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善良常欺世,仁德总盗名(1/2)
鲜于银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这种小村子,充其量也就几百人而已,我们要救的青州数百万黎民百姓,又怎能在意这几百人?与数百万青州百姓相比,这几百个百姓又算得了什么?刘将军切不可太心慈手软啊!”
刘备道:“理是这个理,可这要是让“不明真相的群众”知道了,还是不太好啊。”
如果王嵩在这里,一定会非常惊讶——后世经常见诸报端的那个词——“不明真相的群众”,竟然是刘备发明的!
程绪笑了笑道:“刘将军这“不明真相的群众”一词,用得非常好。我们要治理好青州,就得让青州人心服,所以,用水淹村子这件事,千万不能让“不明真相的群众”知道。”
“那就全杀了,死人不会说话,自然也就不会去蛊惑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了。”鲜于银满不在乎地说道。
鲜于银本是干惯了刀头舔血的江湖刺客,与其他人机比,自然更加地心狠手辣!
刘备想了想,对鲜于银道:“我听说袁谭带人到处屠杀百姓,也许那个村子里的百姓早就被杀光了。你今天晚上带一千亲信士兵,过去检查一下吧。”
鲜于银心知肚明,拱手行了一礼道:“刘将军英明,那个村子里的百姓,肯定被袁谭杀得一个不剩了。我今天晚上一定好好“确认”一下。”
说罢,鲜于银咬了咬牙,带着本部的一千鲜于家兵离开了刘备的军营,向小村而去。
是夜,鲜于银伪装成袁谭的军队,连夜杀光了村子里一千多口人,连产妇怀中的婴儿却没有放过!
第二天早上,鲜于银和一千多家兵浑身浴血地回到了营地,向刘备报告道:
“刘将军果然有未卜先知之能。那个村子里的百姓,都被“袁谭”给杀光了,一个活口都没有!”
刘备非常伤心地说道:“袁谭狗贼,百姓何辜?为何要杀我百姓?我们一定要为百姓报仇!”
为村里百姓“伤心”完了之后,刘备擦干脸上的眼泪,用非常坚定的语气说道:
“哀兵必胜,告诉所有将士们,我们要为村民们报仇!”
于是,刘备将人分成两组,鲜于银带一组人派去村子南边的崖口边,将几百年前修的那条沟渠堵上,刘备亲自带一组人去扒淄水河岸。
刘备一边指挥人扒河,还一边悲天怜人地大声说道:
“所掘缺口不宜过大,能淹到城北袁军即可。若是水势太大而冲垮了城墙,城内的百姓又会受苦。
孔子曰:君为重,民为轻,社稷次之。孟子曰:官为舟,民为水,水能…呃!”
说到一半,被人拉了一把,刘备回头一看是程绪。
程绪轻声对刘备说:“你后面这句话不是孟子说的,是王嵩说的…。”
“呃…。”
临淄城外的袁谭,仗着人多,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颇有几分意气风发,天下英雄谁敌手的感觉。
如今打得田楷龟缩在城内不敢出城,袁谭对城外的警惕也开始放松了下来。
袁谭并不认为田楷在城外会有援军,如今在青州,谁还敢跟袁家做对?
所以,袁谭只是安排每日攻城不断,并没有太在意城外的情况。
这几天城上的抵抗越来越弱,袁谭等人乐观地估计,再过几天,拿下临淄已无悬念。
天刚蒙蒙亮,田楷就带何着手下部将走上了城头。
虽然在之前的乐安大战中被颜良打成重伤,但仍然坚持每天上城亲自指挥作战。
心中忧郁的田楷睡不着觉,想到天亮后即将面临的大战,田楷早早地便上城来巡查了。
如今城内军队已经不足三万,要面对袁谭将近七万人的进攻,士气非常低落。昨日激战一天,袁军屡次登上临淄城,虽然经过血战,最后都将袁兵赶下了城墙,但以现在的士气,不知还能撑多久。
田楷深深地叹了口气,将目光投向袁军的营寨方向。
突然,田楷听到了隐隐的雷声从袁军的方向传来!
“不对,这不是打雷的声音,这是洪水爆发的声音,然道袁谭想水淹临淄?”
田楷大惊,一边传令准备作战,一面借着星光仔细地观察袁谭营地。
突然,田楷看到袁谭的营地开始沸腾起来,人喊马嘶,一条水线从远处向袁谭的营地压了过去,片刻间便将将袁军营地淹为一片汪洋!
“不对啊,然道袁谭想淹临淄,连自家军队一起淹了?“田楷纳闷道。
不过,现在来不及想这些了,当务之急是赶快自救。田楷大声呼喝,让军队全部上城墙,又向城内百姓传讯,让百姓尽快搬到高处。
好在洪水似乎并不是很大,连续两波洪水拍向城墙后,后续的洪水一下子又变小了。
田楷所不知的是,刘备在看到水淹了袁军营地之后,立即又令人堵着了淄水上的缺口。
袁谭的军营,被洪水一冲,死伤上万人,好在洪水很快减弱,不至于全军受到影响。但是屯积在营地的粮草,几手全被水冲走了。就算一些没被水冲走的,也都被水泡湿了。
袁军虽然主力仍在,但是,这仗却没法打下去了!袁谭只好领着大军,退往乐安。
洪水也不是很大,有城墙挡着,也没对城内造成影响,
田楷见袁军退去,正自纳闷间,只见一支约五千人的军队来到城下,为首一人,正是以前在幽州时认识的大耳朵刘备刘玄德!
刘备道:“理是这个理,可这要是让“不明真相的群众”知道了,还是不太好啊。”
如果王嵩在这里,一定会非常惊讶——后世经常见诸报端的那个词——“不明真相的群众”,竟然是刘备发明的!
程绪笑了笑道:“刘将军这“不明真相的群众”一词,用得非常好。我们要治理好青州,就得让青州人心服,所以,用水淹村子这件事,千万不能让“不明真相的群众”知道。”
“那就全杀了,死人不会说话,自然也就不会去蛊惑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了。”鲜于银满不在乎地说道。
鲜于银本是干惯了刀头舔血的江湖刺客,与其他人机比,自然更加地心狠手辣!
刘备想了想,对鲜于银道:“我听说袁谭带人到处屠杀百姓,也许那个村子里的百姓早就被杀光了。你今天晚上带一千亲信士兵,过去检查一下吧。”
鲜于银心知肚明,拱手行了一礼道:“刘将军英明,那个村子里的百姓,肯定被袁谭杀得一个不剩了。我今天晚上一定好好“确认”一下。”
说罢,鲜于银咬了咬牙,带着本部的一千鲜于家兵离开了刘备的军营,向小村而去。
是夜,鲜于银伪装成袁谭的军队,连夜杀光了村子里一千多口人,连产妇怀中的婴儿却没有放过!
第二天早上,鲜于银和一千多家兵浑身浴血地回到了营地,向刘备报告道:
“刘将军果然有未卜先知之能。那个村子里的百姓,都被“袁谭”给杀光了,一个活口都没有!”
刘备非常伤心地说道:“袁谭狗贼,百姓何辜?为何要杀我百姓?我们一定要为百姓报仇!”
为村里百姓“伤心”完了之后,刘备擦干脸上的眼泪,用非常坚定的语气说道:
“哀兵必胜,告诉所有将士们,我们要为村民们报仇!”
于是,刘备将人分成两组,鲜于银带一组人派去村子南边的崖口边,将几百年前修的那条沟渠堵上,刘备亲自带一组人去扒淄水河岸。
刘备一边指挥人扒河,还一边悲天怜人地大声说道:
“所掘缺口不宜过大,能淹到城北袁军即可。若是水势太大而冲垮了城墙,城内的百姓又会受苦。
孔子曰:君为重,民为轻,社稷次之。孟子曰:官为舟,民为水,水能…呃!”
说到一半,被人拉了一把,刘备回头一看是程绪。
程绪轻声对刘备说:“你后面这句话不是孟子说的,是王嵩说的…。”
“呃…。”
临淄城外的袁谭,仗着人多,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颇有几分意气风发,天下英雄谁敌手的感觉。
如今打得田楷龟缩在城内不敢出城,袁谭对城外的警惕也开始放松了下来。
袁谭并不认为田楷在城外会有援军,如今在青州,谁还敢跟袁家做对?
所以,袁谭只是安排每日攻城不断,并没有太在意城外的情况。
这几天城上的抵抗越来越弱,袁谭等人乐观地估计,再过几天,拿下临淄已无悬念。
天刚蒙蒙亮,田楷就带何着手下部将走上了城头。
虽然在之前的乐安大战中被颜良打成重伤,但仍然坚持每天上城亲自指挥作战。
心中忧郁的田楷睡不着觉,想到天亮后即将面临的大战,田楷早早地便上城来巡查了。
如今城内军队已经不足三万,要面对袁谭将近七万人的进攻,士气非常低落。昨日激战一天,袁军屡次登上临淄城,虽然经过血战,最后都将袁兵赶下了城墙,但以现在的士气,不知还能撑多久。
田楷深深地叹了口气,将目光投向袁军的营寨方向。
突然,田楷听到了隐隐的雷声从袁军的方向传来!
“不对,这不是打雷的声音,这是洪水爆发的声音,然道袁谭想水淹临淄?”
田楷大惊,一边传令准备作战,一面借着星光仔细地观察袁谭营地。
突然,田楷看到袁谭的营地开始沸腾起来,人喊马嘶,一条水线从远处向袁谭的营地压了过去,片刻间便将将袁军营地淹为一片汪洋!
“不对啊,然道袁谭想淹临淄,连自家军队一起淹了?“田楷纳闷道。
不过,现在来不及想这些了,当务之急是赶快自救。田楷大声呼喝,让军队全部上城墙,又向城内百姓传讯,让百姓尽快搬到高处。
好在洪水似乎并不是很大,连续两波洪水拍向城墙后,后续的洪水一下子又变小了。
田楷所不知的是,刘备在看到水淹了袁军营地之后,立即又令人堵着了淄水上的缺口。
袁谭的军营,被洪水一冲,死伤上万人,好在洪水很快减弱,不至于全军受到影响。但是屯积在营地的粮草,几手全被水冲走了。就算一些没被水冲走的,也都被水泡湿了。
袁军虽然主力仍在,但是,这仗却没法打下去了!袁谭只好领着大军,退往乐安。
洪水也不是很大,有城墙挡着,也没对城内造成影响,
田楷见袁军退去,正自纳闷间,只见一支约五千人的军队来到城下,为首一人,正是以前在幽州时认识的大耳朵刘备刘玄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