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天人合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我看来,修道的最高境界,不过四个字。”张玄顿了顿。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许逊之眼中似乎更加恭敬。  

“没错,得道成仙,不过成个小我,求个长生。”  

“而仙家所谓的长生,三千年仍需历雷劫,稍有差池,便魂飞魄散。”  

“而天人合一,则是成就大我,我即是天地。天地之寿命无穷,我便是永生。”张玄缓缓道。  

“既然天地即是我,那令妖邪生于天地,如同体内患疾,那我又岂能逍遥自在?”  

说完,张玄静静地盯着许逊之。  

有如醍醐灌顶,许逊之瞬间耳目明澈,内心空明,万事万理仿佛瞬间无比同通明畅达。  

一股前所未有的畅快感满溢于胸中。  

呼。。。。许逊之长长舒了口气,随即起身。  

“起初只道先生身怀异能,法术高强,没想到,竟然对修道之事如此明白畅达,高屋建瓴。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先生所言,有如醍醐灌顶,受教了!”  

说完,郑重地弯腰行礼。  

张玄恍惚一下,瞬间,神识之内,九天星图之上。  

天枢星被瞬间点亮,随即延伸出星轨,连接起摇光、玉衡和北极星辰。  

张玄体内之气瞬间增强,有如巨龙奔涌。  

见许逊之向自己郑重行礼,张玄回过神来,连忙起身扶起许逊之。  

“不必过誉。我所说的这些,也不过是读书有感而发。”张玄笑道,  

“所以,我劝你,闲暇时,还是多读读这些古籍。想必会对修道大有裨益。”  

“多谢先生,谨遵先生教诲。”许逊之又拱手作揖。  

。。。。。。  

营陵县衙内,案桌旁,高翰在一摞案卷前细细勾画。  

刚刚上任营陵知县半个月,高翰需要尽快了解当地的赋税、田租等要事。  

上次与张玄分别后,张玄并没有告知高翰家在何处,只知道是在营陵县境内。  

高翰也曾想找寻张玄。但是那日张玄为左良虎测生死,断定他的二死之日在十日后的五月十三。虽然不知道这二死究竟是什么意思。  

可是,毫无疑问的是,十日过后,那左良虎仍然活得好好的。甚至还差人给他送来自己的诗句让高翰点评。让高翰不禁对那晚发生的事产生了疑问。  

难道,真的是中了什么障眼法?这世间并不存在什么妖邪鬼怪?  

再加上,上任以来,事务确实繁忙,也就慢慢把这件事淡忘了。  

正在高翰忙碌间,突然,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  

“进。”高翰来不及抬头,依旧看着眼前的案卷。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虎背熊腰的王二走了进来。  

王二拱手,“大人,客厅里,有几位齐州来的大人求见。”  

“齐州?”高翰停下笔,抬起头看了看王二。  

这齐州,是海东承宣布政使司的首府,海东布政使府衙所在。若是齐州来,想必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他们可说是哪个衙门?所为何事?”  

“这个小的不敢问,还请大人出去一见。”王二老实回答道。  

高翰想了想,并没有想出个头绪,便正了正官服,向客厅走去。  

来到客厅,两名身穿便服的中年人正坐在客座上,见高翰走了进来,纷纷站起身。  

高翰快步走过去,“营陵知县高翰,见过两位上官。”  

两名中年人拱手回礼,“见过高大人。我们两人来此,是请高大人帮个忙。”  

“嗯?什么忙?”高翰更加奇怪了。  

随后,两人便将此次的来意一一说明。  

原来,这两人来自海州提刑按察使司,此次,是专为一起冤案而来。  

一年前,青州发生一起离奇命案。案件倒是并不复杂,很快侦破,首罪之人也很快被缉拿归案,被官府定了死罪,天子勾画,即将秋后问斩。  

谁料,三个月前,这被定死罪之人的家人,竟然把案子告到了京城。  

刑部将此案发回海州按察使衙门,按察使衙门查后发现,此时确有蹊跷。  

将相关人员暗中抓捕询问后,这才发现是一件惊天冤案。  

原来,此案真正的凶手乃是青州知府袁成仁的外甥,犯了命案后便逃到袁成仁处求救。  

袁成仁听后大发雷霆,痛打了他外甥一顿,但最终还是徇了私情,暗中找到青州府通判左良虎,令左良虎帮忙找一人为他外甥顶罪,并许以重金。  

这左良虎没有拒绝,竟真通过中间人找到一名穷苦农夫,愿意顶罪。  

此后,农夫被抓,问了斩刑。谁料,被问了罪后,袁成仁外甥一家却不想付这笔重金了,于是百般拖延,心想此案已经定罪。拖到秋后,到了秋后,这农夫被问斩,也就死无对证了。  

没想到,这家农人的农妇,倒是个认死理的人。竟然一路乞讨到了京城,告了御状。  

于是,天子下旨,令刑部、大理寺复核,刑部发现事有蹊跷,又发海东按察使衙门再查。这才牵出了这一大案。  

因此,海东按察使衙门此次前来,就是为了青州知府袁成仁、通判左良虎枉法一案前来。  

“这。。。”高翰听后后背窜出一阵冷汗。  

“左良虎啊,左良虎!你怎么会做出这种事?”高翰心中已是五味杂陈。  

谁人不知,大明朝,可是对官员最不留情的。  

“两位此次前来,就是来拿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