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女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们还不知道吗,她是很讲规矩的,严于律己,回去之后,从未透露贵宗,守口如瓶,妾身也只是亲人的缘故…”  

她小心翼翼讲到一半,院中突然传来一道陌生女子的嗓音。  

不是那位大女君,院内还有第二人!  

“你有句话说的没错,三师妹确实最讲规矩,也最讲道理,还很认死理,师尊在世时,把草堂交给了她,主张门内刑罚,大师姐错了都得挨三两板子。  

“其实不光是她,范阳卢氏不管是北祖四房,还是你们帝师房,培育出的读书人、走出来的奇女子,都是出的名的认死理,三百年前那位违背祖训、举家南迁来求助本宗的卢姓读书人是如此,三百年后破例录入本宗女君殿的三师妹亦是如此。”  

“这三礼传家、世代工书的范阳卢氏很好,但时至今日却有人例外,令大师姐和我有点失望,因为她撒了谎。”  

巧言善语的李纨顿时噤声。  

原本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偏过头的卢惊鸿,脸庞也愣了下。  

只听院内那陌生女子的嗓音温柔且慢吞,却万分笃定:  

“三师妹绝不可能托这种关系,走这种后门,说是什么带信物来,让本宗照顾族人,滑稽胡言,坏三师妹清誉,当初的三师妹,是宁愿缄默死磕,也不拿家事私计求助于我们。  

“现在你却带了她玉镯来,说她是要本宗帮忙照料子侄,李纨,你不老实,不过念在你娘家姓李,陇西李氏吗,是些身段灵活,很会站队交际的。”  

小院内外,一片寂静。  

只有不久前李纨、卢惊鸿隐约听到过的铃铛声,在院中再度清脆响起,似是在伴随着那温柔女声主人的脚步。  

卢惊鸿转头,看向一路随行的自家娘亲,眼神愤慨:  

“娘亲,小姑到底有没有这么交代过,我也奇怪,小姑为何没与我说过,她和你的话一向也少,你为何要乱传她话?此举不是我卢家人所为,你快与大女君说实话。”  

李纨脸色有些尴尬,看了看心急如焚的儿子,又看了看寂静的常青藤院墙。  

她低下头,有些惭愧道:  

“大女君,妾身承认,是稍有误导,小姑没提过带玉镯来找你们的事,这玉镯是妾身私自带来的,是小姑留在家中的,也确实是婆婆传下来的,这点不假,只是小姑没交代帮衬的事罢了。”  

雪中烛的嗓音再度响起,愈发冷淡:  

“你带儿子南下祭祖的事,她知道吗?”  

李纨如实答:  

“小姑应该不知,我们准备南下祭祖的时候,她已许久未归家,了无音讯。”  

“她去哪了?”  

“不知,妾身与惊鸿都见她见的少。”  

雪中烛又问:  

“你们范阳卢氏和其他五姓七望的那些乱七八糟的麻烦,都解决了?”  

李纨低头:  

“幸亏有小姑回来助力,还有崔、王几家一起齐心协力周旋,外加一些小让步,算是暂时破了洛阳那位圣人的阳谋,五姓的禁婚诏被卡在了凤台,暂时搁置了;  

“翰林院和春官礼部的翰林、编修中,所有的五姓七望子弟,特别是出自咱们范阳卢氏的那几位学习良翰气节‘一字不改’的翰林,和所有与咱们五姓有联系的修书官员,全部退出《氏族志》的编写…  

“新修的《氏族志》,卫姓放在了原先‘崔卢’的位置,是甲姓中第一甲门之首,排天下第一。”  

雪中烛冷笑一声,打断:  

“不还是妥协低头了,卫昭就差没把你们五姓七望给禁婚,把那挺了几百年的脊梁给敲断。”  

李纨尴尬一笑,轻叹了声:  

“也不能这么说,是有一些妥协在里面,但也不算输,还是把圣人伸来的大手给顶回去了,要知道打一开始,圣人和背后推波助澜的卫氏双王就是奔着肢解五姓来的,新修本朝《氏族志》只是一个引子,发威的借口罢了。  

“这件事,圣人其实很早就想做了,只是中途一路都被营州之乱、西南匡复军叛乱等大事给打断,隐而不发。  

“而这一次能够安然化解,消停几年,所借助的东风其实也差不多…圣人、魏王和梁王本来是要借助大周颂德天枢的建成,携势来狠狠讹一笔的,我们五姓七望不得不去观摩天枢仪式,崔氏老族长在层层压迫下,甚至都准备割肉让出一位特殊的崔氏贵女联姻外姓,来当众表态…”  

说到这里,李纨长松了一口气,露出些笑来:  

“幸亏大女君与贵宗神女们神通广大,剑法绝世,在江州浔阳摧毁了那座东林大佛,匪夷所思的令四方神像与颂德天枢一起连坐崩碎,让卫氏和宫廷司天监耗费的巨量心血全部付之东流。  

“现在圣人的心神并不在咱们五姓七望身上,那猖獗的卫氏双王也消停下来了,不敢再惹咱们。  

“大女君,此前稍用话术,耍小聪明,是妾身不对,太想送惊鸿入剑泽了。  

“妾身这一次带着惊鸿一起南下祭祖,实在是过于仰慕阁下与贵宗风采,满心感恩…  

“惊鸿自幼喜剑,与他小姑一样,以前他阿翁阿爹把他关在阁楼读书,他却常常折枝练剑,小姑随手教他的两招,也勤练不休,妾身虽然和他阿爹一样,一开始反对,却也默默看在眼里。  

“都说有志者事竟成,惊鸿还是有毅力的,谁说范阳卢氏的男儿一定要读书?她小姑不也是榜样,不去读书也能救家族于水火。  

“若是能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