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烫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涛早早地上床。  

他在上床以后,还不忘招呼刘夫人:“你快点,快点儿上来。”  

刘夫人正在玩脸上拍保湿水,见他那贱兮兮兴冲冲的样,感觉回到了十几年前,俩人去学校外面小旅馆开房时猴急的样子,心想难道生蚝吃多了真见效?  

“等会儿。”  

刘夫人让他稍微等等,好饭不怕晚。  

刘涛:“那你先把平板给我,我看会儿《地下交通站》。”  

这部电视剧只在时光视频上播放,还得开会员。  

刘涛以前偶尔在短视频上刷到过,但都是看个片段,没看全。后来,为了看《明星大侦探》,他开了会员,趁机看了起来,你别说,当下饭的消遣还真不错。  

刘夫人把平板给他。  

刘涛靠在床头,看起来。  

“…比放火!”  

贾队长:“好啊,这事儿谁也比不过黄军…黄军那火放的…”  

刘夫人本来在专心化妆,听了忍不住笑起来。  

就贾贵这语气,再配上这台词,既不阴阳,也不挠痒痒,就这么顺理成章的让人笑。  

不过——  

刘涛显然没看进去,他又催刘夫人。  

“知道了。”  

刘夫人把头发扎起来,“看伱猴急的样。”  

就是当初上小旅馆的时候也没这么猴急啊。  

她边往床边走,边问刘涛:“工具戴了吗?”  

刘涛:“早带了。”  

那刘夫人就不拿了。  

她坐到床边,铺了个小单子,躺下:“来吧。”  

刘涛:“等一下,我找找。”  

刘夫人:“还要看片吗?”  

她真觉得穿越了,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既紧张又刺激。  

刘涛:”当然要看了…找到了。”  

他拿着平板凑过来。  

刘夫人瞥了一眼,然后人傻了,这《明星大侦探》的开头是什么意思!  

难道看这个还有兴致?!  

刘夫人不由地问了一句:“你工具呢?”  

“这儿呢。”  

刘涛把本和笔拿出来,时刻准备记下关键的推理信息和证据。  

“我——你——大爷。”  

刘夫人终究还是忍不住。  

刘涛莫名其妙:“我大爷招你惹你了。”  

刘夫人:“你自己看就得了,那么着急叫我干什么?”  

刘涛觉得这推理的综艺和电影,就得两个人看,要不然思维碰撞的火花,推理的高光时刻没人看,也没人见证,那看推理综艺和电影的价值何在?  

这就跟解一道数学难题一样。  

你一个人解出来了,没有分数,没有人知道,没有意思。  

要是有人在旁边听你解题思路,最后再来一个恍然大悟:“这样啊,你真聪明”,那成就感必然满满的。  

然而。  

刘涛失望了。  

这一期的《明星大侦探》刚开始还可以,身份隐藏反转这种,即便有第一期江洋亲手写的本子《谋杀启事》惊艳在前,刘涛依然觉得这期开头节奏还可以。  

但是——  

后面为了反转而反转就不对了。  

刘涛很明显的可以察觉到,节目后面这几个案子在模仿前面江洋的《谋杀启事》,编剧们试图延续江阳本子里最后那种突然身份反转,给人震撼的感觉。  

但是。  

大师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此了。  

江洋的反转顺理成章,让人觉得没什么毛病。  

节目组自己写的后面三个案子的本子的反转,却有一种为了不让观众猜到真相,故意把确定的凶手反转,把另一个人变凶手的刻意。  

估计编剧们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今天这个案子中试图改变这个节奏。  

然而。  

改变节奏后的节目反而在向崩坏的方向迈进。  

普通观众在嘉宾们插诨打科中不觉得,刘涛这样的推理迷,早早就可以借助于逻辑和时间线锁定凶手了。  

“感觉有点崩。”  

刘涛好遗憾。  

刘夫人觉得还好,挺有趣的。  

刘涛意兴阑珊。  

这不好的推理,让他就是想在老婆面前享受那种推理逻辑的优越,都提不起兴致,“这节目开了一个好头,后面怕是要被毁了。”  

因为刻意模仿江洋,节奏不对了。  

刘夫人:“是吗?”  

她觉得还好吧。  

现在才四期,有江洋的第一案出彩已经够了,不可能期期出彩。  

也得给编剧们发育的时间不是。  

就像——  

“还有人说江洋江郎才尽呢,你不照样在网上同他大战八百回合?”  

刘夫人说。  

要不是她拦着,刘涛都要跟那网友线下11真人PK了。  

刘涛:“这不一样。”  

刘涛不觉得江洋后面这两本《三幕悲剧》和《谋杀启事》是江郎才尽。  

相反。  

他觉得江阳在不断的突破自己,在尝试推理小说新的写法。  

只是——  

有的推理小说主打故事代入感,看起来很爽。  

而有的推理小说,注重于诡计设计,甚至不乏整个文本就是诡计的写法,读起来没那么爽,也没那么吸引读者,江洋近期这两本书就是如此。  

所以——  

这有的人觉得江洋现在推理小说不够惊艳了。  

然而。  

在刘涛的圈子里,很多推理小说自身爱好者,作者,编剧却十分推崇江洋的小说,觉得他的小说经典的不要不要的,甚至认为江洋可以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