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七十年代的来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于是海勒得以获得了洛克菲勒走后的空白,当然了,尼克松既然承诺了他,自然也要兑现。  

于是上台的尼克松在继续撤军的同时,就按着“计划”为他们开辟了柬埔寨“市场”。  

可是,这其实从头到尾都是个局。  

做局的是埃德加,艾森豪威尔,洛克菲勒,尼克松,还有韩怀义。  

狗头军师是韩怀义。  

执行人是埃德加,说客是艾森豪威尔。  

有述求的是尼克松,要甩锅的是洛克菲勒。  

被动的配角是苏俄。  

整日要做世界老大的苏俄看到美国人求他,都少脑子的很,想都不想就来“做主”。  

而真正接锅的,被算计的目标,就是自己要跳进来的海勒。  

他这么主动,是因为他是肯尼迪时代的遗留。  

他的家庭失去政治上主力牌面后,很累。  

现在被尼克松方面接纳后,他不想错过这个再度崛起的机会。  

而他本身则还是一个立志要为弟弟复仇的人。  

他不能放弃弟弟被斩首的仇恨,他必须要在韩氏家门口站住脚开出花来!  

所以,这个局,敞开口袋他就跳了进来。  

但是后世有句话。  

光棍不要斗势力。  

海勒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富豪,是大人物,对于韩怀义却不够看。  

更何况这还是尼克松洛克菲勒韩怀义的结合布局。  

不瞎说这种力量除非降维打击才能解决掉,他海勒入局自然是在等死。  

而这也不仅仅是解决海勒。  

主要还是要让洛克菲勒从泥潭脱身,美国也从这个泥潭里脱身,还要让海勒去买单才行。  

也就是说还要进行投入。  

当然了,目前投资人已经换成了海勒。  

69年,在尼克松批准后,美军开始正式轰炸柬埔寨并发动政变。  

70年,海勒意气风发的“一统”柬埔寨,完成了自己计划的第一步,他开始派员和越南沟通,要将北越力量全部清除。。。  

70年了。  

韩怀义就算是00后,他现在也70岁了。  

1900年时这货15,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时,这货18。  

如今韩怀义已经85岁。  

还没死。  

还没病,看上去还像个60多岁的人。  

并且也不是混吃等死的那种退休老头子,韩怀义现在依旧每天锻炼,每天吃牛肉,谈不上活蹦乱跳但是还有碧莲对于更年期后的老妇女叶妮娜不满。  

因为叶妮娜不给他玩了。  

为什吗不给玩,我还行!  

韩怀义因此很不快乐,但这个年岁吧,他要去再找一个那也太扯了,就算有肯和他鼓掌的,也绝对不是为了爱。  

以他的地位又做不出少年时候的事,没法票是不是。  

他毕竟要脸啊。  

要是混了一辈子,到老因为票昌上个头条,就算不传出去,被儿女晓得的话也没脸了是不是。  

所以韩怀义蛮憋的。  

他都不想看到风华正茂的儿媳妇和豆蔻年华的孙媳妇们。  

但是有些场合他是逃不掉的。  

比如韩奉武的儿子周岁,他不出席怎么行?  

70年3月2日下午6点。  

33岁的韩奉武和周淑芬站在香港新罗马国际大酒店门前迎宾。  

作为南贸区的掌舵,混血的韩奉武身材高大而气势雄浑。  

很有罗杰斯当年统御千军万马的风范。  

事实上他手下的南贸区管委会直属安保公司的军事力量也是相当可以的。  

他们共有12艘战舰,2艘航母,和8万士兵。  

当然航母的编制是挂琉球的,6万士兵也属琉球军区管辖,实际上属于他。  

至于财富。  

韩奉武现在的财富有南贸区的一个码头,一个汽车生产厂,一个海洋渔业基地,和账户上的几百万美金。  

看似不起眼,但是他实际控制的太平洋商贸银行的财富却也是属于他的。  

他能调动的资金物资更是数不胜数。  

这样地位的韩奉武的儿子,韩怀义的重孙过生日,真是头都打破也要争个门票的事啊。  

但是能来这里的其实不多。  

也就一个大厅20桌人。  

作为这家酒店的业主兼管理者的周淑芬含笑站在丈夫身边。  

然后她就见到一列车队从路头开来。  

好吧,老爷子来了。  

安保们赶紧肃立,韩奉武也走下台阶,不多久车队抵达,一个个老不死的从里面窜了出来。  

带头就是韩怀义。  

这厮挤着勉强的笑容,僵硬着胳膊。  

叶妮娜来挽他时,他还挣扎了下呢。  

韩奉武看的清清楚楚低声道:“又吵架啦?”  

“没有,她敢和我吵?”韩怀义傲气冲天的道,叶妮娜呵呵,然后掏出红包递给韩奉武说:“奉武,孩子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谢谢奶奶。”韩奉武眉开眼笑当场就拆。  

拆开后,里面是张商贸银行的金卡账户,这种金卡起步一百万美金。  

“我就不送你什么了。”韩怀义道:“反正香港的这些也都是你的。”  

接着杜月笙万墨林颤颤巍巍的也来给红包。  

当然还有戴雨民,还有冯才厚一班的老家伙们,谁出手都不小气,因为韩奉武的儿子,注定是这片基业的接班人。  

也是四代的掌舵,除非他扶不起。  

进去坐下后韩怀义接着又问:“景贤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