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加入龙晴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次注入的魂力太少,还没探测到屋内情况,这缕神魂便断掉,失去与本体的联系。  

但只要能钻进去,方法就没错,金梓鸣心中暗喜,开始加强神魂输出。  

在木墙上破开一个更大的口子,送入更多的神魂,果然探测到隔壁景象,一举“偷窥”成功。  

有些障碍物的材质坚硬,只能开一个小孔,然后将神魂压缩成丝,才能钻入。  

他由此发现,如果将魂丝压缩到极致,再将其截断成针,居然能模拟出猫妖的魂针攻击。一旦炼成,或许能成为刀法之外的又一个杀手锏。  

二十三天转眼过去,他欣喜发现,神魂壮大不少,更让人兴奋的是,炼出了一根魂针,虽然很弱,距离伤人还有不小差距。  

曾经有一次,他按捺不住,在黑夜中发出一针,袭击院外的一只野猫,将其直接刺晕过去。  

新的一天来临,看着窗外冉冉升起的朝阳,他忽然觉得,这家简陋客栈的房间和院落,是那么的亲切。  

凡人们起床的声音,渺渺升起的炊烟,都让他感到愉悦。金梓鸣露出微笑,用过早膳后,来到曾泽的亲戚家。  

少年已在门口等了一会儿,见他过来,笑吟吟地将他拉入马车,一起向理想驰骋而去。  

不久,便远远看到那个灵气缥缈的湖泊,但道路拥挤,马车很难动弹。  

他俩干脆弃车步行,最后一小段路,竟是靠挤,才到达龙晴派大门。  

守门修士验过考生令牌,收了回去,然后由年长师兄将他们进入。  

众考生聚集在一个巨大的广场上,约有一千多人,分成二十多个小方队,甚是壮观。  

又等了半个时辰,当方队数量达到三十个,雄浑的啸声响起,顿时把一众考生镇住,广场立刻安静下来。  

三名长老领着一队龙晴派弟子走上高台,居中一名高大的黑袍老者,朗声说道:  

“诸位,老夫乃是龙晴派外门长老张剑锋,欢迎大家来参加弟子考核。  

本次共有一千六百三十二人报名,由于正值我派快速发展之际,急需从炼气期翘楚中补充新鲜血液。  

因此,宗门决定,破例增加录取名额,共招收八百名外门弟子。”  

此话一出,台下轰然叫好,录取比例接近五成,绝对是这么多年以来,最容易考入的一次。  

“按照传统,考核仍分为三项,分别是力量、神魂和悟性测试。  

力量要求能举起两百斤的石锁,神魂需要达到十丈探测距离。  

至于悟性,会现场给出一招残缺剑式,请大家按照自己的理解,尽可能补全招式,写下来交卷。  

广场分为六个考场,请按照已入门弟子的指引,到达相应的考核地点。现在我宣布,外门弟子考核,正式开始!”  

金曾二人本就站在同一个小方队,顺理成章地被领入相同考场。  

多年的逃亡经历,让金梓鸣养成低调习惯,不愿木秀于林,总觉得泯然众人才最安全。  

既然有高达一半的录取率,他决定在考核中适当保留,不暴露全部实力。  

第一关,他举起两百斤石锁,便不再继续挑战;第二关,见多数考生的神魂探测距离在十至十五丈。  

他便将自己的测试结果定为十二丈,既不显眼,也能确保通过。前两轮之后,淘汰四百余人,曾泽也轻松杀入最后一轮。  

剩下之人,坐在蒲团上,领到最后一道试题。  

这招名为“挥洒”的残剑,看似挥洒自如,但尝试后,会发现气机不畅,剑势亦不够圆转。  

这道试题难住不少考生,但对于金梓鸣来说,却极为轻松。  

他体验剑招的运气法门,立即发现灵气阻塞的经络和窍穴,显然,这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  

他也不答题,扫视四周,发现曾泽和多数考生还在冥思苦想。  

仅有二、三十名天才,书写完毕后交卷,让监考长老频频颔首,极为赏识。  

直到有三百多人离场,金梓鸣才随意写下答案,他增加了三个小动作,来补齐剑招。  

其实,加两个动作也行,如果启用自建的内部通道,甚至只需做一点微调,最多加半个动作,就能搞定。  

金梓鸣交完卷,在外面等了一会儿,才见曾泽笑吟吟地走出考场,当最后的截止时间来临,余下之人不得不交卷。  

有人神色平静,有人怅然若失,最后由张长老宣布:“三日后,在宗门之外,公示录取名单。”  

结果不出所料,金梓鸣和曾泽均被录取,龙晴派要求新弟子在三天内,前来报到。  

他当即退房,怀揣着喜悦与憧憬,迈入这个修真门派。  

他被领至外门的一座大殿,那里放着一台测试身体属性的仪器,一名师兄说道:“你站上去,将手掌放在那块水晶面板上。”  

金梓鸣依言而行,很快,仪器亮起三色光芒。  

那人大声说道:“是金、水、木的体质。”竟与当年白衣仙子所说的一模一样。  

一名执事记录下来,然后与旁边长老嘀咕几句,便取来一个储物袋,教会用神魂打开和取物的方法后,说道:  

“你是绿牌弟子,十枚低价灵石是本月的月供,自己去找住处吧。”  

金梓鸣谢过,发现袋中除了灵石,还有一块绿色的身份令牌,以及一本门规守则,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他按照指引,被领至一片竹楼之中,这里是绿牌弟子的住所,每栋小楼有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