桌前,看着面前的铜镜,铜镜上浮现出了离峰岛主的身影。  

“离峰师兄,这一早你又来找我?难道朝廷那边已经有旨意了,可有旨意应该直接下达到我这,还是又有谁告我?”孙琉嗤笑。  

“对,又有大臣上书了。”离峰岛主点头。  

“这岳风挺有人脉嘛,谁啊?”孙琉问道。  

离峰岛主郑重道:“左都御史,权澄!”  

孙琉霍然站起。  

左都御史权澄?御史台是干嘛的,那就是监察百官的!  

而左都御史更是其中二号人物,官居二品啊。  

这天下八州,各州州府大多也只是三品!  

毕竟这等掌控神魔一脉传承的大昌王朝,越往上,想要提升半品都难的很。  

三品官,那是一等一的重臣!  

便是政务阁的阁老们虽然权势大,可一般也就一品二品罢了。  

“还是岳风的事?”孙琉问道。  

“是。”离峰岛主点头。  

“麻烦了,麻烦了!阁老们可以不在乎元知府、洲炳的上书,可左都御史权澄的面子他们也是要给的,即便维护我这知府的权威,最起码也会派遣一位御史下来探查。”孙琉有些发慌了。  

御史巡查地方,也被称作巡抚。  

足以让地方官员紧张万分。  

“现在你打算怎么办?”离峰岛主问道。  

“政务阁阁老们每天处理整个天下大事,政务繁多,等他们处理这事,也可能是一两天后。”孙琉皱眉,“若是今天他们就处理这一份奏章,因为会立即派遣御史下来,暗中探查,监察御史从王都赶来,不管怎样,即便有飞行法宝送他过来,赶路也要一两天功夫!”  

“一天之内,我必须将事情全部做的干干净净。”  

“明天天亮前!我要监察御史暗中抵达,也查不出我任何破绽。”孙琉眼中有着疯狂。  

孙琉看向铜镜上的离峰岛主:“离峰师兄,为你做这事,我可真亏大了!我本来就不想对方这岳风,毕竟是有大功劳的修行人,虽然斩杀河神大妖上他只是辅助···可朝廷,对有大功劳的修行人,一直很是礼待。”  

像普通富商,欺压就欺压了。  

知府只要让当地民生稳定,欺压点富商都是屁大点的事,之前元知府、州炳大人包括左都御史权澄大人都没告这个。  

大昌王朝对修行人很重视,对为王朝立下大功劳的,就更加礼待了。  

只是天下间从来不缺有功劳的将士,流血又流泪之事。  

“岳风?你手腕可真厉害,逼我到这地步,好好好,等你和监察御史碰了面,我日子就更难过了,监察御史也是左都御史权澄下面的人吧,定会偏帮你。”孙琉眼中有着寒光,“你不已经躲起来了么?只要你永远躲起来···不就什么事都没了?”  

“做干净了,就万事大吉。”孙琉已经定下决心,“定不能让你和监察御史碰面。”  

这一天,岳风依旧在宅院内练着玉石游丝斜月法诀。  

而夜色降临时。  

岳风照例放出本命玉石,悄然抵达孙府外围。  

每日不确定下父亲的情况,岳风心里也不会安心。  

“嗯?”岳风微微一愣。  

岳啸林竟然被解掉了铁枷,只有锁链绑缚着坐在石凳上,嘴里被塞了布。  

而一旁的孙琉则负手而立。  

当岳风透过本命玉石精神外放探查时。  

孙琉冷然开口道:“岳风。”  

秦云一惊。  

“我知道你在探查着这里。”孙琉冷笑道,“我好歹也是外修实丹境修行人,你以为你的精神外放探查,我会感应不到?”  

“你是不是一直不明白,我为什么对付你?”孙琉继续道。  

岳风的确疑惑。  

自己和孙琉之前都素不相识,怎么突然对付自己了?  

仅仅为了钱财,到了孙琉知府这等地位就为了点钱财如此不智?  

“一个时辰之内,孙府旁三里外的陈园内。”孙琉冷然道,“你我相见,到时候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会对付你!一个时辰内你若是不出现···我便杀你了你父亲,你知道的,杀一个人,对我而言没什么影响。”  

“一个时辰,我只等你一个时辰。”孙琉冷笑道。  

“好!一个时辰内,我会抵达陈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