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列阵战马腾,步兵挡铁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关于出兵的数量的问题,王嵩仍然不敢调动东线部队,只能动用长安的禁卫和亲卫军,所以,王嵩决产从禁卫中调兵两万,再从亲卫中调兵三万,组成五万人的西征军。随行将领除了张飞,典伟,胡车儿,何曼外,还带上了王凯。  

军师参谋方面,考虑到现在是比较动乱时期,王嵩不敢大意,只带了对西凉情况熟悉的贾诩。  

为防东线战事有受,王嵩安排徐庶驻并州,郭嘉驻洛阳,戏志才坐镇长安。民政后勤方面,则以荀彧为主。  

这次西征的五万大军,是王嵩军队之中精锐中的精锐,其中包括二万是狼骑兵,五千重骑兵,一万板甲步兵,一万五千半身钢甲步兵。  

王嵩想趁着曹操和袁绍没有时间来对付自己,一举清除凉州韩遂马腾这两个西北大军阀。  

王嵩的军队来到距离冀县城百里时,斥候来报前面有大量凉州兵列阵而来。  

王嵩登上小山坡,用望远镜向前方看去,但见前面约二十里的原野上,五个巨大的方阵在移动着,总兵力大约八万人左右,以骑兵为主,只有后面一个万人左右的方阵才是步兵。  

敌军中军的将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马字,说明这次来的敌军主帅是马腾。  

王嵩下令停止前进,对己方阵行进行调整备战。  

王嵩这次摆了一个比较独特的阵,将一万板甲步兵放到最前,将重骑放在步兵之后,左右两翼则是狼骑乓这个组合阵形,有些类似李傕与王嵩列阵而战时李傕用过的组合阵。  

之所以说有些类似,是因为王嵩并非完全搬用李傕的阵形,而对这一组合阵进行了几处改良,使其更加犀利。  

列好阵形,王嵩下令全军坐在地上休息,和着水吃些压缩干粮,以便交战时保持足够的体力。  

王嵩的这些作法,也很快被马腾的斥候报告给了马腾。马腾很奇怪王嵩会以步兵放在最前面,然道王嵩认为步兵可以战胜骑兵吗?  

事实上,步兵是可以战胜骑兵的,鞠义在界桥之战中,就是以步兵打败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不过,马腾地处凉州,并不知道有界桥之战的战况。  

这一次,王嵩正是想要复制鞠义的战法,而且,王嵩这一次所携带的武器,比鞠义的先登营还要犀利。板甲军的精钢盾牌,比鞠义先登营的更要坚硬光亮,光亮到平时必须套上一个牛皮套,否则可能会闪到别人的眼睛。这种盾牌,被王嵩命名为银光盾。  

而板甲军的强弩,参考了王嵩从后世带来的军弩,虽然因材料的原因,无法达到后世军弩的射程,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足够的强悍。  

关于这个强弩,从刚穿越开始,王嵩就一直想要仿制,但材料条件无法达到,需要高性能的合金钢,所以王嵩就放弃了。直到几个月前,马均改善了用于弓弩的特种钢性能,才勉强可以将射程达到120步左右。(古代的弓箭射程在100步左右,但弩会比弓射速慢古代一步等于现在1.3米左右)。为了表彰马均,王嵩下令将这种军弩命名为马氏弩这次王嵩西征,带了三千张马氏弩,二千张银光盾,这两样东西,才是王嵩以步胜骑的底气。  

午时过后,太阳开始从西南边射过来,而王嵩正处于马腾的东北方向,太阳光从西南方射过来,刚好会晃到王嵩军的眼睛。  

这种情况,通常只有战场小白才会这样选择的,沙场经验丰富的将军是不会这样选择的。  

因为阳光晃到眼睁,会影啊到战士的视觉,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视觉受到影响是非常危险的。  

马腾心中升起了很多的疑惑和不祥的预感:  

然道王嵩是战场小白吗?显然不是,那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列阵?  

不过,马腾已经没有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随着两军距离接近,王嵩已下令备战了。  

骑兵上马,盾兵竖盾,枪兵架枪,弩兵上弦。动作整齐划一,让老于等伍的马腾吃惊不小。  

马腾是识货的人,从王军(后续称王嵩的军队为王军)的这些整齐有序的动作中,立即看出了这支军队门训练有素和战力不凡。  

不过马腾也不是吃素的,论骑战,凉州兵有绝对的自信,论将士的勇悍,凉州兵冠甲天下!  

更何况马腾自己有八马人马,而王嵩只有五万人马?  

两军相距两里时,马腾一挥手,中军的骑兵开始加速,雷霆万钧般扑向王嵩的板甲步兵。  

王嵩紧紧地盯着奔驰过来的骑兵,耳边响起亲兵的报数:  

“200步…  

150步…  

100步80步!  

60步!  

王嵩一声令下,亲兵使劲敲响了战鼓。  

前排的盾兵一齐拉掉银光盾的牛皮套,强烈的阳光照在银光盾上,反射出刺目的强光束,这刺目的强光束晃到冲锋而来的战马眼睛,让战马瞬间失明而受惊!  

受惊的战马转身乱跑,又被后面的战马撞倒,刹那间凉州骑兵便弄得人仰马翻!  

王嵩令强弩手同时攒射,马腾的前军几乎陷于全部陷入混乱之中。  

王嵩见马腾前军已经乱了,便立即让传令兵吹响号角。  

随着号角响起,板甲步兵向两侧快速闪开,给后方的重骑兵让出一条道路来。  

五千重骑兵如压路机一般,向凉州兵压了过去,所过之处,血肉横飞…  

马腾见前军崩溃,连忙令左右两翼骑兵出击,马超和庞德得令,各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