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对立(5/6)
全恢复,浩然正气剩下了五道。
可以说要再来一次的话,宋知书肯定扛不住,而也因为这一次的大战,让他心里更加明白了浩然正气的重要西,可惜没有将那妖魔斩杀,不然也可以获得浩然正气。
按照估计,那老者必然是阴魔中极为强大的存在,不然怎么会留下妖魔之血呢?
且连万世阁主都将暂时节奏,所以只要将其击杀,那至少是数十道以上的浩然正气。
可惜宋知书明白,自己根本就做不到,如果那老者没有设局,直接出手,那恐怕才是真的凶多吉少了,所以这一次能安然回归,实属幸运。
“到底还是实力不足啊,若能够达到筑基圆满,乃至于结丹,就不会如此被动了。”
宋知书自语,明白接下来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修为,实力才是一切的本钱。
好在这一次收获巨大,加上青州书院的,总计有三十万灵石,
“我现在是筑基后期,到大圆满的话,需要三千颗灵元丹左右,按照每颗一百来算.”宋知书心里盘算了一下,不由有些无奈。
三十万灵石,正好够自己达到筑基圆满,就算有剩余但不多。
果然境界越高,需要的资源就越多。
但也没什么。
自己从筑基初期到现在,才过去了几个月而已,如此修行速度已经非常快了,嗑药升级,要的就是资源啊。
而达到筑基圆满后,下一步就是结丹,这个境界在仙道上属于一个质变,意义很大。
因为结丹境后,修士的手段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只不过。
宋知书知道想要破境结丹,只依靠丹药是不行的,自己走的是大成修行之道,有完美练气,自然就有完美筑基,只不过对于如何完美筑基,他暂时并不清楚。
当然想这些还为时过早,车到山前必有路,等青州书院的灵石一到,先达到筑基圆满再说。
宋知书一面想着,一面调息,恢复体内的法力。
不知不觉间,两个时辰过去。
外面的天也快亮了。
只是宋知书的法力并未完全恢复,毕竟消耗太多了。
不过他也没有继续选择打坐,反正是在城内,暂时不会有危险。
所以调息完成后,宋知书起身,将随身携带的儒家书籍拿了出来,细细阅读,同时进行理解,而后又开始默写中庸。
这段时间因为要修炼,所以一直都没怎么闲下来读书,但儒家方面不能松懈。
而宋知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又开始回忆最近做的所有事情。
“妖魔的手段,是引出人内心中的恶,看起来没什么,但实际上这种手段非常危险,一但人连最基础的良知和善心都抛弃了,那人与妖魔就没有了分别,以小见大,妖魔的做法可谓用心险恶,它们不是为了杀,而是要打断人族修士的脊梁,从根本上摧毁人族。”
“而人与妖魔之争,并不是强弱之争,是立身之争,难怪无论是谁,但凡修士对于妖魔都如此重视,一但妖魔占据上风,亦或者为祸世间,那一切就完了,阴完全吞噬了阳。”
“故而要有儒家道理教化天下,让人心中明悟根本,存一份良知和善意在心中。”
“哪怕最后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族修士,那世间就依旧有希望。”
宋知书思索,明白了人族修士和妖魔之间的区别,不是单纯的打打杀杀,是一方毁灭另外一方,故而更加明白了善意的重要性,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所以自己离开太昊剑宗是正确的,因为经历的多,就明白更多,看到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样。
这便是宋知书的知与行,在知的过程中行,在行的过程中又获取知识。
嗡嗡嗡而就在不断思考的时候。
他突然发现,周围浮现出一缕缕光华,在不断环绕周身。
同时,一道道儒家正气从体内诞生出来,数量很多,足足有五十道。
“有精进了?”见此,宋知书不由惊讶,感觉自己儒家境界提升了,距离知行境圆满越来越近,就差一线之隔,而儒道境界提升,也会有儒家正气诞生。
五十道儒家正气,转化为浩然正气的话,那就是五道。
还不错。
至少这一次出城收获更多了。
对此,宋知书报以一笑,然后继续埋头苦读,希望能早一日达到知行境圆满。
而与此同时,城主府。
五位金丹境强者再次齐聚一堂。
“人都已经到齐了,有话现在可以说了。”太昊剑宗王平安端坐在椅子上,望向万世阁主道。
另外三人,青州书院院长程宏、城主裘千河、大周王朝锦衣天卫指挥使傅元,也当即投去目光,昨夜万世阁主就传信召集众人,说有重要消息,不过那时候各自都在处理事情。
所以今日天还未亮,另外四人就都赶过来了,想要听听到底是什么消息,要召集所有人。
“诸位请看。”
万世阁主没有解释,而是将宋知书的那个瓶子拿出来。
他手上法力流转,瓶口一团黑漆漆的液体出现,散发出诡异莫名的气息,在半空不断蠕动。
“地魔之血?”王平安顿时心中一惊,直接站起身来:“你遇上那受伤的地魔了?”
之前他就得到了消息,有地魔潜入了青州,只是一直都没有找到而已。
现在见到地魔之血,那就证明这个消息是真的。
“怎么
可以说要再来一次的话,宋知书肯定扛不住,而也因为这一次的大战,让他心里更加明白了浩然正气的重要西,可惜没有将那妖魔斩杀,不然也可以获得浩然正气。
按照估计,那老者必然是阴魔中极为强大的存在,不然怎么会留下妖魔之血呢?
且连万世阁主都将暂时节奏,所以只要将其击杀,那至少是数十道以上的浩然正气。
可惜宋知书明白,自己根本就做不到,如果那老者没有设局,直接出手,那恐怕才是真的凶多吉少了,所以这一次能安然回归,实属幸运。
“到底还是实力不足啊,若能够达到筑基圆满,乃至于结丹,就不会如此被动了。”
宋知书自语,明白接下来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修为,实力才是一切的本钱。
好在这一次收获巨大,加上青州书院的,总计有三十万灵石,
“我现在是筑基后期,到大圆满的话,需要三千颗灵元丹左右,按照每颗一百来算.”宋知书心里盘算了一下,不由有些无奈。
三十万灵石,正好够自己达到筑基圆满,就算有剩余但不多。
果然境界越高,需要的资源就越多。
但也没什么。
自己从筑基初期到现在,才过去了几个月而已,如此修行速度已经非常快了,嗑药升级,要的就是资源啊。
而达到筑基圆满后,下一步就是结丹,这个境界在仙道上属于一个质变,意义很大。
因为结丹境后,修士的手段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只不过。
宋知书知道想要破境结丹,只依靠丹药是不行的,自己走的是大成修行之道,有完美练气,自然就有完美筑基,只不过对于如何完美筑基,他暂时并不清楚。
当然想这些还为时过早,车到山前必有路,等青州书院的灵石一到,先达到筑基圆满再说。
宋知书一面想着,一面调息,恢复体内的法力。
不知不觉间,两个时辰过去。
外面的天也快亮了。
只是宋知书的法力并未完全恢复,毕竟消耗太多了。
不过他也没有继续选择打坐,反正是在城内,暂时不会有危险。
所以调息完成后,宋知书起身,将随身携带的儒家书籍拿了出来,细细阅读,同时进行理解,而后又开始默写中庸。
这段时间因为要修炼,所以一直都没怎么闲下来读书,但儒家方面不能松懈。
而宋知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又开始回忆最近做的所有事情。
“妖魔的手段,是引出人内心中的恶,看起来没什么,但实际上这种手段非常危险,一但人连最基础的良知和善心都抛弃了,那人与妖魔就没有了分别,以小见大,妖魔的做法可谓用心险恶,它们不是为了杀,而是要打断人族修士的脊梁,从根本上摧毁人族。”
“而人与妖魔之争,并不是强弱之争,是立身之争,难怪无论是谁,但凡修士对于妖魔都如此重视,一但妖魔占据上风,亦或者为祸世间,那一切就完了,阴完全吞噬了阳。”
“故而要有儒家道理教化天下,让人心中明悟根本,存一份良知和善意在心中。”
“哪怕最后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族修士,那世间就依旧有希望。”
宋知书思索,明白了人族修士和妖魔之间的区别,不是单纯的打打杀杀,是一方毁灭另外一方,故而更加明白了善意的重要性,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所以自己离开太昊剑宗是正确的,因为经历的多,就明白更多,看到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样。
这便是宋知书的知与行,在知的过程中行,在行的过程中又获取知识。
嗡嗡嗡而就在不断思考的时候。
他突然发现,周围浮现出一缕缕光华,在不断环绕周身。
同时,一道道儒家正气从体内诞生出来,数量很多,足足有五十道。
“有精进了?”见此,宋知书不由惊讶,感觉自己儒家境界提升了,距离知行境圆满越来越近,就差一线之隔,而儒道境界提升,也会有儒家正气诞生。
五十道儒家正气,转化为浩然正气的话,那就是五道。
还不错。
至少这一次出城收获更多了。
对此,宋知书报以一笑,然后继续埋头苦读,希望能早一日达到知行境圆满。
而与此同时,城主府。
五位金丹境强者再次齐聚一堂。
“人都已经到齐了,有话现在可以说了。”太昊剑宗王平安端坐在椅子上,望向万世阁主道。
另外三人,青州书院院长程宏、城主裘千河、大周王朝锦衣天卫指挥使傅元,也当即投去目光,昨夜万世阁主就传信召集众人,说有重要消息,不过那时候各自都在处理事情。
所以今日天还未亮,另外四人就都赶过来了,想要听听到底是什么消息,要召集所有人。
“诸位请看。”
万世阁主没有解释,而是将宋知书的那个瓶子拿出来。
他手上法力流转,瓶口一团黑漆漆的液体出现,散发出诡异莫名的气息,在半空不断蠕动。
“地魔之血?”王平安顿时心中一惊,直接站起身来:“你遇上那受伤的地魔了?”
之前他就得到了消息,有地魔潜入了青州,只是一直都没有找到而已。
现在见到地魔之血,那就证明这个消息是真的。
“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