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俘虏饭菜香,杨凤妙计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阳仪进城之后,前面有一员大将接着,阳仪一见,正是张燕。  

张燕向阳仪一拱手道:“请阳将军随我去控制军营。”  

说罢,张燕掉转马头,率先向城中疾奔而去。  

阳仪不疑有他,带着大军紧跟在张燕后面猛跑,待跑到一条宽大的深巷街道之后,两侧几只火箭射出,宽大的街道上立即腾起一道火墙,将张燕与阳仪的军队隔开,然后四周火箭如雨而下,点燃地上的火油和两侧的房子,将个街道烧成一片火海!  

阳仪大惊,心知中计,连忙传令撤退。  

但是,瓮中之鳖,还能逃得脱吗?  

阳仪的四万军队入城之后,南门便被重新关闭了并用早就准备好的巨石封死了。  

城外的公孙康虽然也知道中计了,但是,此时虽然手中还有数万大军,却并没有任何攻城准备,没有带任何攻城器械,人和马是爬不上城墙的!公孙康在城外干着急。  

在大骂了一顿鲁肃是奸诈小人后,只好派人回去取攻城器械,但这一来一回的,那也得一个时辰之后了,估计到那时候,黄花菜也都凉凉的了…  

城内阳仪的军队大乱,烧死烧伤无数,自相残杀和践踏而死者更多。人多混乱,都往来路处疯跑,火场之中,又遇死伤的士卒阻滞,急于逃命的士卒,为了清空自己逃生路上的障碍,便将刀枪挥向自己身边的任何人或物。如此一来,其实自相残杀和践踏而死者,远远多过被火烧死和被唐军射杀者。  

伯仪的亲兵,拼死为伯仪在自家军队中砍开一条血路,又驱赶士卒扑向火场,用大量尸体暂时遮住大火,才得以从埋伏圈中突围出来。  

当伯仪带着数千残兵跑出埋伏圈后,一支大军挡在了前面。为首一条魁梧大汉,正是渔阳太守纪灵。  

“伯将军,你已经无路可走了,何不投降?”纪灵对着伯仪高声叫道。  

伯仪咬了咬牙,怒喝道:“辽东伯仪,岂是贪生之辈。”  

说罢,伯仪一夹战马,举刀冲向纪灵。  

纪灵一挥手,乱箭齐发,将伯仪射成刺猬。其它辽东兵见状,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纪灵又命人将火场扑灭出一个出口,将埋伏圈中的辽东残兵放出火场,予以收降,共得俘虏二万二千人,全部绑了押送军营中暂时关押。  

入城的四万辽东军,全军覆没。此时,城外的公孙康也终于取回了攻城器械,开始大举攻城。  

城内的唐军经过几天休战,早已恢复了战力,又加上刚刚获得一场大胜,更是士气高涨,将城墙守得严严实实的。  

公孙康连续发动了几波进攻,却是连城头都登不上去。  

气急败坏的公孙康发了狠,将手上近六万人马分成三队,轮番攻打,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将唐军累垮。  

情况对鲁肃来说依然严峻,渔阳城外有六万敌军,而城内只剩下不到一万守军,各种守城物资也所剩不多,鲁肃已经开始拆房取材用于守城了。  

尤其是,城内还有近两万的辽东军俘虏!俘虏比守军还多一倍!  

“杀俘?还是不杀?”  

鲁肃有些犹豫了,在当天的会议上,鲁肃特别与手下大将们讨论了这个问题。  

郭缊道:“按主公的要求,是优待俘虏的。”  

纪灵对鲁肃道:  

“这只是主公的要求,并非军规,主公之所以不将优待俘虏列入军规,就是为了提防遇到今天这种情况。  

所以我认为,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应该全杀了,以除后患!”  

张燕出身草根,深知民间疾苦,一听说要将两万多俘虏全杀了,立即反对道:  

“二万多条人命,怎么可以说杀就杀?这样做,不仅有伤天和,还会坏了我们唐军的名义,我们唐军不是一群暴兵,而是在仁德无双的唐王统领之下的仁义之师!”  

王双出身西凉,见怪了杀戳,在杀俘一事上更加坚决,听了张燕的话,立即反驳道:“义不理财,慈不掌兵!战争以打败敌军为目的,当此危急之时,断不可怀妇人之仁。如果万一在敌军攻城之时,俘虏闹事暴动,岂不坏了大事?”  

众人争执不休,便都地目光看向鲁肃。鲁肃沉思了片刻,缓缓地说道:“现在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就算俘虏听话,我们也得安排人看守,而我们兵力本就不足,所以…”  

“鲁大人且慢。”正当鲁肃要下令杀俘之时,裨将军杨凤打断了鲁肃的话。  

鲁肃眉头一皱,问道:“杨将军有何可有良计?”  

杨凤道:“吾有一个拙计,既可不杀俘,又可消弥俘虏隐患。”  

鲁肃道:“既有良计,何不早说?”  

杨凤笑道:“实在是因为…因为此计太臭,怕污了各位将军尊耳…”  

鲁肃笑道:“计谋哪有什么香臭之分,只要有效,就是好计。”  

杨凤本是张燕在黑山做黄巾盟主时候的军师,素有智谋。张燕见是杨凤,也是哈哈笑道:“杨兄的臭计,也必是妙计!”  

杨凤笑了笑道:“很简单的,只要让俘虏没有反抗之力就行了。”  

纪灵道:“这,大家都知道啊,饿到他们没力气就行了。问题是,这也需要至少三天才行,现在敌军攻城甚急,这三天时间我们拖不起。  

而且,我们还担心,要是完全断了俘虏的粮,俘虏们马上就会造反!虽然用绳子绑着的,但这么多俘虏,磨断几根绳子还不简单?”  

王双也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