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闯海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过了一个热闹年,又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甲肝大爆发中,拉开了一九八八的序幕。  

“哥,听说了吗?上海那边闹甲肝了。”回到京城的第二天,胡同就找上了门,第一句就先聊上了时下正火爆的热闻。  

林启风瞥他一眼“电视报纸上都是新闻,你觉得我会看不到?”  

胡同嘿嘿一笑“我不是看你刚回来吗,听说那边已经传了几十万人了,这么严重,你说会不会传到京城来?”  

“不会。”林启风语气笃定,已经经历过一次,前因后果他都一清二楚,态度自然肯定。  

这次甲肝大爆发,早在一月初就已经有了征兆,当时上海市门诊腹泻病人突然增多,症状跟痢疾相似,但痢疾病程很短,而甲肝通常有两到六周的潜伏期,这让很多医生都意识到,这次突然流行的痢疾,很可能是甲肝爆发的前兆。  

果然,到一月下旬,甲肝人数开始爆发,1月19日前,市每天的发病人数还在百人左右,之后迅速开始成倍增加,到一月底,每日新增病例达到了一万人左右,进入二月彻底迎来了高峰,单是2月1日当天,确诊人数就接近两万人。  

疫情突然加剧,且仅通过日常接触就能起到传播作用,导致恐慌的情绪不可避免的在上海开始蔓延,市人民基本都处在人心惶惶之中。  

熟人见面不敢握手,走在街上一旦发现有谁面色发黄,必然敬而远之,都是随处可见的景象。  

好在上海市政府反应很快,疫情发生后没几天,便迅速查清了源头,一种上海人偏好的美食——毛蚶,并面禁止了毛蚶的售卖和食用,集中收缴销毁了一大批毛蚶,从根源上杜绝了疫情的蔓延。  

随后电视、报纸、广播各种宣传渠道,展开了360度方位无死角的科普式宣传,每天十几个小时滚动播出,向民众讲解甲肝有哪些症状,该怎样预防,如何洗手,如何消毒,有症状要上报,及时隔离。  

同时街道、居委会挨家挨户发宣传单,拉网式排查居民有无症状。  

市紧急动员起来,各种有力举措相继出台,迅速制止了疫情的蔓延趋势,使得这场汹涌袭来,导致几十万人感染的特大疫情,最终只局限在了上海,最多几个临进的省市偶有波及,并没有形成国大蔓延,影响相对较小。  

但本次甲肝的肆虐,对上海乃至国的反思都很深远,最直接的就是促使了《传染病防治法》的出台,加强了公共卫生安意识,总结了各种应对疫情的手段,也为紧随其后席卷国的病毒性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的防治,提供了有力借鉴。  

“哥,你就这么肯定?是有啥根据吗?”胡同明显有些惊讶。  

林启风平淡道“根据自然是有,多看看这几天的报纸,你就能发现上海的发病人数已经连续十天保持在下降趋势了,跟最高峰相比,最近几天的发病人数已经减少了80以上。  

而且周边几个省市报道的病例也不多,很明显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了,接下来等消化完前期积累的病例,最多再有两个月,这次疫情也该过去了。”  

胡同摸摸脑袋,尴尬笑道“您也知道我不爱看报纸的,这几天就听家里人在瞎咋呼了,一个比一个说的凶,我老娘还不知道从哪买了一大堆板蓝根,一问价格才发现,居然比平时贵了四五倍,平时扣扣嗖嗖一个人,这次这么下血本,害得我还以为会很严重呢。  

不过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  

每逢危难,总有人会冲锋在前,也总有人会趁机贩卖恐慌,从而大发国难财,这次是,以后也会是,而且每次都必不可少会有板蓝根,好似能包治百病,林启风已经见怪不怪了。  

瞥一眼胡同,又问道“你过来不会只为跟我说这些吧?”  

“不是。”胡同摇摇头,开始正色道“今天上午刚看到的消息,国务院印发了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决定从今年起,用三到五年时间,把住房制度改革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开。  

这也就是说,房地产市场以后不止在深圳,在国范围内都会兴起了。  

您也知道,深圳市场毕竟不大,房改刚开始,能拿出的地块不多,年前我们虽然拿到一块,可是之后什么时候再能拿到就没准了。  

公司已经开起来了,老闲着也不是办法,现在既然国市场都开放了,我想着我们以后是不是可以去其它地方拿地,然后进行开发?”  

“你想去上海发展?”林启风瞥他一眼。  

到现在他才算是听明白,胡同进门就开始唠叨,都是在为现在做铺垫呢。  

胡同点了点头道“是有这个想法,上海也是第一批开放城市,这几年发展的一直不错,后续听说还要修黄浦江大桥,地下铁道,程控电话,还有机场,好几个大项目要上马,我感觉发展前景不错,有开发价值。  

而且,莹莹家就在上海,过去之后她还能经常回家看看。”  

林启风似笑非笑道“最后这条才是根本原因吧?”  

胡同嘿嘿一笑,也没否认。  

林启风撇撇嘴“想带媳妇回娘家就直说,绕这么多弯子,怕我不同意吗?”  

胡同讪笑道“那不能,哥你是啥人我还是清楚的。”  

“我要是真不同意呢?”林启风勾起嘴角,饶有兴趣问了句。  

去上海开发房地产绝对没错,但此时最好的去处还真不是上海,如果他没记错,国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