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洪门昆仲(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衅的意思,因为外人要进洪门总舵大堂,那除非是洪门被人吞并了。  

全叔微笑着看向何应求,有些事不用他说,何应求自然会教他。  

便听何应求开口道:“阿飞,三合会总舵大堂不是谁都有位的,只有洪门昆仲才能进去,年轻人不知道规矩,阿全你别介意啊!”  

全叔摆摆手,笑吟吟的道:“你说的哪里…呃…”  

他正说着,神色却是突然一凝,脸上的笑容迅速消失,变得严肃,看着杨翼飞正色道:“你是洪门昆仲?”  

何应求和马叮当也惊奇的看着他,周围三合会核心成员脸色也变得庄重肃穆。  

只见此时杨翼飞做了个动作,他双手手掌摊开,掌心向内,手背朝外,双手食指曲起,齐齐提到两肋之间。  

听了全叔的问话,杨翼飞微微一笑,继续动作。  

他双掌翻转,竖起大拇指,在胸前绕了几个圈,随即一前一后比在胸前。  

而这几个动作翻译成语言,其含义是:“金码头银码头,来到老哥贵码头,山清水秀,人豪地杰,不周不到之处,望老哥海涵恕过。”  

见杨翼飞比出了这几个动作,全叔身子渐渐挺直,也开始比划动作,他右脚伸出,站了个虚步,双手握拳竖起大拇指,在胸前环绕一周,随即一手放在左胸,一手平伸,大拇指向前一点。  

这几个动作的含义为:“金驾银驾,不知兄弟你龙虎圣驾,早知龙虎驾到,必当远迎。”  

两人做完这个陌生洪门昆仲之间见礼的手势,全叔对杨翼飞展颜一笑,朗声开口道:“忠义堂前红光照,五湖四海共一家,三川五湖拜神坛,承传洪门三柱香。”  

杨翼飞立刻接道:“三川五岳来结拜,五湖四海聚钱财,要将日月来扭转,乾坤落在洪门中。”  

全叔毫不停顿,紧接着道:“请教尊姓。”  

杨翼飞:“姓杨。”  

全叔:“再请教尊姓。”  

杨翼飞:“姓陈。”  

全叔:“三请教尊姓。”  

杨翼飞:“姓洪。”  

全叔:“因何一人有三姓?”  

杨翼飞:“父母所生有一姓,身随拜兄有一姓,身入洪门有一姓,故而兄弟有三姓。”  

全叔:“金山银山,不知小兄弟是哪一座名山?”  

杨翼飞:“好说好说,兄弟青云山。”  

全叔:“请问小兄弟哪里去?”  

杨翼飞:“往香江而去。”  

全叔:“可有公文腰牌?”  

“有。”杨翼飞举起左手,弯起食指,道:“左手为票。”  

又举起右手,弯起食指,道:“右手为牌。”  

随后双掌合什,道:“合掌为印。”  

左手按胸口,道:“良心为凭。”  

右手指嘴巴,道:“口为号令。”  

全叔:“有何为证?”  

杨翼飞:“有诗为证,五祖赐我天下同,文凭常在我心中,位台若问根源事,三八二一同一宗。”  

全叔与杨翼飞对到此,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杨翼飞是洪门昆仲无疑。  

因为不是洪门昆仲,是不会懂得这些手势与暗语的,甚至地位不够的洪门子弟,都不可能会懂这些暗语手势。  

此时全叔看向杨翼飞的目光大为亲近,不过过程还没完,确定了对方的身份后,还有一个流程,就是“拉拐子”。  

所谓拉拐子,便是互相通报对方在洪门中的级别地位。  

便见全叔左手勾起食指与无名指,置于肩头,右手比出大拇指,对向杨翼飞,道:“天下洪门是一家,敢问小兄弟堂上烧几炷香?”  

左手放的位置也代表了自己在洪门中的地位,放在肩头表示为龙头,也就是古代的总舵主,在堂上烧六炷香。  

放在手肘处,则是分舵香主级别,烧五炷香,便如蒋天生和骆驼,就是这个级别。  

放在腰间则是堂口老大级别,古代叫头目,烧四炷香,比如所谓的铜锣湾扛把子,就是这个级别。  

杨翼飞在天地会中本是香主兼副总舵主,既可以放肩头,也可以放手肘。  

但现在他可不能按这样算,哪怕大陆洪门跟香港洪门没多少交集,但香主级别已经是非常高的地位,全叔他们多少应该知道一些。  

所以杨翼飞比出了同样的动作,只不过左手放在了腰间,口中道:“青木堂前四炷香。”  

全叔:“不是英雄不上山,不是好汉不登堂,你哥子有仁有义,自家兄弟不拘家务常理,得位,小兄弟里面请。”  

杨翼飞微微欠身,也伸手道:“老哥子先请。”  

全叔满意的点头笑了笑,又对何应求道:“应求,没想到你这个晚辈竟然是洪门昆仲,就委屈你们先到偏厅坐坐,等我和小兄弟谈完事,大家一起吃顿饭。”  

何应求摆手道:“你们谈吧!不用管我们。”  

杨翼飞也对马叮当眨了眨左眼,随即跟在全叔身后走进了大堂。  

马叮当又好笑又佩服,想不到他还真懂得洪门的内部手势暗语,这几百年前的关系,还真让他用上了。  

杨翼飞具体跟全叔谈了些什么,何应求和马叮当都不知道,只知道一个多小时后,他们走出大堂,进入偏厅时,全叔对杨翼飞的态度已经截然不同。  

那种亲近绝不仅仅是因为杨翼飞是大陆来的洪门昆仲,恐怕其中还有些他们不了解的内情。  

不过虽然他们关系很近,但这毕竟是洪门的内部事务,既然全叔和杨翼飞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