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成化十一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玄一不小心咬了舌头,痛得赶紧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斜眼望瞅着白衣老人。  

“老大爷,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张玄毕竟是大学毕业,平时也喜欢历史,经常到图书馆翻看些历史类书籍。所以基本的一些常识他还是有的。  

正统什么意思他也自然知道。这是明朝皇帝朱祁镇的年号。  

而且,在正统十四年,更是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成了瓦剌的阶下囚。若不是于谦于少保力挽狂澜,恐怕大明那个时候就没了。  

见张玄一脸不可置信,白衣老人更是疑惑。  

“阁下有什么疑问吗?这件长衫确实是正统十四年所购,因为正好遭遇土木堡之变,所以老朽才记得如此清楚。”  

“这么算来,这件长衫老朽也穿了几十年了。若不是多加爱护,恐怕也像公子身上这件一样,破破烂烂了。”  

“我身上这件怎么了?我。。。。”  

还没等把话说完,张玄的眼睛已经直了。他这才发现,自己的身上竟然也穿了一件长衫,只不过,这件长衫已经破成了碎布条一般。之前竟然完全没有注意。  

可能是因为太关注自己的脸了。  

“那。。那。。现在是什么年月了?”张玄急问。  

白衣老人掐指一算,满脸认真:“细细算来,今年应当是成化十一年了。”  

“成化十一年。。。。。”  

“哎,哎,这位公子,你怎么又躺下了。。。。”  

等张玄再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晌午。  

温热的阳光投射到他的身体上,令周身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惬意。  

一片混沌中,张玄睁开眼,正好朝向直射的太阳。右眼又有些重影,张玄伸手揉了下。  

“对了!白衣老头!”张玄猛地惊醒,一下子坐了起来。  

向四周望去,哪还有白衣老人的身影。  

只剩下面前的河流、背后的群山,以及山中的绿树。  

“人呢?难道昨晚是做了场梦?”可是又不太像。  

呼。。。。  

一时半会找不到那白衣老人,张玄伸了伸懒腰,后背骨骼摩擦产生的嘎嘎声令人顿时轻松了许多。  

睡了一夜,竟然浑身都不疼了。  

“大明成化十一年?”张玄转了转脖子,想起昨晚白衣老人的话。  

难道自己也穿越了?他有些不敢相信。  

因为他的样貌没有变化,只不过头发长了些,身上的短袖变成了长衫。  

不过,在狠狠地吸了一口香甜的空气后,张玄开始有些信了。落水前,他从来没有闻过这么纯净的空气。  

这时,肚子咕咕响了起来。  

张玄摸了摸干瘪的肚子,站起身,向身后望去。  

身后,一片郁郁葱葱。  

“不管是不是穿越,先填饱肚子再说。”张玄决定去身后的树林转一转,或许能找到一些野果。  

三四个时辰过后,等张玄再次回到这个地方,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肚子依旧咕咕直叫。走了这么长时间,张玄只寻到两只干瘪的野苹果。  

又酸又涩,若不是饿得不行了,是断然不会吃的。  

突然,飘乎乎,一道白影从张玄身旁闪过。张玄打了个激灵,顺手抄起了自己白天用树枝做的登山棍。  

“谁?!”  

“莫要惊慌,是老朽啊。”白衣老人笑眯眯地从黑暗中走出。  

“老人家?白天你去哪里了?”  

“我想公子可能饿了,就去为公子寻了些吃的。”说完,白衣老人从怀中掏出几枚鲜果。  

香气扑鼻。张玄咽了两口唾沫。  

“哇,那多谢了!”已经饿红眼的张玄赶忙接过白衣老人手中的鲜果,忙不迭地吃了起来。  

汁水饱满,吃的张玄连连咋舌。  

等吃完了鲜果,张玄抹了抹嘴,“多谢老人家了,不过你是怎么摘得这些野果的?我转遍了小岛都没找到。”  

白衣老人笑道,“我在这里居住了十年,从没有出去过,自然知道哪里有上好的鲜果了。”  

张玄听后连连点头。  

不过,突然感觉有些不对。  

“十年没有出去过?这里没有船吗?”  

白衣老人脸色微变,随即又笑道:“船自然是有的,只不过老朽生来怕水,也就不敢自己划船,所以上不得岸。”  

“咦?这个理由好奇怪。”张玄皱了皱眉,不过,既然有船,能出去,那便是好的。张玄真不知道在这荒岛上该怎么生活。  

“我不怕水,如果真有船,我可以载老先生上岸。”  

“甚好!甚好!”那白衣老人好像正等这句话,高兴地双手一拍,又赶紧道:  

“公子今晚好生休息,我去寻船来,我们明日就出发罢。”  

话刚说完,也不等张玄回应,白衣老人转身便风一般地向丛林深处走去。  

“哎。。。。”  

张玄看着白衣老人转瞬即逝的背影叹了口气,“这老头真是急性子。”  

白天连走了几个时辰,张玄确实有些困乏了,找了处干爽的地方,侧身躺下,不一会就呼呼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张玄耳边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声响。  

“公子,公子,快醒醒。。。”  

“干什么啊?睡得正香呢。”张玄头昏脑涨地坐起身来。  

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张玄艰难地眯起眼睛,循着声音看去。  

只见,一艘破烂的小船正停在河边,白衣老人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