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天上有剑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知远被封为营陵县城隍之后两百年,一次因缘际会,结识了一名修道高人。  

但这名修道高人与其他人不同,不属于任何一仙门,孑然一身,了无牵挂。身后背着一柄长剑,四处游荡。  

而且,这名修道人生性又是极为洒脱飘逸,不拘小节,与营陵城隍兴趣相投。相识之后,两人便结成了莫逆之交。  

不过奇怪的是,这修道高人法力之高根本令人难以看透,却不似寻常修道人追求羽化飞升,寿辰不过两百年后,便欣然赴死,毫无挂碍。  

说到这里,营陵城隍叹了口气。  

“我那老友,法力之高,在下平生未见。此等法力高强者,绝对可以渡过雷劫,羽化升仙,长生不死。可是,他却选择放弃,实在令人可叹。”  

“老友死后,就只剩这柄剑留存于世。”说着,营陵城隍看了看还在屋顶悬着的摇光。  

“不过,老友在临死前,曾嘱托我,令我在他死后三百年的正月,河水冰冻之时,在白水河上建一石桥,那柄剑就悬在石桥之下。”  

营陵城隍继续道,  

“老友临终嘱托,在下自然竭尽全力。于是在有人扶乩之时,将修建石桥之事告知凡人。那些凡人们随即筹款建桥,三月而成。”  

“石桥建好,在下便化为人形,将这柄剑悬挂在石桥上。悬挂至今,不过两个月而已。”  

城隍苦笑,心中却是暗想:  

没想到,刚挂了两个月,就被你取走了!  

“难道,冥冥中自有天意?”城隍摇了摇头,便不再说话。  

“原来,这剑还有这等往事?”张玄听到这里有些痴迷了。  

他此前最喜欢的就是这类剑仙、鬼神传说,经常在图书馆抱着本志怪小说啃上好几天。而且边读边遐想:如果自己是这故事中的主角那该多好!  

不过,那些志怪仙侠小说都是书生凭空想象出来的,今天听到的故事,却是有人亲身经历,更是从一县阴间正神口中说出,别有一番滋味。  

“摇光。。摇光。。”  

张玄望着屋顶漂浮的长剑,口中默念,而心中,竟幻想起那位仙人手持摇光,在九天之中舞剑的场景。  

九天碧落,万星浮沉,长剑翻飞无处寻,仙人缥缈入凡尘。。。。  

想着想着,张玄有些恍惚起来,沉浸其中,竟然不能自拔。  

时间仿佛止于此。  

过了许久,城隍望着飘在屋顶不肯下来的斩龙剑,知道这剑是取不回去了,便只得作罢。起身作揖道:  

“仙长,既然这剑与你有缘,在下便先暂放在仙长这里了,望仙长多加善待。”  

张玄连忙起身,  

“那是自然。”  

“不过话说回来,细看下,先生竟与我那好友有几分相像。”  

?又有人说自己和他人相像?  

不过,世间相像之人多了去了,单凭样貌相像,似乎也说明不了什么。  

张玄不知如何作答。  

“那在下就先行告辞了。”拱了拱手,营陵城隍便要离开。  

张玄赶紧拦在营陵城隍面前。  

“城隍且慢,”张玄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知道阴司之中,定然事务繁忙,是否可以令他们先行回去?”  

城隍听后一愣,随即笑了起来,“见笑了,应当的。”  

说完,直身向前跨出一步,手掐法旨,口中敕令已发。  

“阴司值守,自行退散。”  

话音刚落,敕令之音回荡四处。  

四周埋伏的判官、日巡、夜查、阴兵、鬼帅等等,许久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排场,原本都拿着各自的法器,手中掐着法诀,准备大干一场。  

现在接了城隍法旨,一个个面面相觑,不明所以。但是法旨已发,不容分辨,阴司神明随后各自化作青烟,纷纷离去。  

看着四周弥漫的青烟渐渐散去,张玄松了口气。  

“告辞了。”  

城隍一拱手,随即也向前走去,走了两三步,实体渐渐化作虚影,随即化作青烟一阵,便向营陵县城隍庙飘去。  

清风吹拂,院子四周的香火之气渐渐消散。阴司众神明应该是真的走了。  

这时,只听嗖的一声,原本躲在屋顶之上的摇光飞了下来,停在张玄面前。  

张玄笑了笑,  

“摇光啊摇光,真是个小机灵鬼。”  

说罢,伸手握住了剑柄。  

剑柄厚实,握起来舒服异常。剑面洁净,光可鉴人,两个“摇光”小字更是如铁画银钩一般。  

手握摇光,张玄又想起刚才营陵城隍所讲起的仙人之事。  

意犹未尽。  

此次再看摇光,已经与往日不同。这剑,是仙人之剑。  

而令人奇怪的是,手握摇光,体内那股气,似乎也蓬**来。  

“怎么回事?”  

不知不觉间,体内那股气开始在四肢游动。而手中的摇光,竟也自己动了起来。  

冥冥之中,似有指引!  

张玄身体竟然也开始随着体内之气的指引,慢慢动了起来。  

手持摇光,身随意动,不知不觉间,张玄发现自己竟然舞起剑来。  

而那一招一式,似乎早就刻在张玄的脑中,如今被那股气所带动,顺势挥发出来!  

剑花缥缈,身形舞动。四周一片生机盎然之中,张玄精神有些恍惚。  

不知道是剑在舞他,还是他在舞剑。  

渐渐地,张玄已经纯粹沉浸在这舞剑的畅快中了。竟然仿佛可以感通天地!进而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