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出奇制胜(3/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叔喜欢安静,我从来都不大声说话的。”

银花娘笑道:“很好,这样你也就会活得长些了。”

她再也不理这两人,将前面的窗悄悄推开一线从这里望下去,对面屋的动静也可瞧得清清楚楚。

这时银花娘手里的火摺已熄了,天地间又黑暗、又静寂,只有窗外偶而传来棋落枰的“叮当”声,悦耳如琴音。

那病人已闭起了眼睛,小姑娘的大眼睛却在黑暗发着光,俞佩玉悄悄走了过去,柔声道:“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女孩道:“彼此萍水相逢,你又何必问我的名字。”

这小小的女孩,竟说出这么样老气横秋的话来,俞佩玉倒不觉怔了怔,谁知她盯着俞佩玉的眼睛瞧了半晌,竟忽又接着道:“但你既已问了,我也不妨告诉你,找叫朱泪儿,眼泪的泪,因为我从小就是个常常会流泪的孩。”

俞佩玉道:“现在你……”

朱泪儿淡淡道:“现在我已不流泪了,也许是因为眼泪已流乾了吧。”

俞佩玉默然半晌,叹道:“你三叔已病了很久了么?”

朱泪儿道:“四、五年了。”

俞佩玉道:“你一直在照顾着他?”

朱泪儿道:“嗯。”

俞佩玉道:“难道没有别的人陪你们?”

朱泪儿缓缓道:“三叔没肓别的亲人,只有我。”

俞佩玉长长叹了口气,四五年前,这女孩最多也不过只有七八岁,在别人正是最顽皮、最喜欢玩的年纪,但她却陪着个已奄奄一息的病人,在这凄凉的小楼上,度过了四五年,晚上竟连盏灯都没有。

俞佩玉叹了口气,也不知该说什么了。

屋里静寂得就像是坟墓,曙色就在这死一般的静寂,悄悄染白了窗纸,远处渐渐响起了鸡啼。

锺静已伏在郭翩仙身上睡着了,郭翩仙的目光,却始终凝注在那垂死的病人身上,也不知在想什么。

银花娘忽然伸了个懒腰,轻叹道:“这两人下棋下了这么半天,一共才落了三个,看来这一盘棋不到明年只怕也下不完……”

她忽又走到那小女孩面前,嫣然笑道:“我知道你是个很乖很乖的女孩,你下去煮一锅稀饭,再弄些小菜来给这些叔叔阿姨们吃好么?”

朱泪儿动也不动,只是淡淡道:“我不去,我不能离开三叔。”

银花娘笑道:“乖乖的去吧,小孩怎么能不听大人的话。”

朱泪儿连瞧也不瞧,道:“我不去。”

银花娘笑容更温柔,柔声道:“我知道你一点也不怕我,所以不听我的话,是么?”

她嘴里温柔地说着话,手却已一个耳光打在朱泪儿的脸上,朱泪儿苍白的小脸,立刻被打得又红又肿。

但她却还是动也不动,连眼睛都没有眨,简直好像一点感觉也没有,只是瞪眼瞧着银花银花娘皱了皱眉头,媚笑道:“你嫌我打得太轻了,是么?”

她的手又伸了出去,但却已被俞佩玉握住。

银花娘叹了口气,道:“我就知道你又要管闲事了。”

俞佩玉冷冷道:“你若想和我走在一路,以后最好还是……”

话未说完,突见朱泪儿双手蒙着了脸,颤声道:“你……你打得我好疼呀。”

银花娘怔了怔,道:“我方才打你,你现在才觉得疼?”

朱泪儿道:“疼……疼死我了。”

银花娘吃惊地瞧着她,简直也说不出话来。

她简直想不到世上有感觉如此迟钝的人,别人打了她一巴掌,她竟在一盏茶功夫后才知娘。道疼。

银花娘呆望着她,竟连要吃稀饭的事都忘了。

这时那似乎睡着了的病人却忽然叹了口气,道:“你既然怕疼,为何不听人家的话,下楼去煮稀饭吧。”

朱泪儿忽又瞪起眼睛来,瞪着银花娘,道:“三叔叫我去,我就去,别人就算打死我,我也不会去的。”

她慢吞吞地爬下了床,慢吞吞地走下楼,俞佩玉瞧着她纤弱的身,苍白的脸和手,心里不禁暗暗叹息。

银花娘这才展颜一笑,道:“想不到这孩脾气竟如此倔强,倒和我小时候一样……”

她语声忽然顿住,眼珠一转,才接着笑道:“这孩若真和我小时候一样,我们吃了她的稀饭,就再也莫想活着下楼了,我得下去瞧着她。”

俞佩玉皱眉道:“小小的孩,你也怕她下毒?”

银花娘回眸笑道:“我比她还小的时候,就已毒死过七八十个人了。”

俞佩玉淡淡笑道:“她不怕你,你反而怕她?”

银花娘怔了怔,她实在也不知道自己怎会对这又瘦又小的女孩,起了种莫名其妙的畏惧之心。

连郭翩仙那么厉害的眼睛瞪着她时,她都不在乎,但这小女孩的眼睛瞪着她,她却觉得心里有些发冷。

她怔了半晌,才勉强一笑,道:“一个人谨慎些总是好的,这句话你难道忘了?”

俞佩玉叹了口气,道:“你若是要下去,不如还是让我下去吧。”

楼下也只有一间屋,大半间都堆着柴米,只留下一块很小的角落,搁着水缸.碗柜和锅灶。

朱泪儿正蹲在水缸旁洗米,洗了一遍又一遍,米里每个稗,她都小小心心地挑出来,轻轻放在旁边。

等到饭锅上了灶,她又将捡出来的稗用张纸包起来,再用清水将地上冲得干干净净。

俞佩玉发觉非但这么大一间屋里点尘不染,就连锅灶上都没有丝毫烟熏油腻,这厨房竟比别人家的客厅还干净。

这双又瘦又白的小手,每天竟要做这么多辛苦的事,这伶仃纤弱的身,怎么能挑得起这么大的担?

俞佩玉忍不住又叹了口气,道:“你每天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