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预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编纂字典这等文化大事面前,张飞做出一些让步也是众人所能理解的。  

第二天张飞离去时,橘林馆许多人就知道了张飞的来意,他以放弃北府番号为代价,将女婿夏侯献推到字典检校团队里。同时陈公国也有扶助卫公国,建立造纸工坊,提供两千台织机以作贸易的相关协议。  

廖立也是大清早来橘林馆等候,昨夜田信初步编好了字表目录,现在需要确定具体的增删条件。  

他在前厅来回踱步,激动的难以克制。  

字典,只要做好这件事情,足以名垂千古,足以夸功当世,抬高每一个参与者的门第。  

启蒙字典,有启蒙的,肯定还有其他字典。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也只有己方目前有力量迅速推动字典的编纂、刊印。  

第一部字典的意义非比寻常,也只有己方能迅速推出。  

其他人势力,曹丕那里虽然积极学习、改进造纸及印刷方面的技艺,这本是为了发行粮票,取代五铢钱而做的努力,现在却正好能用上。  

只是其内部与世家混合在一起,编字典会激化矛盾,如果想要掩盖这个矛盾,就要不断扩大编纂团队,反而降低效率。  

汉朝廷这边则是缺乏人手,也缺乏纸张、刊印的技术。  

启蒙字典故名意思,肯定是简化的字典,先编纂出来,顺便积累经验,为下一步更为正规、恢弘的字典做准备。  

田信忙碌半宿,清晨也算睡到自然醒。  

与关姬一起吃早饭时,关姬说:“夫君,馆内、馆外人皆多动,此事恢弘不在熹平石经之下呀。”  

“是,何止这些人,我料江都方面也躁动难安。”  

田信端着牛奶咕嘟咕嘟喝着,如今饮食方面营养摄入充足,雄壮比之赵云、关羽、张飞有些不如,但也算得上匀称,有肉。  

缺点还是一样,肌肉群发达,体脂始终很难提升,长不了膘。  

膘肥体壮,才是一名甲士的基本素质;出征在外,搏杀在即,都是在靠一身膘提供续航、攻击增幅、防御缓冲。  

冷兵器的精兵,第一要素就是膘肥体壮,跟使用热兵器的士兵不同。  

田信目光迟疑,思索字典引发的风暴规模。  

这个规模应该是不断壮大的,初期应该是自己可以承受,顶得住的。  

原本计划是迁移到岭南,召集人手先编纂一本类似《世说新语》的书,随后再抄录经典,编纂一本《成语词典》,统合之人之经典、故事,用作启蒙。  

成语故事对军士的启蒙效果更大一点,这是自己亲自教学后的心得。  

唯有封闭的环境,才能督促军士按规划进行学习;如果环境动荡,军士心思纷乱,很难沉心于学习。  

而军士很多情况下需要进行劳动生产,或训练值守,所以不可能封闭在营垒中专心教学。  

所以日常教学时,是在一个相对开放、流动的环境里讲学;如果讲学内容围绕成语典故进行,能激发军士好奇心,增加启蒙效果。  

世说新语、成语词典之后,才会着手编纂启蒙字典,进而编录陈国字典。  

《陈国字典》、《陈国后汉书》则是今后国内文化相关的大事情,大概两代人收集资料,才能完成定稿。  

这是计划中收编世家的处置办法,参与这两部巨著的世家成员,自然而然的就跟陈国绑到了一起。  

现在不得不抛出字典这个计划、概念,究竟会引发多大的观念冲击?  

曹丕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做事方面比较挑剔,就连立太子,犹豫几次,还是选了一个长得好看的曹叡当太子。  

在他心里,皇帝本就应该由长得好的人来担任。  

自己这边搞字典,曹丕肯定会效仿…曹丕已经在信中夸赞雕版技艺之精妙,故意感慨印刷油墨的事情。想用耕牛跟自己置换油墨技术…油墨技术不解决,曹丕这里编好字典,就算刊印,效果也不理想。  

朝廷这边也有实力完成字典编录,问题也是一样的,缺乏油墨技术。  

造纸术从来都不是问题,这只是一个生产成本的事情,生产规模上来来,经过技术总结、提升,总能产出质量合适的纸张。  

雕版不难,难在印刷的油墨。  

所以麦城的印刷组织应该迁往岭南,免得自己一不留神,被朝廷征走。  

最好是自己南迁时,跟随自己移动,免得被截胡。  

印刷油墨也没必要劫走技工,只要当面审问明白技术关键,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可这么防着朝廷,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见他思索中回神,关姬好奇问:“夫君在想什么?”  

“我在想…朝廷值多少钱,我家又有多少钱。”  

田信拿起一个甜麦圈咬一口:“现在丞相不在,我还能在朝廷里搅风搅雨。等丞相回来主政,军民物业兴旺,我家这点积蓄,就算不得钱了。”  

自己家里的确有钱,除了蜀锦不能制造外,其他东西都能自给自足。  

关姬端着牛奶眨动眼睛:“夫君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在想放贷的事情,朝廷北伐肯定缺钱缺粮,我若凑集钱粮,待朝廷急需的时候借贷给朝廷。岭南两州十三郡,我家有两郡,正好让朝廷拿其他荒僻、不产一毛的郡…充作抵押。”  

田信满口胡话:“你想啊,岭南各郡两汉以来就没向朝廷交过税…去岭南当官,都是官吏搜刮土特产,自肥而已,于两汉朝廷而言并无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