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印的重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申请递交上去了,申请流程还是需要时间,宇智波念在此期间做的就是参与忍者任务,养花养猫。  

以及修炼查克拉的性质变化他在研究查克拉的性质变化中,发现自己意志附着在查克拉上让他在修行查克拉性质变化上有很大的优势。  

像漩涡鸣人修炼风遁.螺旋手里剑中修炼风属性查克拉,虽然他本身有着风属性,但也是靠着指导和修行才把风属性查克拉开发出来。  

而开发过程是让查克拉不断相互摩擦已经形成利刃的形状。  

简单来说就是让查克拉模拟自然元素在自然中的表现方式。  

宇智波念从宇智波一族的书藏里得到的修炼方式几乎都在将如何让驱使查克拉让其表现出自然元素状态。  

就比如在一个卷轴中提到,要想修炼出查克拉水属性的性质变化,就要让查克拉模拟出水流流动的样子,可以是像瀑布一般急湍,也可以是像海浪一般。  

总之就是让查克拉模拟这些自然元素。  

而宇智波念联想到的是自己总结出的“查克拉的唯心特性”  

与其说是通过模仿自然元素才让普通查克拉产生了特性,倒不如说是忍者用意愿才让查克拉产生了特性。  

忍者想要将查克拉能变成风能变成火等等形式,是不断通过模拟自然元素以此表达自己的意愿,让查克拉“理解”忍者的“诉求”。  

比起普通忍者不断修行才让查克拉完成性质变化,宇智波念的查克拉有着他自己的意志,他能更轻松的让查克拉理解自己的意愿。  

“就像这样一样。”  

夜月之下,宇智波念站在家中院子里。  

他手中的蓝色的查克拉在他操控下像是河流一般缓缓流动。  

“水可以表现出‘柔韧’,‘气雾’,‘高压’......”  

他像查克拉灌输着自己对“水”的概念配合得到的修行方法,原本如同涓涓细流一般的查克拉开始出现了质感。  

手掌作拳,查克拉化作水流从他手中渗出。  

“呵,真是梦幻的能量。”  

查克拉的火属性变化将他手中的水分蒸干。  

接着又是一团查克拉,从形状上时而像是不规则的石头,时而像一团土壤。  

在宇智波念向查克拉灌输自己对“土”的概念后,查克拉渐渐实质化,化作一团土壤。  

将手中土壤散去,加以查克拉形成的水冲洗手掌,最后用火性查克拉将多余的水分烘干。  

“这样粗浅的将查克拉转化物质的技巧和我当初通过意愿开发‘活化’、‘耐性’、‘爆发’一样需要靠着我的意愿才能发生转化,并不能固化下来。  

对于别人来说查克拉性质变化的难度在于将查克拉转化出属性来,对于我来说这一步轻而易举。  

而修炼卷轴里面对我作用最大的还是如何能将已经转化好查克拉性质固化下来的方法。”  

宇智波念自觉自己从查克拉性质变化中寻找形成“血继因子”的思路是正确的。  

鸣人天生就拥有风属性查克拉,只用开发出来就行。  

而宇智波念没有水土两系查克拉,哪怕性质变化成功了也需要将这些变化固化下来。  

这一点再修炼卷轴中有记载。  

要想固化是需要通过结印才能完成。  

这也是让他要探求的东西——固化查克拉性质变化的方法。  

他有着无印忍术的技巧,知晓了具体的印,靠着技巧他就能省略掉用手结印的过程,直接让查克拉在体内自行“结印”。  

随着印的进行,宇智波念感觉自己的查克拉发生变化,多出了两种难以言述的感觉。  

“这就是查克拉性质修炼的实质,而要想研究血继因子,研究‘印’果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宇智波念对查克拉唯心特性的使用还很粗浅。  

用厨艺做比喻的话,他现在对查克拉使用的水平还只是在煮泡面的层次,要想靠着查克拉就能制造出轮回眼那起码是五星大厨的层次。  

要想达到那种程度少不了对查克拉做更深入的理解以及“印”的探索。  

“因陀罗的十二印已经不足以支持我接下来的研究了,我需要从别的体系的印得到灵感,或者自己开发出一套使用查克拉的‘印’。  

而要想开发出一套印少不了积累,这或许能从宇智波的书藏里获取。”  

将这次修炼探索所得整理清楚后,宇智波念开始修行土遁和水遁忍术。  

有着无印忍术技巧,还有对十二印的深刻了解,他觉得这用两个晚上的时间就能完成忍术的修炼。  

......  

距离宇智波念成为正式忍者已经过了一个月了,而医疗班的培训通知已经下发。  

没有多少意外,宇智波念的申请通过了。  

相关材料虽然下发,而内容宇智波念都学习过了,细致的翻了一边就能丢去吃灰了。  

但真正开课却是四个星期后的事情。  

而在此之前宇智波念迎来了他忍者履历上的第一个C级任务。  

“我们这次任务是要护送委托人的商队到田之国的一处领地。”  

旗木朔茂严肃的说道,他执行任务时的态度就是这样,哪怕是一个C级任务。  

“这是我们任务的委托人池沼先生。”  

旗木朔茂一边说着,他一边一位皮肤白腻衣着鲜艳手上带着扳指的中年人开口说道:  

“鄙人池沼弘记,这次委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