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杀死凶手的凶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霍华德最后又发来电文:“很抱歉将军,我们还在演习之中,所以不能再这里久留。”  

他以为会受到进一步羞辱。  

然而罗杰斯却很客气:“谢谢。有空喝一杯。”  

罗杰斯现在学会见好就收了。  

打什么打,那个比奉武还小的女孩子的皮肤那么的好!  

要是打起来,我万一死了怎么办?名将不可以被绿!  

渣男现在没太多热血了,只剩装逼。  

霍华德叹了口气,下达命令:“根据演习进程,我方预设苏俄意图进攻对马岛,我方前往进行拦截,出发!”  

列克星敦号的航海日志显示,这一天已经是11月21日。  

当他们远去时。  

瓦坎达的直升飞机抵达了海滩,对追捕者进行了残酷的压制打击。  

然后从直升飞机上下来了之前撤走的二毛子陈别江。  

接着有更多的瓦坎达海军陆战队士兵登陆。  

25分钟后,瓦坎达的舰载机划过光州的天空。  

朝阳下,五芒星闪耀,银色战机锐气逼人。  

瓦军随即开始通电要求朴志喜部五日内撤离光州自贸区范围,不然将受无情打击。  

白再勋则被陈别江护送去往白山也部。  

说是直接前往,其实沿途在收拢散去的各部。  

如果只是这样,朴志喜还想撑一撑,然而华府方面发来惊天的消息。  

瓦坎达军事叛乱当时就已经覆灭,小伊娃早将叛军处决,后期只是钓鱼而已。  

更重要的是。  

22日中午12点韩怀义在香港发表电视讲话,老二狗子精神抖擞的往脸上扑了点粉后,在镜头前嘚瑟两本书。  

奉武的夜斩海勒的唐朝版——旧唐书王玄策。  

他的魏晋版司马懿装疯卖傻。  

“以所谓的正义口号,去破坏既定的和平且合理的秩序,根本原因只为自己的利益。”  

“这样的人,是野心家,给他点阳光,他就会跳出来。”  

“于是我给了。”  

“然后我就看到了诸多丑陋的现象,曾经信誓旦旦跪在我面前的人,第一时间从怀里摸出刀来。曾经感激涕零家族能够壮大的人,他选择背叛,只为了获取自己能力之外的东西。”  

“最近的事,让我领悟了一句话。”  

“巅峰见证虚伪的拥护,黄昏见证忠诚的信徒!”  

“瓦坎达宣布和肯尼迪政府断交,并对朴志喜政府和苏俄进行经贸制裁,五日内朴军不撤离既定自贸区,将遭遇我军毁灭性打击。”  

“至于其他人的账,我一个个的算。”  

“对了,下次听到我的死讯,你们会不会怕?”  

而就在韩怀义丢出这个惊天的花招之后,德州忽然传来一个可怕的消息。  

12点30分。  

韩怀义结束讲话的一瞬间,肯尼迪总统在德州达拉斯的迪利广场遭遇枪击,生命垂危!  

全世界。。。  

在肯尼迪遇刺十分钟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首先向全国民众发布了这一消息。  

事情是这样的。  

12:30左右,当车队经过德克萨斯州教科书仓库(the  

depository)时,肯尼迪总统在被枪击后倒在了车后座上,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俯身在总统边,特工克林特·希尔试图将她推回座位上,以防其掉出车外。  

“当时肯尼迪总统的头骨已经被子弹击碎,鲜血喷溅到了我的衣服、脸和头发上。而肯尼迪夫人已经吓得手足无措。她在慌乱中试图爬上汽车后盖,伸手去够一块被炸飞的头骨。场面惨不忍睹,”希尔事后说。  

下午13:00,在正式宣布肯尼迪总统遇刺后,达拉斯帕克兰纪念医院(parnd  

hospital)前的国旗降下半旗。  

负责外部心脏按摩的肯尼斯医生称,第一夫人悲伤地扑倒在总统胸前。  

到下午14:00左右,空军一号返回距华盛顿特区不远处的安德鲁空军基地。当肯尼迪总统的灵柩被抬出放上救护车后,衣服上沾有血迹的杰奎琳·肯尼迪在其姐夫的搀扶下走出安德鲁空军基地。  

最终在1963年11月22日下午,美联社发布的新闻消息:“两名牧师从医院紧急病房走出,宣布肯尼迪总统死于枪伤。”  

约翰森随即宣布继任总统。  

举世都在怀疑这件事和韩怀义有关时,进一步消息传来。  

凶手被抓了。  

凶手奥斯瓦尔德当时匿身于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一处存放学校用书的建筑内,通过6楼的一扇窗户开枪打死正从这座建筑前经过的肯尼迪。  

然后他在枪击后迅速离开,乘坐公交回到居住地。  

而后他再次出门,偶遇达拉斯警官jd提皮特,心虚的奥斯瓦尔德最终用手枪射中巡警,逃到了附近的德州剧场剧场内。  

这还能放过他么?  

下午13:50奥斯瓦尔德就被逮捕。  

警方调查发现奥斯瓦尔德是美国前海军陆战队的枪手,曾旅居苏俄,后回国。  

但是他背后是谁呢?  

fbi第一时间加入此事,胡佛下达严令必须对其进行最最严格的保护,防止被人灭口。  

全美也都关注此事。  

但是被捕的凶手坚决表示,这件事就是他自己看不惯。  

神特么看不惯。。。但是有fbi的介入,有心人无法将祸水乱引。  

外界对于此事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