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和印第安人的交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过韩怀义对此并不着急。  

区区一个没了兵马,没有支持的阿玛多要是能翻天的话,那不叫见鬼了吗?  

放眼整个南美最大的势力就是美国,其次就该属他韩怀义了。  

他只要一直和美国保持利益一致,并拥有无可取代的地位,那么谁也不可能在他手中翻起浪花。  

所以韩怀义在战场彻底安定后,就收回了人马,并安排人请来了何塞和埃斯特拉。  

韩怀义的要求很简单:“这些俘虏都交给你们,受伤的留下救治,但新政府必须要付出报酬。”  

“因为我没有义务免费释放他们。”  

“带你们的军队整合这些家伙,然后尽快将阿玛多抓来。”  

“我想这个要求也附和两位的利益。”  

他玩的完全是后世美国的那套。  

大军摧毁既有政权,扶持傀儡亲美,并将前任订在耻辱柱上。  

如此,你好我也好。  

何塞和埃斯特万自然满口答应,反正又不是他们自己掏钱,而韩怀义这么操作还会让他们的军队壮大。  

另外就是抓捕工作也不会真的让他们独立完成。  

韩怀义会派遣出华人军队,装甲车,和战机辅助他们。  

人的两条腿是不可能跑的过轮子的,这一夜缺少补给的阿玛多要是能跑出50里他都是神。  

所以韩怀义毫不介意让他先飞翔会儿。  

当夜,在灯光的照射下,大批的俘虏被整编成队接受两位巴拿马人的分别管辖。  

华人军队也开始冠以治安警察部队的名义加入他们中间,后勤开始给大家发给单兵伙食,整顿完成后后勤还提供了帐篷席子以及驱虫等物资,让他们睡了好几个小时。  

次日。  

这些心惊胆战的俘虏还没有起,就听到战机的轰鸣。  

几十架战机离开机场以扇面向外围开始追捕逃兵,地面部队则接受教导,知道抓住巴拿马叛国者阿玛多会获得奖励。  

紧接着白俄军官们就哟喝这些懒虫按着昨晚的编队,拿着简陋的工具进入深山老林。  

每股俘虏由一队20人组的华人警察带领着。  

但每股俘虏中都有两到三个何塞或者埃斯特万的人协助管理。  

华人们不仅仅持枪还乘坐着高底盘的猛禽吉普,并有无线电对讲系统,能直接联系空军。  

空军在半空来回巡查,发现哪里有敌人,他们就射击警告同时呼叫地面部队过来抓捕。  

机枪特制的信号弹击中地面后会散发出大股的彩色烟雾,让人能在几里外都看的清清楚楚。  

DSG这么搞谁吃得消?  

没一会儿就有大批的巴拿马人从山林里钻出来投降。  

韩怀义却没管这些事,因为此时这货正在忽悠另外一群他看上的俘虏,印第安人。  

这里的印第安人说来才是巴拿马的真正土著。  

西班牙殖民者在侵略巴拿马时驱赶和屠杀他们,占有他们的祖地掠夺他们的财富,事到如今还常常威逼胁迫他们。  

这一幕不止在这里,在美国,乃至整个美洲都在上演。  

独立于新大陆的印第安文明在海航时代中遭遇了巨大的冲击。  

他们相对落后的文明体系被直接摧毁,这一幕可怕的悲剧持续有百年不止,要说印第安人怎么能不恨白人呢,只是他们无能为力。  

但现在他们亲眼目睹一个黄种人统御着千军万马将阿玛多的几十万大军打的落花流水。  

他的人没有杀他们,围困俘虏他们后也将他们独立看管。  

这其中似乎有些不寻常。  

智慧如印第安人集团中最大部落的酋长“长矛”,便利用这个长夜进行了思考,他敏锐的感觉到一种机遇的味道。  

事实也如他所料。  

当白俄们将那些白人黑人俘虏驱赶出去后,那个臭名昭著的黄种人杰克陈就来了。  

他通知他们:“我的首领韩,马上回来。他想和你们聊聊。”  

他顺便警告他们:“我们无冤无仇,为了你们的部落,不要做出任何危险的举动,不然你们将遭遇到世间最可怕的报复。”  

韩怀义其实没要他这么做,他只是让杰克陈通知印第安人,他要过来和他们聊聊。  

杰克陈的自作主张却也是应有之义。  

然而这样自然让韩怀义的洒脱变了味,不过同时也让印第安人有了更深的敬畏。  

紧接着十名白俄和九十位华军抵达这里做出戒备的姿态。  

印第安人看到这种架势未免有些骚动。  

这个时候韩怀义在瓦西里的陪同下坐车来到了这里,他下车看到这种架势后眉头微皱。  

但成熟的人不会刻意践踏手下的尊严显示自己的地位,那种人前人后对手下呼呼哈哈的白痴自以为威严,其实只会损耗自己的形象。  

自信如韩怀义只是对迎上来的杰克陈道:“没有必要。”  

然后他就冲那位长矛酋长伸出手:“我是查理,中文名字韩怀义。”  

“雅各布。”长矛欠身道。  

说起来印第安人的名字,有乳名,少年朋友之间的诨号,以及可以世代相传的部落战号。  

有些印第安人酋长的名字,就如本部落的王朝那样的传承。  

比如长矛酋长,他的名字来自五百年前本部落的英雄人物的外号,传承至今。  

所以说起来雅各布才是他真正的名字,当然他还有个少年朋友之间的外号“花狗”那特么就没必要自我介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